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汾渭平原升為“治霾主戰場”一周年:數據在變好,排名仍殿后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2019-02-25 12:15
來源:澎湃新聞
? 綠政公署 >
字號

在陜西眉縣城郊的一處工廠內外仔細巡查后,陳偉忠拿起辦公桌上的營業執照和企業環評資料翻看起來,搓了搓手后在手機App上開始錄入現場檢查情況。

自2018年12月10日起的半月時間,來自廣東東莞環境監測中心站的陳偉忠便帶領著4人監督組,從清晨到黃昏,進入企業和作坊,查看涉氣環節是否規范,他們或沿渭河而行,或跨渭河而過,穿行在八百里秦川的腹地。

監督組在企業現場將檢查情況錄入app。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黃河最大的兩條支流——汾河和渭河沖積而成汾渭平原,這里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亦是華夏文明的繁盛之地。

與此同時,這里也是中國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之一。

2018年2月,在“大氣十條”五年收官之際,汾渭平原這片總面積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數超5000萬的沖積平原,首次被提到“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區域主戰場”的地位;6月,汾渭平原首次作為三大重點區域之一出現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

而今,距汾渭平原被升級為“治霾主戰場”已過去一年,成績如何?

據環境部披露的數據,2018年,汾渭平原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54.3%,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比2015年下降4.9%,扭轉了自2016年以來持續不降反升的局面。

與此同時,在2018年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汾渭平原有6個城市排在后20位,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包括山西的臨汾(第169位)、運城(第155位)、晉中(第154位),陜西的咸陽(第161位)、西安(第158位)、渭南(第150位)。

一句話,空氣質量數據在變好,但總體排名上仍然靠后。汾渭平原藍天保衛戰要想打贏,還需要更科學的方案和更有力的措施。

凜冬時節的汾渭平原。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替代珠三角成為國家治霾重點區域

陜西眉縣坐落在八百里秦川腹地,凜冬時節,田野間萬物枯黃,渭河水緩緩流淌,蕭瑟而寧靜,但不曾間斷的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行動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已經很多輪檢查了,周而復始。我這里要找出大問題都很難。”陳偉忠說。

壓力在自上而下地傳遞。

與以往相比,環境部啟動的2018年至2019年萬人大氣強化監督行動,在此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的基礎上,新增了汾渭平原上的11座城市。

2018年,對于汾渭平原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其首次被納入大氣污染防治全國重點區域。

“將汾渭平原納入全國重點區域,主要是考慮到其PM2.5濃度持續不降反升,已經成為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相較于京津冀等地2013年開始實施“大氣十條”,汾渭平原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則滯后5至6年,任務艱巨。

劉炳江說,首先汾渭平原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在能源消費中占比近90%,遠高于全國60%的平均水平;其次,該區域多氧化鋁、焦化、鋼鐵、煤化工等重化工企業,區域產業結構偏重,第三,公路重型車排放量大,且河谷特殊地形和氣象條件下,污染物不易擴散。

多位環保專家分析,近年來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備受重視,取得了較大進展,汾渭平原地區存在的大氣污染問題便日益突出。

環境部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汾渭平原區域內PM2.5排名全國后20位的城市由2015年的0個增加至2017年的6個,多類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已成為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之一、二氧化硫濃度最高的區域。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澎湃新聞說,汾渭平原是凹槽形谷地,基本位于太行山以西地區,此類地形導致污染物擴散條件不佳,污染物傳輸上雖相互影響,但只能通過少數渠道越過太行山影響京津地區,因此過去汾渭平原沒有像河北那樣受到足夠重視。

“當初分了輕重緩急,優先控制中東部人口密集地區的大氣污染。”環保專家彭應登對澎湃新聞說,事實上從制定治污路線圖來看,國家的財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因此選擇優先將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作為三大重點區域進行治理。

“珠三角PM2.5年均值在2017年達標后,便有功夫來關注汾渭平原了。”彭應登說。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公布時,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也表示,綜合考慮各地PM2.5濃度水平,對環境污染防控的重點區域進行了調整。珠三角地區已總體達標被調出,京津冀仍是當前我國PM2.5濃度最高的區域,汾渭平原僅次于京津冀區域,是我國PM2.5濃度第二高的區域,同時又是二氧化硫濃度最高的區域,因此作為重點區域。

一場遲來的藍天保衛戰隨即開始。

監督組在陜西扶風縣企業檢查VOC處理情況。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環保企業不知要辦環評”

