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中美浮夢錄︱中國需要被改造嗎——紀念“勿擾她”演講

王元崇
2019-02-22 17:56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1868年的中國欽差蒲安臣(中),他的右手邊是孫家谷,左手邊是志剛

去年感恩節,我在美國看到一組中國報道,大致意思是經濟大發展之后,中國并沒有像很多美國預想或希望的那樣,變成另一個美國;相反,中國走了一條自己的路。報道五味雜陳,驚訝、肯定、贊嘆、羨慕、懷疑、失望、失落、沮喪、恐懼夾雜在一起,難分難解。

美國有一個改造中國的夢想,而這個夢想破滅了。其實這算不上新聞,美國再造中國的夢,并不是今日才有,有關對華政策的辯論也不只是這幾年的事情。

美國建立于1776年,即大清乾隆四十一年。至2019年,美國建國243年,雖然早已擴張為囊括50個州及海外飛地的現代帝國,但仍舊是一個一脈持續下來的國家政權。在這243年里,中國則歷經太平天國起義、清朝滅亡、中華民國興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度過了漫長且屈辱的近代歷史時期,并在過去三十年間逐步恢復為亞洲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力量。

中國經歷的曲折太多,對美國的認識、態度和做法,也幾經變化。至于美國,則親身參與到這許多的變化之中,與中國時合時離,但有一件事情始終未曾改變,那就是:改造中國,把中國變成一個像美國那樣的國家、一個基督教文明世界中的國度。這個想法從19世紀美國外交官和傳教士大批進入中國開始,貫穿整個20世紀,直到今天。

今天我們要回顧整整150年前的一場演講,地點在紐約曼哈頓,演講者是代表中國出使西方的前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志剛和孫家谷兩位中國欽差,亦一體出席。當時有許多媒體在場,嗣后做了大肆報道,對中國的興趣并不亞于今日。

最古老的與最年輕的:范騰的開場白

1868年6月23日,星期二。紐約曼哈頓第14大街和第 5大道旁的戴摩尼柯餐廳(Delmonico’s)燈火通明,一場公眾晚宴正在舉行。餐廳的四周掛滿了星條旗和龍旗,分別代表美利堅和大清國。大廳里人聲鼎沸,紐約州包括州長、副州長在內的官紳名流正熱切等待同為美國人的中國欽差蒲安臣的演講。

9點鐘整,晚宴主席、紐約州州長魯本?范騰(Reuben E. Fenton,1819-1885)致歡迎辭。這篇簡短的致辭投射出了當日美國政界對中國以及中美關系的看法,在150年后美中貿易戰的今天,或許值得重溫。

范騰說:

我們的民族和中國人的關系是值得關注的,也是非常有趣的。在政治上、歷史上以及地理上,兩個民族表現出了很多差異,昭顯出很多不同,也揭示了至關重要和涉及利益的種種職責。東方最古老的有組織的政府,現在召喚經由西方發展的潮流及思想重新回到東方,而后者,正如它所表現的那樣,乃是文明上的種種經歷和諸多進步的結果。換言之,一個最為固定不變的、也因之最為封閉的社會,向最年輕、最自由和進步的國家,伸出了禮尚往來之手;而我絕不懷疑這種交流會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價值。我們要去建設一個培育自由、平等和進步的溫床,讓東方出現一個類似的可以獲利的多產的歐洲,也讓西方出現一個人口眾多和富庶的亞洲,這是我們的天職所在。(歡呼)

范騰毫不吝嗇地贊美蒲安臣使行,認為蒲安臣作為“東方土地上最古老、人口最多以及在很多方面也是最為有趣的政府”的代表回到美國和拜訪其他西方國家,乃是“一種文明的進步”,乃至于“在近代外交和交通史上沒有其他事件可望其項背,或能為人類帶來如此巨大之福祉”。

在發言的最后,范騰強調:

不消說,我們國家的思想首先但不僅僅是讓我們的人民變得最富裕、最自由和最公正,我們要積極地把我們的影響延伸到其他國家去,讓這種影響越過每一個海洋,進入每一方土地,并且用貿易、基督教和善意去提高和提升所有的人。我們機制的宗旨讓我們同樣認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的自由,我們將抓住一切機會發展這一情感,因為它對雙邊互惠以及彼此的永久福祉至為關鍵。我們要把我們的文明機制獻給中國人,包括我們的自由、才華和事業,反過來我們則會從中國人的工業、藝術、社會和諧以及和平的處世態度中得益。

