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貓貓的奇幻漂流》票房遇冷,奧斯卡最佳動畫遭遇水土不服
北京時間3月3日,第9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揭曉,拉脫維亞、法國、比利時合拍動畫電影《貓貓的奇幻漂流》摘得最佳動畫長片獎。巧的是,這部國際影壇的“寵兒”剛剛在中國內地公映,但奧斯卡的加持并沒有改變影片在院線“艱難求生”的處境。自2月28日公映以來,影片四天累計票房不足700萬元,第三方平臺預測其總票房將止步于1059萬元。

《貓貓的奇幻漂流》海報
影片講述了一只貓咪在洪水肆虐的末日世界中,躍上一艘承載著不同物種的帆船,與佛系水豚、機警狐猴、忠誠犬類及守護者蛇鷲組成漂流團隊。這場“諾亞方舟”式的冒險,通過動物視角重構了人類文明的困境。導演金茲·茲巴羅迪斯以極致的美學實驗顛覆傳統動畫范式,全片摒棄人類語言,通過肢體語言、環境音效及光影變化傳遞情感。狐貍清理過期食物時的眼神交匯、蛇鷲折翼時羽毛飄落的慢鏡頭,皆以“視覺蒙太奇”達成超越語言的共情。
在長達118分鐘的敘事中,角色關系經歷了三次“落水-重生”的戲劇性循環:從狐猴為保護收藏的亮片與團隊沖突,到蛇鷲折翼守護同伴;從黑貓獨占食物到學會分享,最終團隊突破物種界限形成命運共同體。這種從“叢林法則”到“共生哲學”的蛻變,以動物寓言解構了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碰撞與人性本質,在萌寵外衣下,直面文明存續的終極叩問。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貓貓的奇幻漂流》自2024年戛納電影節首映后,橫掃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等百余項國際殊榮。無對白形式,通過4萬幀手繪水彩畫面與交響樂配樂,構建出北歐雪原的絕美意境。
結合過往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貓貓的奇幻漂流》的票房“冷場”雖不算孤立,但的確格外冷清。2017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瘋狂動物城》中國票房突破15億,成為現象級爆款;201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蜘蛛俠:平行宇宙》中國票房4.27億。這些自帶好萊塢基因,有著更強娛樂性的作品,顯然更契合國內觀眾偏好,和動畫合家歡的傳統受眾定位。而作者向的作品,則更仰賴于觀眾對導演知名度的認知,如2024年獲得奧斯卡的宮崎駿導演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獲得近8億票房,2018年提名最佳動畫的《犬之島》,憑借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票房也超過4000萬。
相較之下,《貓貓的奇幻漂流》中國內地的票房表現與獎項光環形成鮮明對比:首日場均人次不足10人,后續多日場均觀眾不足3人,相較同檔期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票房爆發,同為高口碑動畫的商業成績顯得尤為慘淡。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有分析認為,影片全程無臺詞,僅憑視覺語言推動劇情,導演金茲·茲巴洛迪斯曾解釋,創作初衷是“通過動物的本能反應,讓人類重新理解世界”。盡管被影評人盛贊為“動畫藝術的革新”,但不可否認,實驗性手法卻成為部分觀眾的觀影障礙,沒有對白,情感傳遞就顯得晦澀;此外,影片中出現的水豚、蛇鷲、狐猴等動物,在西方文化中具有較強符號意義,但對中國觀眾而言略顯陌生。影片探討的主題雖具普世性,但缺乏本土文化錨點,難以激發廣泛共情。
雖然是動畫的形式,但不可否認,《貓貓的奇幻漂流》的內核是一部藝術電影,這類強調哲思與視覺美學的慢節奏作品,難以吸引主流家庭觀眾,而這個群體目前正是動畫片受眾的基本盤。奧斯卡獎項雖是“敲門磚”,但缺乏本土化運營和精準受眾定位,佳作也仍難破圈。
另一個客觀的原因是,近期電影院的“哪吒熱”依然在延續,留給新上映影片的空間十分有限。而同檔期上映的其他影片,也都是各大電影節的獲獎佳作,如《廚房》《初步舉證》《你的顏色》等影片,都對藝術電影觀眾產生了分流。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截至2025年2月,《貓貓的奇幻漂流》全球票房已超過2000萬美元。而影片在中國內地院線的票房排名在獲獎后稍有提升,從前幾日每日穩定排名第七,在3月4日這天,位列第五,票房產出超過了《封神第二部》和《詭才之道》。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