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中國企業出海,也要避免“內卷式”競爭
全國兩會上,整治“內卷式”競爭的議題受到關注。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之前,多位代表委員圍繞整治“內卷”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張連起認為:“內卷”問題的癥結在于創新不足以及存量博弈,應引導企業轉變競爭模式,從爭奪存量轉向創造增量,通過創新和出海兩大核心路徑走出“內卷”,必須引導企業跳出“紅海內耗”。
“內卷式”競爭不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點毋庸置疑。自去年中央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以來,社會各界圍繞著反“內卷”的理論、實踐展開了討論。科技創新和出海正成為當下破解“內卷”的關鍵路徑。
科技創新是破解“內卷”的根基,市場是破解“內卷”的引力也是推力。要真正走出“內卷”,除了創新外,還在于市場層面要突破供大于求局面下的存量博弈困境。于是,很多企業將目光放在了“出海”。然而,部分企業單純將全球市場視為消化產能的渠道,進而在國外市場大打價格戰,可能只是復刻國內的“內卷”困境。
從國內“卷”到國外,這是治理“內卷”尤須注意的次生問題。單純地走“卷完國內卷國外”的價格戰路徑,并不利于我國現代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出海無疑是破“卷”之道,但低價賣貨式的出海思路不可取。“出海反卷”要著眼于高質量發展、具有長期主義眼光與共贏思維的高水平出海。企業要在經營中自覺把自己看作是“全球化企業”,將全球化運營上升為一種戰略、一種能力,通過整合利用全球的資源和人才,整體提升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并在與目的地市場及供應鏈伙伴共贏的前提下建立市場競爭力,如此方能實現高質量的“真出海”。
張連起委員認為,“出海反卷”有兩條路徑:靠攻關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以生態創新不斷將創新成果應用于具體產業和產業鏈。前者如以DeepSeek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技術創新引領行業向全球產業鏈高端躍進。后者,他提到了所調研的聯想集團,盡管身處多次陷入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的PC行業,但通過“生態創新”構建產業鏈合作創新與價值共創的生態系統,提升創新效率,通過“全球化運營”開拓增長空間,其不僅走出了“內卷”成為全球PC龍頭企業,將PC業務利潤率提升三倍以上,并實現人工智能科技龍頭的戰略轉型。
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真出海”只是第一步,而真正走出“內卷”則要實現產業鏈的集群出海。讓一些擁有杰出海外運營能力的龍頭,成為中國產業鏈出海的“母艦”,帶動更多配套企業聯合出海。這種“龍頭牽引、協同出海”的模式,對于推動產業整體走出“內卷”、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是全球化發展觀念和出海模式的重大升級。
引導鏈主型龍頭企業組織上下游配套企業,建立涵蓋“研發—生產—服務”的產業鏈創新出海聯合體,形成中國企業間的產業鏈閉環,推動中國產業從“單點出海”向“全鏈共贏”升級。總之,反“內卷”要扎根科技創新,并用好出海這一破局之錘,真正實現從“內卷紅海”到“創新藍海”的跨越。
(作者馬博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