范騰表達的正是美國對中國的期望,是一個攜古老中國走進西方文明家園的夢想。下面這幅漫畫發表在不久之后的7月18日,可以說是范騰歡迎辭的繪本。畫中,美國哥倫比亞女神握著中國欽差的手,向西方列國介紹說:“兄弟姐妹們,我很高興向諸位介紹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成員,她迫切希望獲得我們更好的了解。”而中國欽差背后,坐著正在傾聽的蒲安臣。

“勿擾她”:蒲安臣的演講

致歡迎辭后,范騰三次舉杯邀眾人共飲:第一杯致美國總統,第二杯致中國皇帝,第三杯致蒲安臣欽差和中國使團。在致中國皇帝的時候,樂隊演奏了一首中國國樂(national air),這可能是在外國演奏的最早的相當于大清“國歌”的樂曲,可惜美國的記載沒有具體指明是哪一首。

隨后,蒲安臣登臺,代表中國政府發表演講。這場空前的演講,發生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中國朝廷剛剛鎮壓了太平天國,正在轟轟烈烈地搞洋務;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條約的修約之期將至,清政府熱切希望與歐美各國加強外交上的溝通。美國結束內戰才三年,廢除了奴隸制度,重新整合在一個聯邦政府之下,勝利的工業資本主義攜著啟蒙思想繼續在全球開疆擴土;此外,中國大批的移民勞工開始進入美國,特別是加利福尼亞州。

身為大清國的欽差,蒲安臣的任務是對外展示古老中國的進步形象。這對一個“新”美國了解中國以及考慮隨后的對華政策,都相當重要。 蒲安臣的演講十分成功,眾人幾乎全程報以歡呼和掌聲。由于多次提到“勿擾她”(Let her alone),這次演講后來也被稱作“勿擾她”演講。

出于種種原因,現在的中外教材及著作對這篇演講幾乎完全忽略了。在去年10月的對華政策演講中,美國副總統彭斯曾追溯百多年前中美互相伸出“開放及友誼”之手的好時光,但顯然他并不知道沉淀在那段時光中的“勿擾她”的忠告。當此中美關系低潮之時,或許我們有必要再聽聽蒲安臣是怎么說的,以下擇取翻譯其演講的主要部分:

自亞歷山大時代以來人們就開始尋求的東方,現在自己來找西方了。穿過時間的迷霧,中國于昨日踏入了西方的大門,今晚她的代表們就在此處與諸位相見。

你們要對她說什么呢?毫無惡意地,她來了,帶著孔子兩千三百年前那句偉大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難道你們不當以基督教更積極的教誨來回應嗎——“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筆者注:馬太福音7:12)(眾人同意、同意,歡呼)

她來了,帶著你們的國際法;她說她樂意根據國際法和你們建立關系,遵守其規定,履行義務并享受權益。她請求你們拋卻陳舊的偏見,放棄高人一等的自以為是,然后向她提出你們的問題,而她也將向你們提出她的問題,并求公正之解決。(歡呼)她不希望戰爭,同時請求你們不要去干涉她的內政。(高聲歡呼)她請求你們不要派些素質不高的人來指手畫腳,(歡呼、笑聲)請求你們尊重她的領土完整和領海中立。(鼓掌)

一言以蔽之,她要求完全自由地按照自己最擅長的文明方式來做事。(歡呼)

……

我可以證明,在過去幾年里,地球上沒有比中華帝國取得更大進步的地方了。(歡呼)她擴大了貿易,革新了財稅體系,正在改革軍事組織,并且建成了一所教授外語和現代科學的偉大學校。(筆者注:此處指京師同文館)(歡呼)

她是在非常不利的環境下完成這些事情的。她剛剛打贏了一場歷時十三年的戰爭,并且是在沒有大舉國債的情況下取勝了的。(筆者注:處指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蒲安臣之所以提到國債,是因為1861-65年的美國內戰讓美國國債飆升,1860年為6500萬美元,1863年為10億美元,1865年內戰結束時則暴漲至27億美元)(長時間持續鼓掌、歡笑)要知道她的人口是如此巨大,在這樣一個國家推進改革是如此困難,單單是引進你們的蒸汽船已經讓那里數以十萬計的舢板船工失了業。公務員系統雇傭數百名外國人,當然也激發了本土雇員們的怨懟。新式學校的創立,同樣遭到帝國保守派領袖的強力抵制。

