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產業發展與香港大宗商品市場建設研討會在綜研院召開

2025年3月7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的“產業發展與香港大宗商品市場建設研討會”在綜研院召開。本次研討會匯聚自香港、深圳、大灣區的政府部門、企業、智庫的專家,圍繞推動香港大宗商品市場建設相關議題開展研討交流。

在開幕致辭環節,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回顧了與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合作背景。他指出,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提出“從產業需求角度研究大宗商品市場”,在當前地緣政治因素對全球市場、產業鏈供應鏈的沖擊日益凸顯背景下更顯戰略意義。他認為,大灣區內地與香港共建大宗商品生態圈,雙方的合作非常重要,下一步應繼續深入研究,為香港大宗商品市場建設及大灣區融合發展提出有益建議。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鄧淑德表示,自2024年3月起,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與綜研院港澳所組成聯合課題組,歷經多輪調研討論、數易其稿,研究成果于2025年1月發布,并向中央有關部門、香港財經事務局、特首政策組及主要媒體進行了分享,獲得了積極反響。關于大宗商品交易的議題,希冀各界繼續深化合作,探索這一領域的戰略價值,為香港、國家及相關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成果報告環節,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文雅靖對“基于產業需求發展香港大宗商品市場的策略及建議”課題研究的過程、思路和主要結論進行了介紹,她認為,大宗商品市場建設對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也是香港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新增長點。并指出,在品類的選擇上,香港大宗商品市場,要率先探索綠色金屬。在具體路徑上,要推動綠色金屬和關鍵礦產全球交易中心的設立,加強與大灣區的聯動發展,同時與浙江、上海等經驗豐富的區域進行聯動,并希望未來可以借鑒“滬港通”和“深港通”,打造“商品通”,支持香港更好地活化大宗商品交易品類,讓更多的資金南下香港進行發展。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就“中國大宗商品市場開放的可能途徑”進行主旨演講,提出要推動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共同發展大宗商品市場。
在“產業視角看香港發展大宗商品市場”專題環節,紹榮鋼鐵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龐超貽、利記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陳婉珊、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凱、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愛邦貿易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吳金寶分別從產業的角度,以香港與內地的優勢產業基礎為出發點,提出內地與香港共建發展大宗商品市場的具體合作路徑。
在“金融視角看香港發展大宗商品市場”專題環節,MizMaa Ventures Ltd聯席創辦人及合伙人梁嘉彰、東方匯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亞洲區副主席鐘小鋒、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分別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長期以來扮演著“超級聯系人”的角色。要發揮香港優勢,與內地企業合作,共建國際化的商品交易生態圈。并從創新發展、協同發展、國際化發展等方面提出推動香港大宗商品市場建設的具體建議。
在高端對話與互動討論環節,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并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黎、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中共深圳市委港澳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何新紅、招商局集團招商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曲保智、廣州市市政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峰,分別從推動粵港澳三地交流與合作、注重風險防控、促進與內地互利互贏、發揮粵港澳協同效應、利用駐港中資企業資源優勢、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間合作等角度提出對香港建設大宗商品市場的看法與建議。
嘉賓發言結束后,研討會進入互動交流環節,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張承棟、中共深圳市委政研室城市與生態文明處處長馬曉軍,先后圍繞人民幣計價、互聯互通、黃金交易、緊抓美國退出全球“碳中和”契機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等進行觀點分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