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路雪婧:建議將高度近視納入慢病管理 為患者制定終身管理路徑
?高度近視具有典型慢性病特征——病程不可逆、并發癥累積、需終身管理。在一線調研中,成都市政協委員,致公黨成都中醫藥大學支部副主委路雪婧發現,高度近視不僅是視力問題,更是致盲性眼病的主要誘因,其并發癥(如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致盲率高達60%,患者年均醫療支出超3萬元,家庭經濟負擔沉重。

“其實,高度近視不僅僅關系到視力問題,還會影響到生產力。比如,精細型崗位的用工。” 路雪婧介紹,近年來,我國高度近視(屈光度≥-6.00D)發病率持續攀升,2024年數據顯示,全國高度近視患者超1.3億人,青少年群體中高度近視率已達15.7%,較2010年增長4倍。研究表明,定期隨訪干預可使視網膜脫離風險降低50%,但我國高度近視患者失訪率超60%,主因在于缺乏規范化管理框架。
對比國際經驗,新加坡將高度近視納入國家慢性病計劃,通過醫保覆蓋眼底篩查和光學矯正,十年內致盲率下降12%;日本則強制要求高度近視患者每年眼底檢查,并發癥治療費用減少35%。
對此,她建議將高度近視納入慢性病管理范疇,制定終身管理路徑;首診時根據眼底分級(輕/中/高危),實施差異化隨訪:低危患者每2年、中危1年、高危0.5年進行一次超廣角眼底照相,數據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AI眼底診斷設備,篩查費用納入醫保普通門診報銷。
她還關注到,后鞏膜加固術是預防高度近視視網膜脫離、黃斑劈裂的核心手段,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40%-60%。然而,手術材料費(如鞏膜補片、縫線)占治療總成本70%,且完全自費,導致患者經濟負擔過重。以四川省為例,2024年后鞏膜加固術年均開展量僅800例,不足實際需求的10%。她建議,將后鞏膜加固術材料費納入醫保乙類目錄,報銷比例不低于50%;對低收入患者提供專項醫療救助,覆蓋材料費自付部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