然而,就算取得如此非凡的成績,還是會有人說中國沒什么進步,甚至在倒退;這些人還會說,西方條約列強應該聯合起來,迫使中國進行改革——這些改革是他們想要的,卻未必是中國想要的。(歡呼)這些人會說中國沒有資格得到尊重。他們會粗鄙地說“掐住她的咽喉”,還會暴君式地宣稱他們比中國自己更知道中國想要的是什么。他們不僅想把草率但符合其利益的改革推行到中國,還聲稱現在的王朝必須倒臺,整個中華文明的框架也必須被推翻。

我知道這些人的看法遠非官方立場,但他們遠在母國之外,在那里他們很活躍,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如果恰好做了官的話,他們就會用手中的權力來把事情弄得復雜起來,并最終把遙遠的母國卷到戰爭中去。現在,正是為了應對這種蠻橫的人和觀點,這個使團才出使到基督世界中來。(歡呼)

……

代表著基于永恒正義之上的寬厚政策,我將凝聚起這個世界上最強有力的東西,亦即覺醒了的民意和輿論。(歡呼)使命和使團都將逝去,但永恒的正義原則將屹立不倒。(歡呼)

我希望中國的自治得以保存;我希望她的獨立得到保證;我希望她得到平等的對待,并且平等地對待所有國家。如果事與愿違,如果你們要去壓迫這個偉大的國家,那么請問,由誰去壓迫,用誰的武力,又將建立誰的秩序呢?你們懂的,任何推行這種野蠻政策的企圖,都將不僅牽涉到中國,也會把你們自己拖入到血戰之中。(歡呼)

有些行霸道的人說,中國不適合進入國家聯盟之內,他們稱中國人是野蠻人,抓住一切機會毫不留情地、惡毒地攻擊中國人。我堅決反對這些做法。

相反,我認為中國人是一個偉大、高尚的民族。(歡呼)它具備一個卓越民族所具備的一切特征。它是這個星球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同質化的民族;它的語言刻在碑石之上,使用者比世上其他語言都多。中國人的思想一脈相承,比世上其他國家都更統一。偉大先哲們的訓誡教誨,經過數百年的傳承記誦,已經滲透到這個民族的血脈本能之中,而不僅僅只是一種后天習來的學問知識。這樣一個民族,生的時候忠孝,臨死的時候,最后的愿望則是落葉歸根,安息在祖先神圣的土地里。(歡呼)

這是一片書香之地,擁有眾多學者、學校和書籍,有洋洋五千卷的百科全書,也有簡單明了的小冊子。(鼓掌、歡笑)正如主席先生所說的那樣,那里沒有等級制度,人們機會均等,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早在2100年前就已經被摧毀(歡呼)——文明的機制在“民為貴”的偉大思想之上建立起來。這一思想是孟子在2300年前提出來的,而早在他提出來之前,這種(“民本”)思想已經存在。權力源于人民,交由政府來實際運作;人們經由一套競爭體系進入政府,而學問則是考核賢能的標準(筆者注:這里指科舉制度)。(歡呼)

我得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講理的民族、一個沉穩的民族、一個清醒的民族、一個勤勞的民族。這樣一個民族,那些刻薄粗野之人竟要把它拒于“國家聯盟”之外;這樣一個民族,那些行霸道之人竟要把它置于禁令之下。在這些人看來,占世界人口近半的中國人必須由西方來照看,就好像虛弱的未成年人那樣。但事實是,當滿洲最年輕的村子成立時(筆者注:指清代成立之時),西方各民族還未成年。

我不是說中國人就是完美無缺的,遠遠不是。和其他民族一樣,他們有其缺點,有其傲慢,也有其偏見;這些陋習根深蒂固,必須加以克服。和其他民族一樣,他們有自負的一面,這同樣需要加以摒除,但不是通過炮擊的方式,也不是通過貶低的方式,將他們譏諷為病夫和野蠻人。那不行。

曾經,中國因其地理位置曾與世隔絕,廣袤的沙漠、遼闊的海洋將她與世界其他地方分隔開了。現如今,人類的視野打開了,地球變得越來越小。而當科學的發展突破了大漠的阻隔,縮短了重洋的距離,中國發現另一種文明正從四面八方向她靠近,她睜大了雙眼。(鼓掌)她看見北方的俄國、西方的歐洲、東方的美國……她知道她必須與正在靠近的這種文明建立聯系,而一旦想明白,她就不會坐等而是主動前來,向你們伸出了她的手。(鼓掌)

