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平臺“內卷”福利后,騎手們還需要什么?
原創 崔藝林 816數士
最近,美團、京東等多平臺承諾全職外賣騎手保險,這是自去年年底美團和餓了么相繼部署防疲勞機制,利用彈窗提醒、強制下線等措施減少騎手過度勞動后,又一波針對騎手福利保障的行動。
當外賣帶來的經濟利益越來越巨大,曾經“困在系統里”的外賣騎手,其生存狀態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外賣業飛速發展,在餐飲業比重越來越大。
1
為騎手上保險,平臺要花多少錢
這一波給外賣騎手上保險的行動,頗有點“內卷”的味道。有人開玩笑,多年難以解決的問題,居然靠平臺間的競爭得到了快速推進。
這種推測不管是否成立,平臺為此要付出的,是一大筆真金白金。
我們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估算。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員雜志發布的中國即時配送平臺榜單,其中以排單量、騎手數、覆蓋范圍等指標的綜合得分榜單下,美團配送、蜂鳥即配(餓了么旗下配送品牌)、順豐同城、達達快送為前四名。

根據以上平臺公布的年度報告,2023年騎手數量(餓了么為2024財年)分別為745萬、401萬、120萬、95萬,合計1361萬。其中,美團騎手數量最多,從2020年的470萬迅速增長至2023年的745萬。
明確了騎手數量,我們以美團為例,估算平臺繳納社保需要負擔的費用。
據美團研究院的數據,2023年內745萬有接單收入的騎手中,有11%的接單騎手全年接單超過260天,數量達到81.95萬人,按照美團近兩年每年一百萬左右的騎手增量,再加上部分穩定的兼職騎手擴充,估計2024年,達到社保條件的騎手數量在100萬左右。
根據中國各省2023年公布的社保最低繳納基數,按照平均值4000元/月,以企業承擔16%的比例來計算,繳納部分約為640元/月。
這樣看下來只需用100萬人乘以640元每月就可以得出社保費用的一個初步估計,全年成本估計為76.8億元。

這個成本是不是都要平臺承擔?
華西證券2023年對騎手社保的一篇分析報告中認為,部分社保費用可以轉嫁給騎手代理商承擔,并指出轉嫁比例大概在2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騎手并不是都受雇于平臺:

由于沒有具體數據指出外包騎手在美團平臺中的占比,我們姑且按照10%的第三方社保轉嫁比例進行估算,最終得到美團社保成本約為69.1億元每年。要知道2024前三季度美團的凈利潤一共295.85億元,這個數字顯然不小。
如果根據美團2024年第三季度單量71億單簡單估算下,每單的成本約為0.24元。高盛也預測,美團第一年社保增量成本為每筆訂單0.1~0.2元之間,與我們估算結果基本一致。
2
騎手對社保的擔憂
外賣平臺花了真金白銀投入,騎手的反響如何?
從記者的采訪來看,外賣騎手們對于繳納社保的態度卻并不一致。
一些騎手對進入社保行列感到欣慰,但也有騎手表達了反對。原因是什么?上海普陀區萬有引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曾開展了一次立法大討論,會上一位餓了么騎手代理商表示,在他管理的幾百個騎手中,不愿意交社保的原因,有這么幾種:

