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大代表談基層減負:會少了,去鄉親家時間多,村里的狗見了也不汪汪叫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貴州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
會上,《農民日報》記者提問,為基層減負是去年全國的一項重點工作。想請我們基層一線的哪位代表,給我們介紹一下,身處基層一線,有沒有感受到這項工作的實際成效,能不能舉例說明一下?

天眼新聞客戶端 圖
就此,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石阡縣龍塘鎮困牛山村黨支部書記鞠華國作答稱,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說過:“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同樣的,減負的工作好不好,也要看我們基層干部是哭還是笑。從他個人的經歷來看,大家是笑的。
鞠華國表示,原來一個月開會至少5次以上,現在降到2次,據說以后還會更少,這個大家很歡迎。村干部就該圍著地頭轉,圍著老百姓轉,而不是圍著會議桌轉。開再多的會,最后也要看糧食打了多少、果子結了多少。現在這個方向對了,會少了,去鄉親家里的時間多了,村子里的狗見了我們也不汪汪叫了。
鞠華國還提到,原來各個部門一要數據,我們村里就得填表,紙質的、電子的,各種各樣。老百姓都調侃我們叫“表哥表姐”。現在也好多了,一張表解決了大問題,所有的數據都在里面,認認真真填一次,基本上清凈了。原來各種迎檢也要填表,現在各種檢查少了,填表的次數、份數也大大減少了,這點大家很歡迎,希望不要反彈。
鞠華國談道,貴州省為基層減負,提出的“減負、增收、提質、拓渠、優考”十個字的方法,我們覺得很好,基層干部增添了干事創業的活力,也給老百姓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動力。
“機會難得,我想推薦一下我的家鄉困牛山。”鞠華國最后還發出邀請:困牛山村位于貴州省石阡縣。90多年前,100多名紅軍被國民黨軍隊逼到懸崖峭壁邊,繼續和敵人戰斗,但后來發現敵人中有被裹挾的老百姓,為了不誤傷他們,戰士們最終選擇跳崖突圍。這個真實的壯舉感天動地,那些紅軍長眠在我們困牛山,現在還拍成了電影叫《浴血困牛山》。如今,我們那里是著名的紅色景點,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參觀,上級的領導也很關心。最多的時候,一天來了18臺大巴的學生,我帶他們去參觀,聽講紅軍的故事,他們哭了,我也哭了。我覺得,這些紅軍的血沒有白流,這些娃娃的幸福生活和我們的幸福生活真是紅軍們的生命換來的。小娃娃們受感動,說明我們的紅色基因沒有斷、一心一意為老百姓的精神沒有斷,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越來越好。非常希望、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到我們那里去看一看、走一走,來了,我給大家帶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