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讓龐雜而瑣碎的生活,顯得高級?
快!第一反應這是什么品牌?

我敢打賭,80%的朋友一定因為這經典的藍黃配色和標準字體而第一反應是——
宜!家!!!
是的,這個遍布全球的家具品牌可能是許多朋友對“北歐設計”的第一印象。
我們所熟知的北歐設計美學追求極簡主義,崇尚自然,強調功能性與人性化的優雅。
但注意(敲黑板),北歐風中的“輕視任何浮夸的舉止,以及對于物質成就的炫耀”并不等同于刻板印象中的“白茫茫+原木色”。
因為北歐特色遠不止于此,無論是親身游歷還是從書上讀到網上看到,經典北歐印象還有——

在歷史書和電影里占據一席之地的維京海盜、迷人的藍調時刻與粉色天空、廣闊的大海與遠方的鯨群、峽灣上空得天獨厚的絕美極光,以及……社恐但幸福的芬蘭人(這不是本篇重點吧啊喂!

浪漫的粉色天空vs幽暗的綠色極光,多么瀟灑的顏色運用!
這種明快的大色塊和趣味形狀不禁讓人想起Marimekko,對就是大花朵那個品牌,之前跟優衣庫出過聯名。

這也是純正北歐風味!
所以朋友們,拋開腦海中以為的北歐設計風格,讓我們攜手探索,真正的北歐設計吧。
北歐現代設計濫觴于1925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博覽會上的瑞典展館。在這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展覽上誕生了“裝飾藝術”一詞,不過,用于描述一種全新的北歐式的現代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瑞典式優雅”一詞也是在當時被創造出來的。
這種風格在形式上的簡潔性為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北歐功能主義埋下了伏筆。20世紀20年代發源于德國和法國,在設計和建筑學科上被稱為現代主義的理性方法曾對北歐國家的設計師和建筑師們產生深遠影響。
他們一方面遵循其形式追隨功能的原則,又將特有的北歐設計感性融入其中,因此他們對于現代主義的解讀少了些教條主義,多了些以人為本。

1925年巴黎
國際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博覽會郵票
北歐對高質量的日常用品的推崇背后是人文主義,這使現代主義在當地得到了另一種解讀。
正如芬蘭現代建筑大師阿爾瓦·阿爾托援引威廉·莫里斯所說過的話:
“每一座房屋、每一處建筑都應該是
我們為人們建造人間天堂而努力的產物。”

阿爾瓦·阿爾托
時至今日,北歐設計堅持功能實用、忠于材料、美學造詣、精美做工、情感共鳴、社會責任和親民價格的“好設計”理念,仍繼續引領著設計倫理。
這種精神與信仰傳承深植與北歐設計師的靈魂中,他們將此獨特的氣質融入林林總總的各種設計中。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每一個去雷克雅未克的旅行者都會驚訝于雷克雅未克大教堂極富表現力的氣勢。
這座路德宗教堂位于冰島中心多風的首都,風格上屬于原始樸野主義,由鋼筋混凝土構成。
它由冰島的國家官方建筑師格維茲永·薩穆埃爾松于1937年設計,其建筑靈感經常來源于這個令人驚艷的冰與火之國的天然地質結構。
或許格維茲永是被冰島南部黑瀑布的玄武巖石柱深深打動,那些奇妙的柱狀交匯結構使他為雷克雅未克大教堂設計出了高聳的尖塔。

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由格維茲永·薩穆埃爾松設計
委任于1937年,修建于1943至1986年

半圓壁龕與拱形天花板的局部
斯德哥爾摩市立圖書館
20世紀初,斯德哥爾摩市決定建造一座公共圖書館,埃里克·貢納爾·阿斯普隆德成為了它的設計師。
圖書館的選址緊鄰著一座陡峭的山丘,阿斯普隆德擔心它會在視覺上壓迫自己的建筑,于是選擇了一種幾何對稱性強烈的緊湊結構。
最終完工的粉刷成橘色、體量龐大的圖書館(設計并建造于1918至1927年間)是一次抽象形式的大膽實踐,融合了古典的形式與現代的簡約——這是總能在北歐建筑與設計中找到的主題。

斯德哥爾摩市立圖書館
由埃里克·貢納爾·阿斯普隆德設計
完工于1927年

英瓦爾·坎普拉德

把英瓦爾·坎普拉德成為“北歐美學推廣者”或許并不過分,原因是他締造了為大多數人締造美好生活的品牌——宜家。
1943年他創辦了宜家郵購公司,售賣鉛筆、明信片還有其他小商品。五年后,坎普拉德開始研究出售家具的可能,因為很多當地的農民在空余時間制作家具以貼補家用。
1951年,第一本宜家產品目錄問世,四年后第一件宜家設計的家具發布。伊利斯·隆格倫在1953年加入宜家后,創作了公司20世紀50年代的許多設計,其中包括“泰馬”書柜。