陳偉忠和組員們的工作時間始于每天8點45分,乘坐監督組自己租賃的汽車前往企業檢查。

每一輪監督開始時,上輪監督組交接時會傳下來一份當地需要檢查的企業名單,加之時不時接到的公眾信訪舉報和熱點網格中的線索,構成了監督組的任務指南,監督組將每天從中隨機挑選企業上門檢查。

“都要給督查工作讓路,我們壓力也很大。”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2018年以來該縣環保局工作人員便沒有過周末休息,中央、省、市三級層面的各項督查和檢查一輪接一輪,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為各級關注的焦點。

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在督查之前,當地往往還會開展自查工作,眉縣環保局擁有13名在編工作人員,目前都身兼數職。

“兩個督查組一共9個人,9個人查我們環保局13個人是否作為。”坐在強化監督組快速行駛的汽車上,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掰著手指頭說,2018年下半年,寶雞市紀委和眉縣紀委分別對眉縣環保局履職情況進行了一個月和三個月的督查。

撲面而來的環保壓力指向汾渭平原地區存在的具體問題,在紛繁復雜的問題脈絡中,“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成為汾渭平原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行動中的重要抓手。

在陜西眉縣、扶風兩縣,有為數不少的小作坊、小工廠散落在田野間。

眉縣在2018年7月間組織了第二批“散亂污”企業摸底排查,162家磚瓦制造、機械加工、塑料制品等小企業因無環評手續、違法用地等原因而被確認為“散亂污”企業。

眉縣地方政府亦分類制定了關停取締、提升改造和搬遷入園等整治措施,其中改造升級類為100家,清理取締類為59家,搬遷入園類為3家。

相較于京津冀地區2017年的“散亂污”治理風暴,以眉縣為代表的汾渭平原地區稍遲,而“散亂污”企業沒有辦理環評手續、排放不達標、建設在集體土地或宅基地上,則成為共同的問題。

眉縣富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于2015年2月,這家生產脫硫塔等除塵設備的公司,其分廠因未辦環評而被當地環保部門認定為“散亂污”企業。

“這邊用地性質沒問題,主要是之前沒辦環評。”站立在空曠的車間里,富興環保相關負責人趙輝說。

面對澎湃新聞記者“為什么沒辦環評” 的疑問,趙輝頓了頓后笑著說,“當時也不知道,以為自己企業是搞環保的,就不用再辦環評了。”

在大氣污染治理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富興環保的脫硫塔行銷全國多地,而今環境治理的浪潮涌向了企業自己。

“一方面是過去包括縣鄉政府在內各方都不是很重視,另一方面是廠都小而散,地方對廠的情況了解得不是那么清楚。”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此前出于發展經濟、提高老百姓收入和就業等考慮,縣鄉兩級政府對此類“散亂污”企業是鼓勵發展的態度。

對此,一位強化監督組成員對澎湃新聞說,“環保企業不知要辦環評”頗具諷刺意味,以小見大,要解決汾渭平原地區的環境問題,補足意識缺失的短板是當務之急。

此前未辦環評的陜西富興環保公司的車間。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民需、工用“脫煤去污”均難

散落在汾渭平原地區山林田野間的小工廠和小作坊正在被連片整治,而厚重的黃土下,能源消費占比達90%的黑色煤炭則融匯成這一地區的底色。

豐厚的煤炭資源在為這一地區的居民生活和重化工企業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巨量的污染物。

國務院于2018年7月3日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此勾畫出藍圖,即到2020年采暖季前,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要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一道,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力爭2020年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0%。

坐落在關中平原上的眉縣也是這一進程的參與者。

“眉縣的‘煤改氣’力度在寶雞十二個縣區中排名第一,目前已經改了四萬兩千多戶。”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但目前令當地感到棘手的是氣源還不夠穩定。

澎湃新聞在眉縣走訪發現,包括環保局人士在內的當地居民,均表示在中午和晚上的做飯高峰時段內,存在天然氣爐灶打不著火的情況。

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說,眉縣一家淀粉廠此前一直使用兩座10噸燃煤鍋爐,并趕在2018年取暖季之前裝上了天然氣爐,但由于保障民生,淀粉廠只得暫時使用舊的燃煤鍋爐。

而在2018年12月14日,西安市委主要領導曾專門調研保供氣、保供暖工作,并稱要全力以赴保供氣,供暖是冬季第一民生問題。

事實上,在2017年,“大氣十條”五年收官之際、“煤改氣”提速的背景下,北方地區曾一度出現比往年更為嚴峻的“氣荒”。

痛定思痛之后,“以氣定改”和“循序漸進”成為了北方地區推進清潔取暖工作自上而下的行動指南。

而今,大規模的氣荒雖再未出現,但正如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所指出的,我國天然氣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