她對你們說,她已經準備好把你們的文明嫁接到她古老的文明之上。她對你們說,她已經準備好收回那些已經獲得長足發展的“中國發明”。她對你們說,她樂意與你們展開貿易,購買你們的貨品,也把自己的貨物賣給你們,她還將協助你們斬斷束縛商貿的枷鎖。(鼓掌)她歡迎你們的商人,也歡迎你們的傳教士。她告訴傳教士,可以在每一個山頭和谷地都樹起閃耀的十字架。(鼓掌)

……

中國是開放的;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旅行和貿易。你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給她費厄潑賴(fair play,意為“公平競爭”)。給她公平,就等于護佑了這世上數以百萬計的勞苦大眾。(鼓掌)在我駐華的這些年里,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已從8200萬美元上漲到了3億美元,而這不過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所能帶來的巨額貿易的九牛一毛。(鼓掌)

勿擾她(Let her alone),讓她享有獨立,讓她依照自己的時間、沿著自己的道路發展吧。她對你們沒有敵意……她所要求的只是你們能夠善待她的國民,就像她善待你們的國民那樣。她不僅樂于與你們做買賣,也愿意與你們交流思想。她愿意以她的智識文明(intellectual civilization)交換你們的物質文明(material civilization)。

勿擾她,北方通往俄羅斯的道路上就會有商隊穿梭,空前繁忙。

勿擾她,數百年來流向中國的白銀——好比西方消失不見的河流,雖然依舊存在——就會重新出現,流入人間經濟之中。

勿擾她,大英輪船公司(筆者注:“P. and O.”, 成立于1837年,鴉片戰爭后進入中國市場)和法蘭西貨輪公司(筆者注:Messagerie Imperiale,成立于1851年,后在越南西貢建立了遠東業務分部)的噸位會大大增加。

勿擾她,你們自己的偉大航線、紐約的驕傲“太平洋郵輪公司”(筆者注:即1848年于紐約成立的Pacific Mail Steamship Company,1867年剛剛開通舊金山、香港、橫濱的常班航線,并擴大到了上海)——以及其他你們想要開通的航線的噸位也會數以十倍地增長;而你們的貨物也仍舊會在香港和橫濱的碼頭上中轉。(歡呼)

所有這些想象都將點亮未來,只要你們公平、公正地對待中國。

隨后,蒲安臣結束了演說,聽眾中則有人大喊“繼續講下去!”當晚,紐約市市長、紐約州的幾位眾議員也發表了演說,總計祝酒13次,發表長短不一的演說13場,都以歌頌中國使行和中美友誼為主。

“蒲安臣條約”

“勿擾她”演講旨在表明古老中國對西方世界友好、歡迎的態度,并要求獲得平等、公正的對待。演講明確反對西方對華采取炮艦政策,也反對居高臨下地對華輸出西方文明。

蒲安臣的演繹顯然打動了美國人。隨后他南下華盛頓,代表中國政府與美方談判,并于1868年7月28日與美國國務卿西華德簽訂《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史稱“蒲安臣條約”。這是一份中美對等的條約,與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締結的不平等條約都不同。美國承認中國對其領土擁有征用權;允許中國向美國商港派遣領事,享有與英俄等國領事同樣的領事權益;中美公民在對方國家擁有信仰自由,免于宗教迫害;中美公民在對方國家享有最惠國公民待遇,并可到對方公立學校求學。依據“條約”,加州的中國勞工與紐約英國銀行家,在權利地位上并無不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條約”有關留學教育的條款開啟了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之路。第一批學生于1872年抵達美國,系李鴻章鼎立支持之下,由耶魯畢業生容閎帶隊的一批幼童。此后三年,相繼有120名幼童抵達美國學習,很多人后來成了中國近代化之棟梁,包括梁敦彥、唐紹儀、詹天佑等等。

離開美國之后,蒲安臣一行前往英國,受到英國女王的接見,隨后轉往法國、普魯士和俄國。1870年2月23日,蒲安臣感染肺炎在俄國圣彼得堡去世。使團的其他成員則按原計劃繼續前進,在走訪了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后于同年11月18日回到北京。北京朝廷授予蒲安臣以一品銜,賞撫恤銀一萬兩。

