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專訪吉林市委書記胡斌:寫好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共富答卷”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杰 實習生 李秉軒
2025-03-10 10:21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政庫 >
字號

滑雪板縱橫雪道,霧凇奇觀如夢似幻,冰雕作品晶瑩剔透……今年春節假期,大批游客慕名奔赴吉林市,共赴這場冰雪之約,盡情暢享冬日的歡樂時光。大數據測算顯示,假期期間,吉林全市接待國內游客達590.72萬人次,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高達62.97億元,文旅市場迎來新春“開門紅”,成績格外亮眼。

這份火熱并非僅存于這個假期。近年來,吉林市以豐富的冰雪資源為有力支點,積極塑造新質生產力,促使“冷資源”釋放出“熱動力”。隨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這座東北老城借助冰雪產業等多個方面,持續提升城市的活力與競爭力,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冰雪經濟強勢“出圈”、支柱產業不斷壯大、城市更新穩步提速……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后,凝聚著全市上下無數的心血與不懈的付出。在全國兩會期間,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對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市委書記胡斌進行了專訪,請他分享吉林市的發展經驗,并暢談未來規劃。

整合優勢,打造區域發展強勁引擎

澎湃新聞:過去一年,東北開拓了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請問吉林市圍繞區域協調發展,在化工、碳纖維、冰雪品牌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績?

胡斌: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障礙,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共同富裕,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對我省提出了明確的重要指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選取區域協調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內容”的安排與總書記的要求一脈相承。省委、省政府在持續推動、系統落實。吉林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動調整優勢產業布局,融入區域發展大局。

化工產業是我市傳統支柱,其區域化發展方向就是在減油增化基礎上,上延下拓生產鏈條、供應鏈條、產業鏈條,內外同布更具經濟性的項目和市場。當前,我市總投資339億元的吉化轉型升級項目總體進度超過90%,其他如苯胺等項目得到盤活,聚醚醚酮等系列新項目落地,都為化工產業擴域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設現場。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吉林市委宣傳部提供

碳纖維產業是我市新材料的龍頭,已經發展為原絲產能世界第一、碳絲產能國內第一,其區域化發展就是創新突破、開發應用、外拓市場,加快推動碳纖維產業規模躍升、技術迭代、集群發展。當前,年產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原絲等項目已投產見效,碳纖維復材制品增產190%,新開發了大飛機、汽車、運動器材等市場,表現良好。

吉林化纖集團碳纖維生產車間

吉林市的冰雪經濟表現亮眼,其區域化發展就是發揮我市“霧凇之都·滑雪天堂”的本底優勢,一體做好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四篇文章,同步抓好與域外冰雪勝地的賽事聯動、產業聯動、政策聯動、宣傳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拓、紅利共贏、品牌共建。當前,北大湖度假區已發展為單體接待能力亞洲第一,萬科松花湖蟬聯8屆世界滑雪大獎,新雪季雪場接待游客數量增長超過20%,舉辦了多場國際級賽事,外向吸引力不斷加強。我們還將破解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藩籬,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以開放姿態持續做大做強化工、碳纖維、冰雪等優勢產業,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級碳纖維產業基地、世界級冰雪產業基地,著力把吉林市打造成為區域發展強勁引擎。

吉林市冰雪試驗區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夜景

澎湃新聞:吉林市提出,“奮力建設好獨具辨識度的新時代全省副中心”。在您看來,吉林市的“辨識度”在哪?做好今年的工作,應當如何運用好自身發展優勢?

胡斌:吉林市大山大水大交通、大工大農大商旅,是一座具有立體五官、秀美內涵、天生麗質的城市,原本就具有很強的辨識度,加之省委、省政府明確新時代全省副中心的新定位,更讓我們充滿干勁。

我們的發展優勢是復合型的,有天然稟賦的城市本底、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實力雄厚的產業基礎,更有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發表的重要講話賦予我們高昂的信心和歷史性機遇。我們實行黨風政風化民風,全市上下昂揚“同舟共濟 激流勇進”的城市精神,形成了“一起奮斗、一道前進”的城市共識,市場活力再激發,民意民心更奮發,社會各界對吉林市發展的預期不斷增強。

今年,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著力惠民生、聚民心,克難題、解難事,闡新思、煥新彩,致力于激活消費市場、擴大有效投資、培育新質生產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城鄉融合、推動綠色低碳、融合文脈文旅、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任務,堅守安全底線,鍛造過硬作風,深化拓展民生問題“大調研大起底”,根干枝葉地展開工作,謀定后動,動則必成,以“三年站排頭、實現新突破”的決戰決勝姿態,奮力建設獨具辨識度的新時代省域副中心。

冰雪賦能,為資源型地區轉型提供示范

澎湃新聞:去年,吉林市滑雪場游客量及收入顯著增長,在2024—2025新雪季開板前,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就已經實現強勢開局,預售收入達1.7億元。在您看來,東北冰雪經濟協同發展的意義何在?將帶來哪些效應?