“泰馬”書柜/櫥柜架單元
伊利斯·隆格倫為宜家設計,1955年
英韋·埃克斯特倫
1999年,瑞典設計雜志《甜蜜的家》請讀者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愛的20世紀家具。
讀者們選擇了“拉米諾”休閑椅,一件以其優雅造型和以人為本的實用功能凝聚了20世紀中期北歐現代主義精髓的設計。

“拉米諾”休閑椅和腳凳
由英韋·埃克斯特倫設計,1956年
它的創作者英韋·埃克斯特倫生于瑞典南部的斯莫蘭,年僅13歲就開始在當地的家具廠做工。
他的木工天賦以及這一早早工作的經歷使他對材質和工藝有了深入的理解,這在他后來從事設計時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阿爾卡”椅(Arka)
由英韋·埃克斯特倫設計,1955年
埃克斯特倫于1945年與他人在瓦格呂德合辦了斯韋德斯。在這一時期他設計了超過一百五十件不同的家具、燈具和紡織品,并成功實現量產。
關鍵在于埃克斯特倫能將傳統工藝中的品質與美感移植到適合工業生產的現代設計中。
不過除此之外,是他對簡潔的追求讓他的家具與眾不同,因為就像他曾說的:
“一個成熟到可以欣賞簡約的人
不需要龐雜的器具來過好生活,
不僅身體不需要、靈魂也不需要”。

檀木與層壓板餐具柜
由阿爾內·沃德爾設計,20世紀50年代

阿爾托花瓶
阿爾托花瓶是革命性的,因為它波浪狀、生物形態的造型意味著鮮花擺放在里面時會分散開來,而不會排列的筆直像花束一樣,這使得花朵的分布更為自然。
這一開創性設計的設計草圖上,標題被阿爾托起作 “因紐特女人的皮褲”,十分令人好奇。
不過,因為阿爾托是一名地圖繪制員的兒子,花瓶非對稱的輪廓實際上可能是受到以星羅棋布的湖泊聞名的芬蘭風景的啟發。

非常有趣的是,“Aalto”一詞在芬蘭語里意思是 “波浪”,所以這件設計也有可能是關于他姓氏的一次文字游戲。
顯然,它的輪廓讓人聯想到海水沿著岸邊潮起潮落的景象。
愛德華·哈爾德
愛德華·哈爾德在法國曾求學于后印象主義藝術家亨利·馬蒂斯,這段經歷對他藝術玻璃品的設計與創新具有深刻的風格上的影響。
哈爾德在1917年受聘于奧勒福什,創作 “日常生活的優美物品”,并開始設計展現出馬蒂斯表現主義影響的雕花玻璃器皿。
然而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他已經從 “瑞典式優雅”風格轉移,創作更風格大膽、有現代主義特征的容器。
1933年,他被任命為奧勒福什的總經理,在他的領導下,玻璃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服出口銳減和物資短缺,仍然維持生產。
在這期間,哈爾德研發出了兩種創新的工藝:滑動格拉爾和魚形格拉爾。前者在彩色玻璃夾層上雕出隆起,然后將其封在透明玻璃中;后者則在容器厚厚的玻璃壁中創作出如繪畫一樣的景觀。
此處展示的充滿活力的設計就是運用這些工藝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創作的,它們證明了哈爾德以玻璃為表現媒介的精湛技藝。

魚形格拉爾花瓶
由愛德華·哈爾德設計,1936年

滑動格拉爾花碗
由愛德華·哈爾德設計,1954年

滑動格拉爾花瓶
由愛德華﹒哈爾德設計,1954年
除了建筑、家具和日常器皿,北歐設計在其他領域也保持自己的風格,而北歐設計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其內在的真誠,這份誠意是對“好設計”理念的例證。
如果想全面了解北歐設計的精粹,這本書是很不錯的選擇——

現代北歐設計全書
[英] 夏洛特·菲爾 / 著
[英] 彼得·菲爾 / 著
[瑞典] 馬格努斯·恩隆德 /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有書至美
在北歐,好的設計是真正為提高生活質量而精工細作,而擁有它們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
本書匯總并整理了丹麥、瑞典、芬蘭、挪威、冰島北歐5國自20世紀初以來包括建筑、家具、燈具、玻璃制品、陶瓷、金屬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紡織品、珠寶首飾和平面設計11大品類的現代設計發展歷程及經典作品。
來自北歐的純粹創意,1000余幅高品質設計作品插圖,它將成為所有設計師、收藏家以及關注生活品質的讀者們詳盡全面的“好設計”資料庫和探尋生活之美的靈感之源。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