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植物太熱也會沒“胃口”?研究顯示: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碳匯能力減弱
??我們的地球正在失去吸收二氧化碳的“胃口”。對大氣二氧化碳測量結果的分析表明,地球上的植物和土壤在2008年達到了二氧化碳封存峰值,此后其吸收量一直在下降。超過這個臨界點,氣候崩潰失控的可能性就越大。

圖/pixabay
植物和樹木在過去一個世紀左右的時間里都生長得很好。20世紀60年代以前,植物的碳匯能力以每年0.8%的速度增長。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有助于刺激生長,同時溫暖的氣候延長了植物的生長季節。
但是,從某個時間起,這些好處開始被氣候變暖的負面效應所抵消:野火、干旱、洪水、害蟲、疾病的傳播以及植物熱應激,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植物的生長和碳封存能力,導致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減少。
蘇格蘭環境保護局前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柯倫(James Curran)分析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起伏,發現碳匯峰值出現在2008年,其后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平均每年下降0.25%。
為了補償植物碳匯的流失,不得不從人為排放量入手。柯倫表示:“研究結果相當直白。現在碳排放量需要每年下降0.3%,才能使大氣二氧化碳水平保持不變。鑒于碳排放量通常每年增長1.2%,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
隨著植物碳匯能力的不斷減弱,這種日益嚴重且極具破壞性的影響將進一步加速氣候變化。柯倫強調了氣候和自然突發事件之間的緊密聯系,并指出當前迫切需要盡一切的努力重建全球生物多樣性,恢復相關的生態系統服務,包括大自然的碳匯能力。
來源:生態中國網編譯衛報;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