胡斌:東北冰雪經濟協同發展,其意義超越單一產業范疇,既是區域振興的動力支撐,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內外循環互促的戰略支點。對此,我有三點理解:

第一,可以加速東北產業結構優化。東北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可以依托自然稟賦,打造松花江冰雪經濟帶和長白山冰雪經濟走廊,通過以冰雪旅游為核心,整合裝備制造、賽事運營、文化創意等產業,構建“冰雪+”全產業鏈,推動傳統工業向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轉型,形成區域新的增長極,為全國資源型地區轉型提供示范。

第二,可以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積極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東三省共建冰雪旅游線路、統一服務標準,形成“東北大冰雪”品牌矩陣,可以吸引南方客群北上消費;同時東北冰雪科技研究的創新成果通過京津冀、長三角的資本和市場網絡加速轉化,可以促進南北要素互通,形成“北雪南移、南資北引”的區域聯動、資源共享、產業互促格局。

第三,可以助力國家開放和增強文化自信。延展肇始于東北的“冰雪絲路”,加快建設東北地區、北京—張家口、新疆三個核心區,逐步延伸至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世界重點冰雪國家和地區,通過休閑旅游、體育賽事促進人文交流、經貿合作,可以打開國際市場、提升文化軟實力。

澎湃新聞:與吉林市相鄰的黑龍江省,冰雪資源同樣豐富,在發展冰雪經濟的道路上,吉林市將怎樣強化同黑龍江省的合作共享,實現冰雪經濟協調發展?

胡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冰雪經濟要高質量發展必須形成區域協同聯動態勢,特別是吉林與黑龍江兩省,作為國內最優質的冰雪資源聚集區、冰雪經濟核心承載區,兩省山同脈、水同源、地相連、人相親,更需要彼此借力、互促互通,共同接住難得機遇、潑天流量,把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共富答卷”寫在冰天雪地上、白山松水間。

一是賽事聯動、資源共享。立足冰雪強國戰略,以吉林長白山國際滑雪賽、霧凇冰雪節等雪上賽事,與黑龍江哈爾濱國際冬泳、冰上馬拉松等冰上賽事為基礎,構建“冰+雪”雙核驅動的賽事聯盟,統籌規劃賽事日歷,避免同質化競爭;聯合申辦國際頂級賽事,共享場館設施與裁判資源;推動青少年冰雪賽事積分互認,建立東北統一的人才選拔體系,為國家隊輸送復合型冰雪人才,共同打造東北亞冰雪賽事高地,推動冰雪運動從區域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力。

2024—2025賽季國際雪聯單板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北大湖站比賽現場。朱奕名 攝

二是產業聯動、市場共拓。加快構建“冰雪+”全產業鏈生態圈,依托黑龍江冰雪裝備制造基礎與吉林化工、碳纖維復材等新材料優勢,共建東北冰雪裝備創新聯合體,聯合攻關低溫輕量化材料、智能穿戴等關鍵技術;在市場端整合兩省冰雪旅游資源,設計如“哈爾濱冰燈-長白山粉雪-查干湖冬捕”黃金走廊等跨省“一票通”線路,聯合開發東南亞、中東歐等國際客源市場;建立東北冰雪產業投資基金,以市場化手段組建混改兩省相關國有企業,共同運營面向國際的冰雪項目,輸出“中國冰雪方案”。

三是宣傳聯動、品牌共建。對標瑞士達沃斯、加拿大惠斯勒,打造世界級冰雪文化標識,依托吉林“長白山粉雪”品質標簽與黑龍江“冰雪大世界”流量優勢,成立東北冰雪品牌運營中心,在差異化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共同的視覺標識、宣傳口號與IP矩陣;與央視、抖音合作打造《冰雪雙城記》紀錄片,強化“北緯43度黃金冰雪帶”地理IP認知;在東京、首爾等國際大都市以及北上廣深等國內一線城市成立聯合推廣中心,搭建元宇宙冰雪體驗館,利用VR技術實現“一天賞江城霧凇、逛爾濱冰雪大世界”;建立輿情協同機制,維護區域品牌聲譽。

四是政策聯動、紅利共贏。去年11月,國家層面相繼出臺《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隨后吉林和黑龍江也都出臺了各自實施意見或方案,整合這些政策,創新區域協同治理模式,破除行政壁壘;聯合爭取國家支持,將長吉圖開發開放帶與黑龍江自貿區政策疊加,申報“東北冰雪經濟一體化示范區”,爭取跨境數據流動、裝備保稅研發等特殊政策;共建東北冰雪大數據平臺,實時共享雪場客流等數據,實現精準施策。

吉林化纖自主品牌冰雪運動裝備

澎湃新聞:吉林市已連續舉辦三十屆霧凇冰雪節。未來,在持續擦亮吉林市“霧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城市名片上,吉林市還有什么工作部署?

