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星S25線下品鑒:融入DeepSeek后,AI完成度更高了
這廣州的天氣,著實有些離奇。
前腳才剛剛渡過對老廣來說堪稱漫長的“冬天”,剛剛迎來熟悉的三十來度,后腳就是冷空氣南下帶來了強對流,于是乎,在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雷聲中,濕漉漉的梅雨天氣拉開了序幕。
在我看來,三月并不是并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月份,當天空陰沉著似乎要壓到你的臉上,辦公樓里的白熾燈成了這片霧霾里少有的照明,似乎沒有人能夠提起精神去做事,就連大地都顯得疲憊不堪。
但三星就不是這樣,三星依然很有精神。
于是乎,3月4日,在廣州濕漉漉的空氣中,三星特地舉辦了一場新品品鑒活動,主角是包括三星Galaxy S25系列在內的一眾新品,雷科技受邀到場參加品鑒并與三星工作人員交流,以深入理解其關于AI手機的想法。

(圖源:雷科技)
在本次活動中,三星著重介紹了S25系列手機上一些此前沒有重點宣傳的賣點,讓我更深入地了解新一代三星旗艦產(chǎn)品的用法和特性,特別是更新后的“Galaxy AI”和全新Bixby,它們甚至有趣到能讓我久違地打起精神向你們好好介紹一下。
簡約硬朗,低調典雅
但照例,還是從產(chǎn)品上手聊起。
畢竟,你不是在哪里都能摸到這么全的三星旗艦的,小雷之前也就評測了一臺超大杯,難得有實機上手的機會,那肯定還是先摸過再說。

(圖源:雷科技)
從外觀看,三星Galaxy S25系列延續(xù)了前幾代的設計風格,整體造型比較簡約。
S25和S25+的正面是熟悉的等邊直屏,參數(shù)和造型都基本沒有太大變化,而S25 Ultra的邊框則明顯變窄了不少,甚至比小屏的S25看起來還要更極致一些,真的可以用“正面都是屏”來形容。
機身背部能看到幾枚標志性的豎排攝像頭,這次特地加入了唱片風格的裝飾環(huán)以增加辨識度,機身后蓋和金屬中框的銜接做得相當扎實,算是一種嚴格品控帶來的精致感。

(圖源:雷科技)
不過,正如三星所說,S25系列是三星有史以來最薄的S系列,三部手機均變薄0.4毫米,同時相較于前代的同型號機型,重量也迎來了降低,S25直接來到了162g的水平。
作為對比,我去年的主力小屏手機——小米14,整機重量為193g。
實際上手的話,采用6.2英寸小屏的Galaxy S25確實也是令人最驚艷的,鋁合金中框的手感很出色,近70mm的寬度和162g的重量,會給人一種不實在的錯覺,搭配上流線型的一體感設計單手操作完全沒有壓力,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精致的一款安卓小屏旗艦。

(圖源:雷科技)
配色方面,個人最喜歡的是暖珊紅,與其說是紅色,但肉眼看起來更像是偏深色的粉紅色,但又沒到以前Pixel系列珊瑚色那種橙黃色調的感覺,總之是一種充滿活力的配色。
當然,現(xiàn)場拿到的遠海藍也不錯。
至于配置方面,在全新的驍龍8至尊版(for Galaxy)加持下,三星Galaxy S25系列在現(xiàn)場環(huán)境下能輕松跑出高分,同時受益于更大面積的VC均熱板,散熱表現(xiàn)與穩(wěn)定性也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對三星Galaxy S25系列產(chǎn)品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小雷之前撰寫的深度評測,在這里呢,就不再贅述了。
解鎖手機AI新體驗
這一次小雷前往現(xiàn)場,除了實際上手全套三星Galaxy S25系列以外,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想看看三星會怎么用AI技術提升旗艦機型的使用體驗和生產(chǎn)力。
根據(jù)官方介紹,煥新升級的Galaxy AI,通過強大的AI算力、創(chuàng)新的AI應用和全新的Samsung One UI 7,能夠更加精準地理解用戶需求,以多模態(tài)感知與跨應用執(zhí)行能力,提供高效且個性化的服務,讓手機化身用戶AI伙伴。

