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市稅務局開展“稅企面對面”走訪活動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特色的國家級平臺。近日,深圳市稅務局深入園區企業開展“稅企面對面”走訪活動,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及時高效解決企業涉稅難題,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圖為稅務干部走訪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業AI賦能藥物科技研發情況,及時解決企業稅費疑難問題。(王凱攝)

深圳市稅務局主動引導各類經營主體依法經營,建立健全“稅企面對面”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拓展多層次、立體式溝通交流渠道,助力打造高效便捷、公平競爭的優質營商環境,護航依法經營企業健康發展。圖為該局赴博時基金走訪調研,稅企雙方就全國及深圳市基金業發展概況及行業發展趨勢、企業合規經營等內容進行面對面交流,博時基金也為深圳稅費征管和納稅服務提出寶貴建議。(聶楓艷攝)

近日,深圳重磅發布會宣布:“持續打造最優創新生態、最優人才發展環境、最優營商環境”。深圳市稅務局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動納稅服務邁向精細化、個性化、智能化,力爭為深圳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在全市各大辦稅服務廳,稅務部門以專業服務輔以智能化設備有效提升辦稅效率,旨在使納稅人實現“無感”辦稅、“有感”體驗。圖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稅務局導稅干部根據納稅人提供的信息,查詢企業涉稅數據、風險及未辦結事項等,幫助企業及時規避涉稅風險。(賈濱航攝)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之一,長期進行戰略性科技創新布局,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硬核力量。在過去10年中,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4年的64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36.6億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也從4.02%躍升至6.46%。為更好地護航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深圳市稅務局將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作為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政策找人”機制,實現各項政策精準推送和專業解答,確保政策紅利直達經營主體,推動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圖為“科技創新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解讀”線上直播錄制現場。(王凱攝)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低空經濟”。深圳以發展消費級無人機為鮮明優勢,集聚1700余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深圳低空經濟產業正加速從藍圖“飛進”實景。圖為深圳市稅務局工作人員走進無人機企業開展“稅企面對面”走訪活動,了解經營情況,靶向推送低空經濟稅收優惠政策和涉稅風險防控指引,輔導財務人員正確分攤進項稅額,確保企業在合規基礎上用足用好軟件產品即征即退等稅收優惠政策,并提示提醒企業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實現“振翅高飛”。(盧穎攝)

