- +1
黑夜灑金·極致“釉”惑
對于吉州窯的印象,是不是總是停留在木葉盞和玳瑁釉中,一邊是禪茶一味,一邊是宋式繁華。但吉州窯可不止只有這些,它是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存在的,這里記錄著的是百姓生活中最鮮活的元素,百花齊放。窯工們在沒有固定樣式的限制和思想束縛下進行創作,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民族色彩融入到作品之中,看吉州窯便看到了古代中國的民間活力。

南宋 吉州窯纏枝卷草開光海浪紋梅瓶
觀復博物館藏

南宋 吉州窯刻花月影梅盞
觀復博物館藏

南宋 吉州窯黑釉褐彩仿剔犀紋梅瓶
觀復博物館藏

宋代 吉州窯褐地蓮花紋直頸瓶
觀復博物館藏

南宋 吉州窯黑釉鳳紋梅瓶
上海觀復博物館藏
始于唐宋時期的吉州窯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民窯,以黑瓷著稱,其中玳瑁紋黑瓷因美麗的外觀而被廣泛認知,而用來燒制這如此美麗的玳瑁紋黑瓷的,正是一項珍貴的國家非遺技藝——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傳承不老,永寄福澤,富甲天下,玳瑁承壽。 吉州窯茶盞主要有三種: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和玳瑁天目。

南宋 吉州窯彩繪躍鹿牡丹紋蓋罐
江西省博物館藏


宋代 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盞
上海博物館藏

宋代 吉州窯木葉盞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南宋 吉州窯木葉紋盞
觀復博物館藏

宋代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梅枝紋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三鳳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撇口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 玳瑁釉斗笠盞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南宋 吉州窯仿玳瑁紋碗(一對)
觀復博物館藏
漢樂府中有一首《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背光下的玳瑁背甲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玳瑁頭飾
玳瑁本身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深海底的海龜。有關玳瑁的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趙國使者曾頭戴玳瑁簪,手持珠玉刀劍在楚國的春申君面前炫耀。《史記春申君列傳》中即有玳瑁簪的記載。玳瑁甲片還可入藥,在古代中國,凡能入藥者均被高看一眼。在公元前2世紀的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也發現了玳瑁制成的笄、卮、梳、篦、璧等器物。由產地分布上看,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亞熱帶及熱帶海域都是玳瑁海龜的生長地,其中也包括我國的南海。三國時期的吳國人萬震的《南州異物志》中就有玳瑁“生南海”的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征服南越國后,在海南島上設置儋耳、珠崖二郡,其中珠崖郡下轄玳瑁縣。西漢賈捐之的《棄珠厓議》中說:“非獨珠厓有珠、玳瑁也,棄之不足惜。”這里的“珠厓”即珠崖郡。賈捐之的話證實了珠崖的確出產玳瑁。

形如龜,有鷹喙;甲殼光滑,深褐色與淺黃色花紋融合相間,自古就是上等裝飾品,極為名貴——此為玳瑁

明代 玳瑁管紫毫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 匏制玳瑁口八不正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 玳瑁股書畫折扇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龜甲材料珍稀,質地晶瑩剔透,花紋清晰美麗,色澤柔和明亮。在寶石分類中,玳瑁被列入有機寶石類,是一種神奇而不可思議的“海洋瑰寶”。古代的時候,稀有的玳瑁就曾被朝廷視為海中祥瑞,以玳瑁為材制作的名貴裝飾品,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宋史》載北宋初年吳越錢氏曾多次朝貢玳瑁器,玳瑁制作的裝飾工藝品,象征著擁有者的階級身份與優渥的財富資源。

清代 玳瑁魚式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 玳瑁邊嵌牙松鶴柏鹿圖掛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 玳瑁嵌象牙黃楊屜四合如意盒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以仿生釉模仿玳瑁背甲夢幻美麗肌理的吉州玳瑁釉,讓“玳瑁”這種珍惜名貴的材料以另外一種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與生俱來的沉穩厚重,琥珀色玳瑁紋色澤鮮亮,宛若金光,相映成趣。黑色與金色的碰撞,迸發出的不規則的金色紋理,像是突破了黑色底釉的萬丈光芒,生機勃發,充滿力量。黑如暗夜的底釉之上,隨意潑灑著琥珀色的痕跡,斑斑點點,或長或短,或圓或纖,如金箔一般明亮閃耀,錯落斑駁,點亮了整個黑夜。抽象的紋理,帶給人無盡遐想,變化萬千,難以捉摸。正所謂千人千面,每一件玳瑁紋都各不相同,而每一個人對它的理解也千差萬別。


玳瑁釉的原理是把一種含鐵量高的釉料輔以由草木灰研磨的釉料

燒造過程中釉料間不斷的交融、流淌、暈染,產生千變萬化的紋理,最終定格在釉料交融那一瞬間
玳瑁紋瓷器屬于雙層釉,需要先上底釉,然后再用草木灰研磨的釉料肆意揮灑,在燒造過程中釉料間不斷地交融、流淌、暈染,終是在黑色釉面上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圖案。正是因為這隨意的揮灑與交融,才造就每一只盞的花紋都帶有隨機性,各不相同,每一份美麗都是難以預料的驚喜。而這種不經意的巧合,與其說是天意,不如說是天賜。況且隨機即是難料,沒人知道下一只玳瑁瓷器又是怎樣的美麗。繁復的工藝,難測的紋理,一只玳瑁瓷器的產出實在不易。

宋代 吉州窯玳皮天目茶盞
萬野美術館藏


北宋 吉州窯貼花玳瑁斑茶盞
浙江博物館藏

清代 玳瑁鑲金里杯
蘇州博物館
描金玳瑁手作蓋碗套裝
黑色底釉的樸素、深邃、幽深,金棕色斑點的隨性、自然、灑脫,二者共同呈現在瓷器上,既不過分肅穆,也不過分華麗,交織出玳瑁瓷豐富卻內斂的個性。
觀復博物館以玳瑁釉瑩輝自然之韻,依傳統玳瑁釉工藝,推出仿生玳瑁釉系列茶器——「浮嵐·玳瑁釉醒茶罐」&「遠岫·玳瑁釉醒茶罐」

注:此商品所述玳瑁釉并非玳瑁海龜背甲制品,而是一種瓷器仿生工藝。玳瑁海龜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任何形式的獵捕、運輸、買賣玳瑁海龜及其制品都將觸犯法律。
宋時吉州窯地處禪宗文化盛行的江西,因此燒制出的很多器物都浸透著幾分禪意。玳瑁釉同樣具有返璞歸真的禪意美。



這兩款玳瑁釉醒茶罐,斑紋隨性自然,釉質光潤濃厚。整體氣質斑斕而不刺目,豐富而不繁復,頗具宋代吉州窯禪茶韻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