(圖源:雷科技)
而這里的第一個關鍵詞,叫“多模態(tài)”。
什么是多模態(tài)呢?
此前的Galaxy AI,只能接受文字/語音輸入并進行處理反饋,就像是住在黑屋子里和你通過書信交流的機器人,不能說、不能動、不能看,這便是所謂的單模態(tài)。
而多模態(tài)是指系統(tǒng)或技術能夠同時處理多種類型的信息,比如文字、圖像、聲音等,就像人類通過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說等多種方式來理解世界一樣,綜合這些信息完成更復雜的任務。
舉個例子吧,我比較隨機地在品鑒會現(xiàn)場打開Bixby,讓它識別我正在喝什么。

(圖源:雷科技)
它很順利地認出這是一杯牛奶,并給出三個我可能感興趣的方向進行拓展。
接下來,讓它看看現(xiàn)場派發(fā)的這支礦泉水。

(圖源:雷科技)
新一代Bixby表示這是一瓶達薩尼(Dasani)牌子的礦泉水,達薩尼是達能公司推出的瓶裝水品牌,和現(xiàn)場派發(fā)的百事純水樂并不是一款產(chǎn)品。
然后我去搜了一下達薩尼的包裝...

(圖源:雷科技)
這相似度,只能說認錯也是情有可原的。
除了新一代Bixby外,三星S25系列大面積采用了多模態(tài)能力,比如現(xiàn)在截圖時會跳出一個底部彈窗。
在彈窗里頭,除了常見的編輯或分享按鈕之外,還會出現(xiàn)一個名為“AI多截圖”的功能,這個功能能夠預判你對當前截圖后續(xù)的操作需求,并提供對應的功能選項。
當用戶圈選包含時間和地址信息的筆記時,AI能快速確識別并自動彈出“保存至日歷”等選項。

(圖源:雷科技)
這也是第二個關鍵詞,“跨應用執(zhí)行”的最好體現(xiàn)。
除了能利用新一代Bixby調動多款應用,現(xiàn)在我們熟知的即圈即搜功能,在任意界面下,用手指圈出想要查找的內容,即可通過AI呈現(xiàn)優(yōu)質搜索結果,同時會進一步分析和預判意圖,為我們節(jié)省接下來的操作步驟。
即便是視頻中的背景音樂,通過“即圈即搜”也能精準識別,甚至可以自動截取視頻內容做成GIF動圖以分享。
大家很關心的DeepSeek,三星S25系列也正式實裝了。

(圖源:雷科技)
實測下來,你既可以通過“智能體”應用,把DeepSeek插件釘在你的負一屏上,也可以在詢問新一代Bixby后,讓其進行深度思考,以此實現(xiàn)對DeepSeek-R1的調用。
我問它知道“雷科技”嗎,最終給出來的答案算是不錯的。
至于One UI 7本身,除了更圓潤的圖標設計,大改后的控制中心也變得圓潤不少,三星今年更是給系統(tǒng)加上了Now Bar“實時窗”,可以在鎖屏上顯示通知、音樂、倒計時和錄音等資訊。
就像這樣,多個實時窗可以疊在一起,點擊后也會繼續(xù)放大,方便獲取更多的信息以及操作。

(圖源:雷科技)
總結:AI無感,卻無處不在的AI手機
如果說三星之前舉辦的國行發(fā)布會,是以介紹Galaxy S25系列的新賣點為主。
那么今天舉辦的媒體品鑒會,就是讓我們這些媒體編輯親自體驗了一番S25系列的魅力,特別是煥新升級的Galaxy AI的獨特理念,以及較往年又增添了什么好用的功能。
從上手體驗來看,Galaxy S25系列依然是完成度極高的旗艦手機系列——無論是設計還是交互都考慮得很全面,且很有競爭力,這也讓人無比期待S25 edge這款超薄產(chǎn)品的落地。
而功能體驗這邊,S25系列也少有地將AI滲透到了手機使用的每個角落,將AI從一個“新功能”變成了手機的“一部分”。

(圖源:雷科技)
它沒有像國產(chǎn)手機給到固定的對話框式AI入口, 而是把AI功能分散至更多使用場景,有新一代Bixby領銜的人性化交互,有主動識別用戶需求的AI多截圖,也有看上去很不錯的跨應用全局聯(lián)動,甚至連DeepSeek也在最近加入了其中。
最好的科技,是讓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
三星Galaxy S25系列,確實有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意思。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