總結起來,就是擔心自己交了錢還沒有什么收益。
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調研提出,外賣騎手對“社保繳納需求度”排在“收入”和“工作自主性”兩個選項之后。在他們看來,切實的收入仍然是第一目的,但社保賬戶除了企業繳納外,自己也是需要繳納的。
以上海為例,職工個人要按照工資比例的8%繳納養老保險,2%繳納醫保,而美團的數據顯示,2024年北上廣深的眾包騎手平均月收入在7629元,超過了7384元的最低繳費基數,也就是說他們個人支付要達到762.9元每月。同時,社保須累計繳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才能按月領取。騎手收入浮動較大、流動性極強,對于這些規則存有不少顧慮和心理障礙。
針對這一現象,京東提出為未來簽約的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個人所需繳納部分。其他平臺是否跟進還有待觀望。
看來,在交社保這一部分,平臺們的“內卷”還遠未結束,在這樣的競爭當中,騎手們有望得到更高程度的權益保障。但也應該看到,僅靠企業間的競爭來解決這個問題是不夠的,社保政策和勞動法律法規都需要進行調整和修訂,應該有更加靈活的、適應性的制度體系,來滿足現實復雜的要求。
3
防疲勞措施能否更人性化
除了社保外,“防疲勞機制”是外賣平臺近期另一項引發關注的措施。
美團、餓了嗎和順豐都上線了“如果騎手連續跑單時長較長,會觸發建議休息的彈窗提醒甚至下線”的功能。
防疲勞機制正式上線后,根據上線首日數據,約18%的騎手在跑單滿8小時后收到了“建議休息”的彈窗提醒,0.36%的騎手觸發12小時強制下線休息機制。
這個數據,和常人印象有所出入。
專注于外賣騎手研究、著有《過渡勞動》的學者孫萍曾提到,自己接觸過的騎手們6成以上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騎手里的“跑單戰士”,平均每天有15個小時在路上。
在靈犀洞察2023年對騎手的一項調查數據中,有48%的樣本騎手每日工作時間在9到11小時之間,38%的樣本騎手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

其實,兩者的出入在于是否“單日實時累計有單時長”,也就是說包括不包括未接到單的待機時長或其他機動時間。
我們曾對上海的一名騎手做過一天的時間分配調查,從他開始早上7點鐘開始上班到晚上8點鐘下班,中間有13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但其中包括吃飯、休息、和非高峰時段的待機時間,真正有單時長遠不到13小時。

騎手們表示,以有單時長為計算標準的防疲勞機制在當前的環境下,對大多數騎手并不會造成影響,這個防疲勞只能“防”住跑單時長突出的“單王”們。

那么,機制需要如何改進呢?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過去外賣騎手一天只忙兩個高峰期,現在則逐漸變成了多個高峰期,全天候待機送單的需求加強。盡管有效時長不在疲勞范圍內,但送單壓力確實加重了,這是目前的防疲勞機制沒有解決的問題。
另外,有騎手表示,對于那些不與平臺確定勞動關系的時間靈活分配的“眾包騎手”(資料顯示這部分群體能占到騎手群體的三分之一以上),即使這邊強制下線了,也可以換個平臺繼續跑。面對復雜的情況,“防疲勞機制”的討論空間還有很多。
4
外賣員最想要什么
2023年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出臺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文件提出:“平臺企業要向依托平臺就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開訂單分配、報酬及支付、工作時間和休息、職業健康與安全、服務規范等與勞動者基本權益直接相關的規章制度、格式合同條款、算法規則及其運行機制等。”算法和機制公開被寫進文件,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美團為代表的外賣平臺已經持續地在算法和機制上發力,為外賣員減輕工作壓力,這股算法更新和算法透明的風,同樣也吹到了平臺"內卷"中,今年1月底,餓了么官方發布公告,推動平臺規則透明化,在"算法透明"、"算法協商"、"機制更新"等層面提出了措施。

客觀而言,這些措施對騎手來說都是具有實際意義的改變,比如,只是簡單地從預估時間變為預估時間段這一小小的改變,用戶差評率就能降低了50.7%。
但除此之外,騎手們還想要什么?零工經濟研究中心在調研中發現了八大主要問題:

出乎意料的是,比起強制加班、拖欠工資這些直接和金錢利益相關的,“職業歧視”、“交通事故”和“客戶投訴”是外賣員更在乎的問題。尤其是“職業歧視”排名最高,這恐怕不是平臺簡單出錢出力就能解決的。
平臺開始“內卷”騎手福利,說明行業從“成本優先”向“社會責任優先”的轉型,這一舉措不僅是勞動者權益的保障升級,也會提升騎手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但同時,在對騎手的回饋中,社會和公眾也不能缺位。騎手不需要"風里來雨里去"的悲情敘事,而是在職業平等的基礎上給予的尊重,而這,需要制度保障與公眾意識的同步革新。
原標題:《平臺“內卷”福利后,騎手們還需要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