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陽能、外折疊和模塊化,我在MWC25上尋覓人類的下一臺PC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下一臺電腦會是怎么樣的?
如果想要從一場活動中窺見未來消費電子行業的技術新趨勢、產品新形態、企業新動向,除了每年年初舉辦的CES,作為全球通信行業的風向標,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同樣是獲取以上信息的最佳路徑。
繼今年年初派出報道團遠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實地報道CES 2025后,3月雷科技再度派出由資深編輯“定西”和“TSknight”領銜的報道團,飛赴西班牙·巴塞羅那,到會場觀察、體驗、記錄下這些新鮮事物,力求為諸位帶來最新鮮的第一手報道。

(圖源:雷科技)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規模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展會,每年的MWC都會吸引全球各地的手機廠商、電腦廠商、芯片廠商、通信運營商、通信方案解決商、互聯網科技廠商,你所看到的不止是新奇的技術和產品,更是整個行業未來走向的關鍵所在。
所以,今天小雷就為大家盤一盤這次MWC 2025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創新PC產品,這些產品并非簡單的硬件更新和升級,其中有些迎來了全新的設計,還有些則打破了筆記本常規的形態。
聯想Yoga Solar:曬太陽20分鐘,追劇1小時
如果你的電腦沒電了,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么?
在桌子上摸索一番,運氣好的話,直接找到自己筆記本電源適配器連著的那根線。運氣不好的話,還得順藤摸瓜來到排插的地方排查一下,畢竟Type-C口長得都一個樣,然后把這根線懟進電腦的電源接口這才算完事。
注意啊,有的Type-C接口可不是全功能的,懟進去是充不進電的,建議熟悉一下自己的電腦。

(圖源:微博)
當然了,這里假設的都是有電源適配器的情況,如果說你帶著筆電去出差,偏偏在沒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帶電源適配器呢?
欸,那自然是直接薅走前同事的充電器。

管你這的那的,先給我電腦充上電再說,充電器的恩情就等回到公司之后有空聚餐再還了。或者說,我們也可以有另一種選擇...
比如說,太陽能?

(圖源:雷科技)
在今日舉行的MWC 2025上,雷科技在參展聯想展臺時,就看到了這樣一款全新的概念產品——Yoga Solar PC。
根據官方介紹,Yoga Solar在A面頂蓋集成了大面積太陽能板,配備了84塊“交叉背接觸電池”,可以通過聯想的動態太陽能追蹤系統,實時顯示電流/電壓數據,優化室內外光能利用率。
而在這些最新技術的加持下,Yoga Solar最高可以實現24%的能量轉換率,作為對比,因為大部分消費級太陽能電池板的正常轉化率在15%~22%之間,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客觀的數字。
實際上手后,雷科技發現,Yoga Solar其實并不需要陽光直射也可獲得電力,因為聯想特地優化了低光照下的緩慢補能,但是根據太陽能板的位置、角度和日照情況,充電功率會有很大的變化。

(圖源:雷科技)
根據聯想的軟件顯示,當電腦背對陽光時,充電功率約為1W;當電腦面對陽光時,充電功率則為5-7W;如果你將太陽能板調整到能接受陽光直射的位置,則充電功率能上升到10W左右。
在理想的情況下,這款產品僅需20分鐘“曬太陽”充電,就能支持1小時本地視頻播放續航。
前提?前提是你在的地方陽光日曬得足夠充足。
而且除了陽光條件以外,這種一體式的設計還給它帶來了另外兩個問題,一是想獲得最好的轉換效果,就必須把A面調成傾角,這樣自然無法正常使用屏幕;二是在陽光直射情況下,電腦運行起來難道不會很燙嗎?(不過理論上可以先曬太陽,再去用,而不是“邊曬邊用”。)

(圖源:聯想)
嗯…這么一想,或許還是Solar Power Kit for Yoga更好用吧。
ThinkBook Flip:屏幕朝外折是什么體驗?
仔細想想,對大伙來說,現在折疊屏也不算是什么新鮮事物了。
論形態,橫向折疊屏手機已成了產品陣列中一種比較常規的存在,充當著超大杯旗艦之外的另一種品牌價值錨定;論價格,豎向折疊屏手機的定價更是在近兩年直逼2500元大關,和各家廠商線下主打的顏值產品線已相差無幾。
在PC行業這邊,折疊屏依然是新東西,而外折疊筆記本目前更是僅此一款。
各位請看,這就是聯想在MWC 2025上帶來的ThinkBook Flip。

(圖源:聯想)
在沒有展開的時候,ThinkBook Flip就是一款正常的13英寸輕薄本,它擁有一塊13英寸的OLED屏幕,分辨率約為2000x1258,配備了英特爾酷睿Ultra 7處理器和32GB DDR5X內存。
除了重量略重,來到了1.4kg,好像沒什么特別的。
當你手動把折疊在頂部的其余屏幕展開,ThinkBook Flip立刻就會變成一個長寬比為4:6的18.1英寸龐然大物。

