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月開店收錢、下月跑路失聯?人大代表建言預付式消費監管機制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預付式消費的市場亂象引發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關注。
澎湃新聞從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處獲悉,今年兩會他圍繞加強儲值消費監管、提振消費信心建言獻策。“儲值消費是市場經濟孕育、廣大群眾最常見的消費模式之一。其本意,對商戶來說是提前鎖定收入,對消費者來說則能獲得較大優惠幅度,可謂雙贏之舉。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不少儲值消費場景因監管缺位、規則失序,逐漸演變為商戶坑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侵蝕社會消費信心的‘割韭菜’手段。”
胡成中關注到,部分不良商戶利用制度漏洞,肆意挪用消費者的預付資金,甚至形成職業化“圈錢-跑路”產業鏈,消費者不僅損失資金且維權困難。他談到,此類現象具有較大普遍性,主要問題在于監管缺位、準入門檻缺失和退出機制失范。
具體而言,目前對于儲值消費預付資金的監管尚未形成統一制度,盡管部分地區出臺了規范性文件,但多為倡導性要求,缺乏強制性約束。現行法律法規對于開展儲值消費經營的商戶沒有設定任何準入條件,“理論上任何一家新注冊成立的街邊小店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吸納預付資金。‘上月開店,下月跑路’,‘昨天收錢,今天失聯’等極端案例,嚴重沖擊社會誠信風氣。”此外,部分商家在經營不善時,既不提前公示風險,也不制定清算方案,反而通過虛假促銷“收割”最后一波資金,并通過變更法人代表等“合法”手段,利用有限責任制度金蟬脫殼。更有職業化團伙通過購買“僵尸企業”殼資源,反復實施“開店-吸金-跑路”循環。
胡成中強調,儲值消費涉及的行業,基本都是廣大群眾高頻消費的剛需領域,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提振社會消費信心,震懾不良商業風氣,他建議:
由市場監管總局牽頭,會同金融監管等部門,建立全國性儲值消費預付資金強制存管制度;設立全國統一的預付資金監管平臺。消費者可通過平臺查詢賬戶余額、消費記錄及商戶信用狀況,一旦發現商戶經營狀況異常,系統自動觸發預警并暫停資金劃轉,形成事前可查、事中可控、事后可溯的閉環監管;設定差異化準入條件,所有開展儲值消費經營的商戶,必須具備一定的實繳資本和持續經營年限作為前提;強化退出責任追究,明確要求開展儲值消費經營的商戶,在經營狀況惡化、考慮終止營業時,必須提前一定周期向市場監管部門備案,并向社會公示剩余預付資金的善后處置辦法。
對于預付費如何防止商家跑路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工業商務展覽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展部經理陳達認為,需要多方參與區塊鏈監管建設,嚴防風險。
陳達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預付式消費帶來的矛盾糾紛加大了城市治理的難度,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比如商家跑路之后,消費者不僅經濟上受到損失,維權成本也高。而且即使維權了,成效也非常差,基本上到了最后資金還是追不回來,這會導致消費者不敢消費、不愿消費。”
為此,陳達在今年兩會上提出的主要建議是推動建立數智監管的服務模式,促進預付式消費的高質量發展。她認為,各部門可以基于區塊鏈形成監管聯盟合力,打通數據壁壘,消費者線上可查詢商家的詳細經營情況,更好保護消費權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