2024年,深圳以4.5萬億元進出口總值重奪全國外貿首位,出口規模連續32年領跑全國,民營企業貢獻超七成,跨境電商與新能源產品加速全球布局。在這片開放熱土上,深圳市稅務局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實地對接企業稅收政策咨詢,通過“稅港聯動”機制快速響應企業訴求,以高效、專業的稅收服務助力港口經濟提質增效,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注入稅動力,服務深圳高水平對外開放。圖為該局工作人員在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實地了解港口建設及運營情況。(周漢鴻攝)
深圳市稅務局堅定不移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把支持和服務企業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心全意助力廣大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堅定不移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計于企、問需于企,把企業的每一個訴求、建議都當成一份作業、一份考卷,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全方位深層次打造高水平稅收營商環境,服務深圳高質量發展。
稅企雙方始終休戚與共,廣大經營主體好,國家稅收才能好。
正值兩會召開之際,深圳市稅務局走訪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所在的實體經濟重點企業,帶著目標、帶著數據、帶著分析,深入企業加強輔導溝通,傳遞稅務部門大力支持市場主體的強烈信號,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全市稅務系統共走訪企業314家,重點涵蓋制造業、民營經濟,共收集訴求372條,做到100%回應,其中當場解決86條,協調解決190條,提級推動解決96條。
精準對接解難題。深圳市稅務局從具體的問題著眼,從大大小小可感可知的民生實事抓起。降本增效、合規遵從、創新發展……一個個企業關注的問題,一條條企業發展的訴求,深圳市稅務局逐一收集歸類,建立動態問題臺賬,一件一件抓落實,確保問題“有人管、有方案、有反饋”。
——針對企業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深圳市稅務局率先打造“網上預約、在線填單、窗口審核、手機確認”的全鏈條“無紙化”辦稅模式,推動征納兩端實現“減負共贏”。
——面對企業合規遵從的隱形焦慮,深圳市稅務局以“確定性”破解“模糊地帶”,創新推出研發費用清單式服務,提高了稅收優惠政策的可預期性與確定性。政策“工具箱”悄然升級為發展“助推器”,回應著讓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的厚重承諾。
“我們公司主要從事治療各類晚期癌癥患者的TCR-T細胞、CAR-T細胞和TIL等產品的研發、轉化和產業化研究。”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因諾免疫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CEO王明軍在與稅務部門座談交流中介紹道,因諾免疫致力于攻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技術難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但因為研發費用歸集和政策口徑較為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帶來經營風險。
據了解,因諾免疫因對政策掌握不夠到位,誤將行政人員工資薪金列入研發費用觸發了稅務風險。“在稅務部門指導下,我們對企業相關項目的研發費用進行了重新梳理和歸集,更正了申報數據,確保合規享受稅惠紅利。”王明軍代表表示。稅務人員圍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適用范圍、歸集口徑以及留存備查資料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輔導,并結合企業研發項目和費用支出情況,進行案例分析和數據演示,手把手指導企業規范歸集研發費用。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將具身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集大成者,從2025年春晚舞臺到全國兩會召開,話題熱度持續不減,也成為深圳市稅務部門走訪調研的重要領域。
“我們聚焦視覺、觸覺、關節三類增量部件及解決方案,通過靈巧手與多模態感知技術實現精細化操作,與產業鏈協同迭代關鍵技術,將自研人形機器人本體作為通用零部件開發平臺,賦能各領域的機器人公司,推動具身智能發展。”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邱純鑫向稅務部門介紹道。作為高研發投入企業,速騰聚創一度面臨研發資金壓力和業務擴張帶來的合規風險。
“公司成立初期,我們曾因技術路線選擇與供應鏈管理陷入困境。當時決定砍掉靜態激光掃描儀業務,押注車規級激光雷達,但量產初期良率不及預期。稅務部門通過調研了解到企業困難,加班加點為我們盡快落實了增值稅即征退稅及出口退稅相關政策,僅2024年,我們累計減免稅額超2400萬元,幫我們緩解了現金流壓力。”針對國際化布局中的涉稅風險,轄區稅務部門聯合專業機構為速騰聚創提供跨境稅收合規指導,協助其優化全球供應鏈稅務結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我們籌備港股上市期間,稅務局主動提供的‘擬上市企業稅務健康體檢’幫我們逐項排查潛在風險,這種‘超前半步’的服務意識,正是深圳一流營商環境的精髓所在。”邱純鑫表示。
轉化成果優服務。深圳市稅務局邊調研、邊改進、邊提升,充分吸納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把訴求建議轉化為推動稅收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硬招實招,讓納稅人繳費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調研走訪的實際成效。
——進一步提升政策落實精準度。深圳市稅務局規范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為市場主體直接輸送“真金白銀”近5000億元。積極對接企業創新和發展需求,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支持科技創新、“制造業當家”、民營經濟,為各類企業、人才在深圳集聚發展提供更好條件,現行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達1654億元。
——進一步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深圳市稅務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與時俱進優化完善各項舉措。新電子稅務局實現90%以上的業務全程線上辦,數電發票覆蓋了123.5萬戶納稅人。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在28個區級行政服務大廳和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實現社保“一廳聯辦”;“征納互動”初步實現“云端聯通、辦問協同、全程互動”,服務量超720萬次,智能服務分流率超50%,持續優化辦稅繳費渠道,實現納稅人電話、線上、線下均能獲得“問辦查推”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進一步增強稅務執法規范性。深圳市稅務局不斷完善執法制度,聯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稅收執法標準,推進區域內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彰顯執法溫度,完善“首違不罰”執行程序,探索非強制性執法、說理式執法,做到寬嚴相濟、法理相融,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春潮涌動處,揚帆正當時。深圳市稅務局將更加努力落實好稅費政策,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為經營主體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更加努力優化好稅費服務,主動回應企業訴求,切實解決企業辦稅繳費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為經營主體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更加努力維護好法治正道,為經營主體合規經營和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環境,聚力推動稅企雙方更好實現攜手共進、互促共贏。
代表委員談“稅感”

宮清
深圳市人大代表、比亞迪集團基礎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宮清:
我們企業在搶抓市場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面臨著技術攻關投入大、市場培育周期長等挑戰。在我們研發創新的過程中,稅收優惠政策的精準施策和稅收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為我們持續注入發展動能。近年來,稅務部門不定期開展問計問需,靶向解決企業涉稅疑難,通過“稅企面對面”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和“政策找人”機制,幫企業發展搭把手、拉一把、扶一程,助力企業精準享受政策紅利,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

曾昭霞
深圳市政協委員、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曾昭霞:
合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只有依法合規經營,企業才能行穩致遠。尤其在當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市場競爭中,合規經營既是我們從事生產經營規避風險的現實需要,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向我們推送稅務風險,借助納稅信用評價幫助我們打造好納稅信用“金字招牌”,進一步優化內部治理、規范財稅管理,將稅務合規納入戰略規劃,防范化解各類稅費風險,實現市場競爭力和企業形象“雙提升”。
(本版撰文:深圳特區報記者段琳筠?通訊員趙東海?林建榮?明鑠嵐?麻曉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