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演員周雨彤:在“180天”里,照見親情與自己
近年來的影視行業中,關注女性成長和女性關系的“她題材”作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180天重啟計劃》憑借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脫穎而出,引發了觀眾的廣泛關注。這部劇聚焦母女關系與女性成長,以幽默又不失溫情的方式講述故事。
28歲的顧云蘇在經歷失戀失業雙重打擊后,選擇回家找媽。卻沒想48歲的老媽吳儷梅居然懷孕,顧云蘇被迫成了她的貼身護工,參與母親的生產過程,上演了一出出啼笑皆非又溫暖治愈的親情故事。周雨彤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成功塑造年輕時的媽媽吳儷梅和女兒顧云蘇。近日在媒體采訪中,周雨彤分享了這部劇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對角色、親情、女性成長的深刻理解。

《180天重啟計劃》海報
如何一人分飾兩角
談及參演這部劇的原因,周雨彤表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曾經一起合作了《我在他鄉挺好的》的導演李漠。“李漠興致沖沖地說想拍這個劇的時候,我很相信他的選擇,愿意陪他一起干。”
此外,劇本也深深吸引了她。“劇本不是在說教,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建構一家人的喜怒哀樂,告訴我們怎么去理解、愛和接納。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極其生動。”

《180天重啟計劃》劇照
在《180天重啟計劃》中,周雨彤面臨的一大挑戰便是一人分飾兩角——媽媽吳儷梅的青年時代和女兒顧云蘇。談及飾演這兩個角色的感受,周雨彤打開了話匣子。
演媽媽吳儷梅時,她深入理解角色在婚姻和個人成長中的種種選擇。“我能體會到她年輕時那些或成熟、或沖動、或勇敢、或懦弱的選擇,更能感同身受作為母親在家庭與自我發展中的復雜心境。”這種理解不僅僅停留在表面,周雨彤通過對角色的深度挖掘,展現出吳儷梅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細膩情感,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立體的母親形象。
而飾演顧云蘇時,周雨彤則需要完全轉換視角。“要把自己代入顧云蘇一路走來的心理狀態,她是在愛里長大的孩子,媽媽給予的底氣讓她在成年后,即便在愛情里自卑也依舊勇敢,在面對人生抉擇時敢‘瘋’敢闖。”
為了精準把握顧云蘇的性格特點,周雨彤下了不少功夫,她仔細研讀劇本和原著,從字里行間捕捉角色的情感脈絡,力求在表演中展現出顧云蘇的青春活力與內心掙扎。

《180天重啟計劃》劇照
這兩個角色雖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但也有著相似之處。周雨彤認為,母女倆最相似的地方在于她們都能勇敢地為自己人生的每一次決定買單,“雖然有些任性,有些不成熟,但她們足夠篤定。”正是這份篤定,讓角色充滿了魅力,也讓觀眾看到女性在面對生活挑戰時的堅韌。
然而,由于所處年代不同,她們的經歷際遇也大相徑庭,這使得母女倆在性格上有著鮮明的差異。“梅梅更加柔情、溫和,而顧云蘇則更加炸毛、直接。”周雨彤通過對細節的把控,如說話的語氣、肢體語言等,將這種差異展現得讓觀眾能清晰地區分兩個角色。
母女關系是一種深情又幽微的羈絆
吳越在劇中飾演中年吳儷梅,她給了周雨彤很多幫助。“越姐一直讓我放松,從心靈上給我支持。她用很形象的方式讓我理解角色,比如她說顧云蘇是‘大提琴’,要全然放松,而她自己飾演的吳儷梅是‘鋼琴’,每一聲都很脆。”這個比喻給了周雨彤表演上的啟發。此外,周雨彤還會在不拍戲時觀察吳越的表演,學習她的語言節奏、說話方式、肢體手勢等細節,力求在表演中做到“神似”,讓觀眾感受到角色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80天重啟計劃》劇照
在劇中,母女之間的情感變化是一大看點。周雨彤說:“通過這180天,母女倆之前越走越遠的心慢慢靠近。顧云蘇理解了母親重組家庭的愿望,母親也理解了女兒,她們之間的芥蒂消失了。”這種情感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逐漸發生的。
顧云蘇與母親的關系復雜且充滿矛盾,最終在“重啟”過程中得到和解。周雨彤認為,母女倆一直都深愛著彼此,小時候她們善于表達感情,但長大后,由于生活的變化,交流和溝通減少,導致彼此產生誤解。“這次重新在一起生活,讓她們有機會重新了解對方,化解誤會,這對她們來說都是非常溫暖和有意義的事。”

《180天重啟計劃》劇照
在周雨彤看來,這種母女關系的轉變對顧云蘇的成長至關重要,讓她學會理解和接納,也讓她更加珍惜親情。對于劇中那句“每個母親都有自己的女兒收拾”,周雨彤有著她的理解。“母女關系是一種深情又幽微的羈絆,她們很相似,她們看對方像看見自己,而人在很多時候都很難完整地接納自己,所以這種關系很微妙。”
生活中,親情關系多種多樣。周雨彤認為,不管是哪種親情關系,當產生誤會時,都需要多溝通。“良性的溝通很重要,哪怕吵架,也要想一想那些傷人的話是否有必要說。在親情里,愛、理解、包容、尊重比輸贏更重要。”
展現一種不完美的“她力量”
劇中有很多感人的瞬間,周雨彤印象最深刻的是送外婆上車的場景。“他們把外婆送到車站,合完影之后,剛生育完的媽媽打了個噴嚏漏尿了,一家人手忙腳亂地告別。這個場景讓我想到生活中很多告別的時候,其實都很匆忙,充滿遺憾。所以我們應該在有條件的時候好好告別。”看似平凡的場景,卻讓觀眾看到了生活的真實與無奈,也提醒著人們要珍惜相聚的時光。

《180天重啟計劃》劇照
既想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又試圖獨立自主,這種內心的掙扎在現代女性中很常見。周雨彤認為,劇中顧云蘇在遭遇挫敗后決定回家不能叫“依附”,“家是她的底氣,是她重新出發的錨點。她回家是為了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出發,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周雨彤看來,現代女性在“依附”和“獨立”之間找到平衡,關鍵在于正確看待家庭的作用,家庭可以是依靠,但不能成為阻礙獨立的因素。要做到既獨立又不失親情的依靠,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和支持。“我們要尊重彼此的選擇和生活方式,在遇到困難時互相扶持,在追求夢想時給予鼓勵。”這種平衡不僅體現在物質上,更體現在情感交流和心理支持上。

《180天重啟計劃》劇照
“180天重啟計劃”對顧云蘇來說是一次自我探索和改變的旅程,對現實生活中的周雨彤來說也是一次思考的機會。面臨現實生活中的挑戰和不同的聲音,她表示自己不是一個喜歡制定計劃的人:“我通常在遇到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會先感受它,也感受我自己。這個感受不光是感受喜悅,也感受痛苦,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再放下它。因為我覺得這是作為演員必須要去經歷的事兒。”
在“她題材”作品眾多的當下,《180天重啟計劃》提供了一種新視角去展現“她力量”。周雨彤認為,這部劇展現了一種不完美的“她力量”。“劇中的女性角色可以放棄別人認為完美的生活和家庭,去追求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哪怕被人不理解、非議,吃盡苦頭也不后悔,因為完美不是他人認為的完美,而是自己認為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