多位專家對澎湃新聞表示,從長遠看,僅依靠“煤改氣”和“煤改電”并不能完全解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問題,還應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多種清潔能源,而這也與多部委聯合印發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的觀點相契合。

而與推進清潔取暖相比,汾渭平原地區以豐富煤炭資源為基礎構建起來的重化工產業結構,則是更為深遠的問題。

位于陜西省東部黃河西岸的韓城市,其焦化產能占到整個關中地區的近八成。

2018年12月3日,環境部一紙措辭嚴厲的通報將韓城焦化企業敷衍治理的問題,置于聚光燈下。

典型者如韓城龍門煤化工公司焦化產能達到400萬噸/年,占據韓城市焦化產能半壁江山,卻頻繁通過旁路直排煙氣。

一位曾前往韓城實地考察的環境部人士對澎湃新聞說,穿梭在黃河畔的韓城龍門工業園,地面上全是灰,當地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流于表面。

而與韓城隔黃河相望的焦化產業重鎮山西河津,也于2017年4月,作為縣級市被原環保部集中約談,原因是在京津冀年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的背景下,河津市2016年PM10濃度同比上年不降反升。

環保組織“空氣俠”的發起人趙亮生長于關中平原,近年來,他時常外出往來于連通陜西韓城和山西河津的黃河龍門大橋,煙氣彌漫、燈火輝煌構筑起他對此地的記憶。

在趙亮看來,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長遠規劃和系統安排,但目前至少應從斷絕相關企業污染直排做起。

陜西眉縣村民家中的天然氣壁掛爐。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污染問題積重還需攻堅

環保專家彭應登對澎湃新聞說,汾渭平原目前的大氣污染問題,突出之處是一方面地方政府此前并沒有不折不扣地執行產業布局和調整的相關政策,導致一些問題積重難返,另一方面是臨汾、西安等地的監測數據造假誤導了省級政府和中央層面的決策。

山西省政府網站于2018年12月27日公布的《山西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中亦指出,山西省經信委對落后產能淘汰工作落實不力,全省焦化行業大機焦占比低于全國行業平均水平,部分落后產能項目違規生產;山西省發改委違規備案核準部分高耗能項目,去產能工作不到位。

而在臨汾大氣監測數據造假窩案中,作案者配備了口罩、帽子、頭盔、手套等,還請人實施遠程屏蔽技術,干擾監測數據上百次;西安數據造假案則用棉紗堵塞采樣器。

馬軍對澎湃新聞說,汾渭平原特別是山西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發展基礎和財力也不及京津冀地區,其產業結構、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總體上更加困難,各方應加大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但如果數據都造假,問題都不能直面,解決問題就更無從談起了。”馬軍說。

彭應登說,數據造假的背后,反映的是局地地方政府錯誤的數據政績觀,相關部門應以此為教訓,真正直面問題;與此同時,汾渭平原作為天然的狹長盆地,常形成相互影響的帶狀污染局面,下一步還應進一步完善目前已初步建立的聯防聯控機制。

劉炳江在2019年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目前已經成立,將進一步加強聯防聯控,并啟動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2018年將“一市一策”跟蹤研究范圍擴大到汾渭平原11城市,派出攻關專家團隊駐點指導,摸清各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和成因,提出科學有效、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

今年,2月19日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區域協調處負責人郭輝公開表示,汾渭平原將逐步建立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測和會商體系,同時還將建立快速、統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聯合交叉執法機制等。

2018年底已至,陳偉忠如期完成任務,將接力棒交給了接替的監督組人員。跨越春夏秋冬四季的強化監督如今仍在進行,汾渭平原主戰場進行的藍天保衛戰要傳捷報仍然路遠。

    責任編輯:李云芳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阳新县| 绍兴市| 安福县| 安岳县| 朝阳区| 奉贤区| 全椒县| 绥化市| 沭阳县| 普兰店市| 磐安县| 会宁县| 启东市| 肥乡县| 大方县| 广丰县| SHOW| 拜城县| 澄迈县| 中宁县| 衡东县| 连山| 瑞金市| 永昌县| 安国市| 仙居县| 安远县| 天长市| 峡江县| 拜泉县| 额敏县| 通城县| 正宁县| 金华市| 安新县| 邳州市| 邢台县| 陵川县| 新绛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