胡斌:吉林市與歐洲阿爾卑斯山和北美落基山同處于“世界黃金粉雪帶”,雪地資源得天獨厚,密度厚度俱佳、氣溫氣流皆優、落差坡度一流、交通服務并好,吉林霧凇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并稱中國四大自然奇觀,松花江穿城而過、終年不凍,還擁有全國唯一的省級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近年來,我們忠實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施冰雪、避暑雙輪驅動,打造文旅“一十百千萬”產品體系,即:打造“接天賁白無瑕地、煙浩浪漫獨一城”一個冬季城市主題、塑造“凇星江山夜、雪鳥食文泉”十大文旅IP、舉辦百場活動、點亮千個網紅打卡地、熱銷萬種特色商品,冰雪經濟蓬勃發展。北大湖度假區雪道達到74 條、單體接待能力亞洲第一,萬科松花湖蟬聯 8 屆世界滑雪大獎,新雪季兩大雪場接待游客數量再創歷史新高、保持全國領先,我市連續兩年獲評“冰雪旅游十佳城市”。

下一步,我們將忠實踐行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發揮自身東北亞地理幾何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優勢以及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優勢,做好“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四篇文章,將與東北的兄弟城市一道,不斷探尋冰雪產業協同發展之路,促進冰雪旅游跨區域聯動,向國內外游客充分展現美輪美奐的東北冰雪魅力。

一是持續放大冰雪運動效應,打造最多人口比例上冰雪城市。按照總書記“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托頂級冰雪資源、良好發展基礎、冬季運動傳統和奧運冠軍效應,申辦更多世界級、國家級冰雪賽事,探索與哈爾濱亞布力、沈陽東北亞等滑雪場聯合設計黑吉遼冰雪巡回賽等品牌賽事,升級深受群眾喜愛的松花江冰上龍舟賽、冰上馬拉松等特色活動,創新開展滑翔、山地越野、泵道滑板等夏季運動,在全市大中小學普及冰雪運動、創建更多國家級冰雪特色學校,促進冰雪運動從小眾向大眾、從一域向全國、從冬季向全年轉變。

二是深度挖掘冰雪文化內涵,打造世界級冰雪品牌。依托北方城市厚重的冰雪文化積淀,喚醒漁獵文化、滿族民俗、工業基地中的冰雪基因,開發沉浸式冬捕冬釣體驗營地,復現清代烏拉街冰燈等歷史場景,大小霧凇島常態化展演鷹獵文化、冰嬉競技,與白山、延邊、松原等城市共同打造千年冰雪文明長廊;舉辦好國際霧凇冰雪節等活動,推出更多歌曲、電影、電視劇等文藝作品和演藝節目,講好冰雪文化故事,全面提升“霧凇之都·滑雪天堂”“清涼勝境、詩畫松江”等獨具江城辨識度的特色文旅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

吉林市阿什哈達霧凇觀賞帶

三是加快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打造千億級冰雪產業集群。以高端冰雪裝備制造項目為抓手,高標準規劃建設全省首家冰雪裝備產業園,對接國內外知名冰雪裝備生產企業,推動冰雪裝備、冰雪器材、冰雪服飾、冰雪用品等方面項目早日落地;充分發揮我市碳纖維產業優勢,推動碳纖維復材最大程度融入東北地區冰雪裝備制造,做強自主研發的“希飛”雪板、雪杖品牌;與高校聯合創建智慧冰雪研究院,實施科技創新,開展專業測試,提供咨詢服務,為構建現代化冰雪經濟體系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撐。

四是豐富提質冰雪旅游業態,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主動與哈爾濱、長春、沈陽等冰雪旅游熱點城市聯動,放大東北冰雪旅游整體美譽度;推進北大湖、萬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區擴建和中間巨龍谷連綿30公里的滑雪集群建設,謀劃建設世界級滑雪大區;全面升級“霧凇天下秀”“星韻世紀城”“煙浩滿松江”“一眼望千年”等品牌集群,為游客提供更多沉浸式冰雪體驗;推動“冰雪+休閑”“冰雪+文化”“冰雪+康養”等跨界融合,進一步釋放冰雪經濟新動能;圍繞文脈復興、山水寄情、工業追憶、尚食美味、轉角有景、鄉村文化、賡續紅色等主題元素,系統謀劃全年旅游季,打造“景區中的城市”。

為企為民,提升百姓幸福底色

澎湃新聞: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您覺得有何亮點?您最關注哪些表述?