當然,不論“勿擾她”演講,還是“蒲安臣條約”,都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美國及西方對中國的成見,也不能阻止美國人繼續在基督教的救世情懷中繼續矮化中華文明和民族。下面這幅題為“家里的新成員” (The Last Addition to the Family)的插圖刊發于1869年9月的紐約,也即“蒲安臣條約”簽署一年之后。

圖中象征美國的哥倫比亞女士懷抱著一名夸張化的中國嬰兒,其意不言自明:美國成熟而仁慈,中國幼稚而未開化;中國需要美國的哺育和拯救,才得以進入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大家庭。這種意思與“勿擾她”演講可謂背道而馳。

一個上海灘的陰謀論者的解說

不只是紐約,在上海,沉醉于傲慢與偏見的也大有人在,德裔英國人方根拔(Johannes von Gumpach,1814-1875)就是其中之一。

1871年10月16日,在上海灘的一家旅店里,方根拔為自己剛剛完成的一本大部頭寫了個序言。這本書有關蒲安臣使團,方根拔通篇沒有好話,對使團進行了不遺余力地抨擊和挖苦。次年出版的時候,這本差不多922頁的將近16K版的大部頭的正式名字叫做《蒲安臣使團:一個政治秘聞》(The Burlingame Mission: A Political Disclosure)。

方根拔攻訐蒲安臣使團的書的封面

方根拔出生在德國,后遷到倫敦周圍工作并結婚,成了一名德裔英國人。他曾供職于Frederick Huth&Co銀行,因為侵吞公款被判七年流放。到中國是因為美國人丁韙良。當時,丁韙良在北京主持新開辦的同文館,因方根拔出版過一些天文類書籍,將其雇傭至同文館教習天文。

寫作《蒲安臣使團》時,方根拔已在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干預下,被同文館解雇。他心懷不滿,向英國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在華及在日最高法院”(British Supreme Court for China and Japan)狀告赫德侵害名譽(筆者注:這家法院是英國于1865-1943年間設于上海公共租界的,負責管理英國公民在中國和日本等地的法律糾紛)。 直至書籍出版時,他和赫德的官司還沒了。

方根拔把對赫德的怒火遷于后者所支持的蒲安臣使團,乃至整個中國。在書序里,他開宗明義地交代說,此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告訴西方民眾“中國是一個自大、無知的半野蠻民族,他們的韃靼政府也是一個自負、奸詐的半野蠻政府;以平等條件對待他們的話,是很不理智的做法;用文明之邦的法律去對待他們或者做權益的讓步的話,則不啻于自取滅亡。”

在書中,方根拔將蒲安臣使團的前前后后描繪成一場針對西方的政治欺騙。其主要學理依據來自對中國致英國的國書的滿漢原文和英文翻譯的對比分析。方根拔利用自己較好的學術功底,對國書的漢文和滿文字句做了長篇累牘的分析,認為其中大有自視為獨一無二的文明國家而其他國家都是朝貢者的意思。方根拔認為英文版本沒有表達出這個意思,而服務于清廷的英國人赫德、美國人衛三畏和丁韙良竟卻都認可這份翻譯,表明這三人都是不同程度的騙子。至于蒲安臣,悍然持著這樣一份國書出使西方,更屬狼狽為奸,其罪惡不容置喙。

其實,方根拔對國書的行文有過多牽強附會的解釋,一些慣用的字句在他不辭辛苦的附會解釋下都成了問題。如果把學問用在正道上,方根拔本可成為一名十分優秀的漢學家,可惜因為私怨都去用在攻訐中國政治和在華外交要員之上。上海沒有商家愿意出版他的書,所以他干脆自己掏錢,印了很多冊,號稱在上海、倫敦、紐約三地同時發行。

2011年的一個秋日,筆者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圖書室看到方根拔的這部書時,它和他的主人一樣,已淹沒在了歷史的角落里140年了,鮮被問津。

-----

作者王元崇,系美國特拉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責任編輯:單雪菱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天镇县| 梧州市| 米易县| 武平县| 定兴县| 龙岩市| 班戈县| 苏尼特左旗| 三河市| 仙居县| 十堰市| 昆明市| 永泰县| 肥城市| 从化市| 金川县| 墨竹工卡县| 江油市| 安康市| 靖远县| 西宁市| 日土县| 弥勒县| 岳池县| 永川市| 灵川县| 宁乡县| 东源县| 安徽省| 舒兰市| 西青区| 若羌县| 仁布县| 宁陵县| 蚌埠市| 台湾省| 永德县| 张家界市| 广昌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