(圖源:雷科技)
要知道,這并不是一次形式大于內容的創新。
展開之后,ThinkBook Flip不但提供了將近一倍的顯示面積,而且還在屏幕分區上進行了特定的優化,聯想的“工作區分屏”可以針對不同創意工作人群的工作流智能地進行分屏,讓你在應付多線程工作時也游刃有余。

(圖源:雷科技)
當然,你也可以用它全屏運行抖音就是了。
不同于CES 2025上公布的卷軸屏概念機,外折屏的特性賦予了這款產品更多的使用場景,你可以在和客戶溝通的時候,利用屏幕的上半部分進行內容展示;或是在筆記本合蓋的情況下,把展示在外的屏幕部分當成平板來使用。

(圖源:雷科技)
當然,這種方式的優點和缺點都相當顯而易見 ——
以優點來說,它省去了卷軸篇的復雜機械結構,而且翻折在外的部份,還是當作外螢幕或平板模式來使用;但缺點就是,其折疊的部分是裸露在外在的,對于本來就容易被刮傷的柔性面板來說,要怎麼保護這個面板還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Magic Bay: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在很久以前,筆記本電腦其實是有過模塊化這個概念的。
在我上大學那會,那些厚重的藍天游戲本,就像是一種另類的PC主機,除了機身和主板外,機身里面的一切零部件都可以更換,就連屏幕你都能找個尺寸合適的給它裝上去,主打的就是隨心所欲。
可惜時過境遷,現在的筆記本越做越輕薄,越做越精致,連內存都焊在主板上了,就更別提別的零部件了。
聯想呢,倒也沒想著倒反天罡。
只是機身里面塞不下自定義了,有沒有說機身外面不能自定義,就這樣,Magic Bay系統誕生了。
簡單來說,就是聯想給ThinkBook 16p Gen 6改造了一套帶磁吸觸點的外殼。
借助這些觸點,你可以給它連接上一堆配件,例如“Magic Bay雙屏配件”,它包含了兩塊可連接的13.3英寸便攜屏,分辨率為2880x1920,刷新率為120Hz,可以將產品快速轉變為三顯示器的多屏辦公模式。

(圖源:聯想)
如果你不需要那么多信息量,這里還有“Magic Bay副屏配件”,提供了一塊可磁吸的8英寸小屏幕,分辨率為1920x1200,刷新率為60Hz,很適合搭配QQ/微信這類社交應用程序使用。

(圖源:聯想)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像蔚來NOMI的AI伴侶,聯想叫它“Tiko”。
這玩意主打的就是情緒價值,提供個性化的表情符號通知,可以幫助用戶在整個工作日中保證消息暢通。

(圖源:雷科技)
最后是一個主打資源監視器、小部件和聯想AI Now的迷你顯示器“Tiko Pro”,看起來很有意思。


(圖源:雷科技)
在我看來,這個概念最大的問題在于功耗,無論用戶怎么進行省電設置或更改屏幕亮度,附加上去的擴展組件總歸是會增加功耗的。如果拋開這個問題的話,這個概念很可能是這里面最適合落地的產品。
總結:打破常識,PC也能不斷創新
這才第一天,MWC 2025就給我帶來了不少驚喜。
沒有執著于核心算力的提升,沒有糾結于產品硬件的堆疊,我們看到的只有滿載的創意,盡管目前展現出來的部分依然有問題要解決,盡管廠商自己也不清楚能不能把這些概念最終落地,但確實讓我們窺得了個人電腦的未來發展方向。
為什么會這樣呢?
在我看來,答案其實很簡單,AIPC熱潮激活了一度沉寂的PC市場,在AI賦能驅動下,視覺、聽覺和觸覺的AI技術正在逐漸融入各家產品,用戶的應用場景和使用習慣正在變化,硬件設備的形態自然也應該適時而變。

(圖源:聯想)
主打低碳可回收能源的Yoga Solar就不多說,ThinkBook Flip這個概念之所以能被實現,除了折疊屏技術的成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AI賦能的“工作區分屏”帶來的體驗升級,而Magic Bay更是直接帶來了兩款AI伴侶配件。
不難看出,廠商們確實希望讓產品形態更貼近AI,這樣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AI性能、更自然的交互形態,并與更多的軟件結合進一步加速AI應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看到的最亮眼的PC都來自聯想展臺,這似乎也是一種行業現實的隱喻:聯想已成為全球PC產業的“話事人”,不知不覺之間,它挑起了創新的大梁。
MWC這一波PC新品告訴我們,只要Think Different,只要肯開動腦子,再古老的產品,都可以創新。不論是洗衣機、空調、電視這樣的“老品類”,還是PC這樣的新品類。很多人說智能手機形態趨于成熟很難再創新,其實這是偏見,至少我們看到更古老的PC,正活力煥發。
當然,距離我們用上這些產品,肯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至少,我們知道PC行業并沒有變得保守成規,“人類的下一臺PC”或許已經在量產的路上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