胡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出堅如磐石的底氣、旺盛向前的意氣、精工細作的心氣,平實精準、嚴謹流暢、系統周全,讓人深受鼓舞,更添干勁。

報告關鍵詞句很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深化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這句話既表明優化營商環境是政策要求,又提出具象具體的辦法要求,更明確求真求實的作風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經濟治理規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將深化政府職能轉變作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關鍵之舉。

吉林市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從幫扶企業、暢通訴求、提升預期出發,開展了“九解一協調”、盤活停產半停產企業、盤整閑置項目、民生問題“大調研大起底”等系列行動,去年解決群眾訴求問題9.8萬件,辦理“無籍房”房產證4.7萬戶,幫助企業解困難題7509件,盤活“雙停”企業55戶,盤活閑置資產62處,營商環境和社會預期實現了較好提升,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最佳排名全國地級市第十、東北第一。

今年,我們將持續聚焦“企業和群眾叫好、指標和發展飄紅、質量和預期上揚”,升級實施“九解一協調”3.0版,深化拓展民生問題“大調研大起底”,持之以恒盤活較大規模“雙停”企業10戶以上,盤活停緩建項目10個以上,并從身邊小事著手,重在復盤,著力在制度、體制、機制、技術和投入上加強,全面提升為企為民服務質量,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年年不一樣的不斷進步。

澎湃新聞:去年,吉林市民生事業取得了許多新進步。斷頭路的打通,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更加溫暖的供熱,讓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適;吉海鐵路總站舊址博物館的“上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的一年,吉林市民信心倍增,也滿懷期待。今年,吉林還會有哪些新變化?

胡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我們的大事”。我們堅持民有所呼所求、必有所應所為,樹立抓民生就是抓經濟的理念。對供暖我們提升標準為20度以上,主動入戶走訪211.8萬戶次、群眾滿意度達近年來最好。對路燈亮化,系統調查缺損老舊,動員社會力量投入,讓暖起來、走出來成為帶動引進來、活起來的前提條件。吉林市的文脈極為厚重,這兩年我們建成吉海鐵路總站、官參局館、吉林建制館、1881機器局館、小白山館、東西團山館等等,并提升了舊館展陳,全市擁有82家文博場館,每萬人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此外,去年維修城市道路167.8萬平方米,是上年的2.8倍,終結了幾條群眾反映強烈斷頭路不暢的尷尬,結束沈吉鐵路百年穿城歷史,這一系列努力帶來了國內游客人次、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分別增長21.6%和22.4%,1.8萬余名高校畢業生留在吉林市就業的可喜成果。

城市更新和文旅發展需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我們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問題為導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步步為營地持續用力。千錘一釘地實施城市更新三年計劃,推動紅旗大橋建成通車,打通紙業路等城市斷頭路,加快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與時俱進地提升城鄉品質,新建及升級黃金博物館、工業博物館、船廠博物館、水師營博物館等一批特色博物館,建設游客驛站,打造薈萃大東-吉林市名人創作基地,綠化村屯、公路、河流,建設古樹名木小微公園,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打造綠水長廊126公里,擦亮“大東山水迎天下”文旅品牌。完善常態化民生訴求解決機制,開發技術平臺,提升服務水平,做好未訴先辦、接訴即辦,開展自然保護地“綠盾”專項行動,筑牢城市生態基底。

    責任編輯:陳良飛
    圖片編輯:金潔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辉南县| 郁南县| 鹤庆县| 正镶白旗| 天全县| 泗阳县| 太和县| 宁河县| 大英县| 鄂伦春自治旗| 铅山县| 巩留县| 石台县| 康马县| 木兰县| 萍乡市| 兰考县| 镇巴县| 岳阳市| 杭锦后旗| 高安市| 株洲县| 全南县| 乐清市| 鹤岗市| 城步| 竹溪县| 周口市| 灌南县| 三原县| 昌宁县| 灵璧县| 广昌县| 林芝县| 嵩明县| 温州市| 苍梧县| 武鸣县| 陈巴尔虎旗|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