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表閻建國:建議加大抗訴案件受理力度,完善抗訴案件聽證制度
抗訴案件的受理標準及程序完善問題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法律委員會顧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監督員,北京信利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閻建國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大抗訴案件受理力度,完善抗訴案件聽證制度的建議。

“抗訴作為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重要監督職權,是人民檢察院依法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程序中糾正冤假錯案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維護司法公正、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具有關鍵意義。”閻建國表示,“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抗訴能夠糾正錯誤裁判,確保法律的正確實施。”
據最高檢工作報告披露,2024年,檢察院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6530件,法院審結5601件,其中改判、發回重審占75.6%。
閻建國在調研中發現,當前抗訴案件的受理過程中,仍存在抗訴案件受理力度有待加強、抗訴案件聽證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閻建國為此建議,可以通過拓寬線索發現渠道、統一抗訴標準等方式加大抗訴案件受理力度,采取聽證適用范圍、規范聽證程序、強化聽證結果運用等措施來完善抗訴案件聽證制度,從而有效提升抗訴案件受理質量和效果,更好地加強對刑事、民事案件的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和當事人合法權益。
閻建國還提到,在建立線索移送協作機制方面,加強與法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線索移送機制。例如,法院在審判過程中發現可能存在錯誤裁判且符合抗訴條件的案件,應及時向檢察機關移送線索;公安機關在偵查活動中發現涉及審判不公的相關線索,也應及時通報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在對律師、法律援助機構的管理中,發現可能存在抗訴情形的,同樣要向檢察機關移送線索。
閻建國同時建議,應該完善內部線索移送機制,加強檢察機關各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作,如民事、刑事、行政檢察部門之間相互移送發現的抗訴線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