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越來越多的寵物老板,做起了創始人IP......
“創始人IP潮”
在市場低迷、IP經濟卻如火如荼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寵物品牌創始人選擇站到聚光燈下,通過打造個人IP為品牌注入活力。
在寵物行業,創始人IP并不陌生。比如,近期在抖音開號的“比瑞吉”創始人許久,就靠著分享自己的單身日常,掀起了一波關注熱潮。
在此之前,寵物領域已有“喵梵思”創始人老王,“衛仕”創始人呂少駿等先例。而近些年,網紅IP品牌的崛起更是勢頭強勁,像明亮與狗、,“金故”、 “好膳師”等,都不容忽視。
這些IP品牌有何特點?當我們在談論創始人IP時,我們該聚焦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展開討論:

都說記住一個人比記住一個品牌容易,所以“個人IP”這股風在寵物行業已經刮了好些年。
比如,專業與情感兼具的衛仕呂少駿、搞怪與專業科普相結合的喜喵燒老板、他們的品牌都吃到了IP紅利。還有借助“親民形象”的喵梵思。以及比瑞吉、誠實一口、寬幅、貓大力等也都在打造創始人IP。

網紅IP:“從0-1易,1-10難”
社媒時代初期,網紅IP在寵物行業嶄露頭角。不少網紅靠著養寵內容吸粉,然后順勢創立品牌或以合伙人身份入局,催生了一批網紅背書的寵物品牌。
梳理發現,這些品牌的共同點是:基于網紅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積累的粉絲,通過個人影響力和內容創作能力,快速實現品牌從0到1的起飛。
一個厲害的網紅IP,不僅能在品牌起步時靠流量迅速站穩腳跟,還能在成長中當“加速器”。比如,鄧峰靠個人IP打造了“金故”,搭上抖音電商快車,在寵物食品市場殺出重圍并躋身頭部位置。

2025年1月,金故在抖音上排第三
2018年,鄧峰與妻子從深圳某科技大廠辭職,帶著創業夢想進入寵物貓舍行業。同年,他在抖音發布首條視頻,邁出個人IP打造的第一步。初期內容以貓咪日常為主,風格隨意,流量平淡,變現無門。
轉折在2019年到來。貓舍運營漸入正軌,鄧峰推出“召喚猛獸系列”視頻,通過公開貓咪飼養環境和食品供應鏈迅速走紅。這種透明化策略抓住寵物主好奇心,賬號流量暴漲。
真正讓他深入人心的,是兩大亮點:一是貓咪的高端生活——別墅居住、肉食為主,樹立行業標桿;二是鄧峰的反差人設——花臂硬漢配夾子音,對貓咪溫柔至極,“胖鄧峰,破大防”標簽隨之流傳。加上nana、豬根等明星貓咪助推,一個專業又深情的貓舍主理人形象立住。到2021年,鄧峰自媒體賬號影響力躋身行業前列,成為頭部KOL。

從網紅IP流量到品牌構建
貓舍經營的困境與IP流量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貓舍的命脈是母貓繁育,可當時唯一的種公卻一連生出14只公貓,即便高價售賣小貓,也難以覆蓋運營成本,種母短缺還需大筆資金從國外引進,持續經營面臨巨大虧損。或許正是這次危機,讓鄧峰萌生出轉型的想法,決心打造自己的貓糧產業線。
從2021 - 2022年,鄧峰開啟了漫長且精心的轉型籌備。他深知寵物賬號流量源于寵物日常,所以大號運營從未松懈。在此基礎上,他采取了多層次策略:
1.內容植入與消費者教育他先是在視頻中不經意地 “預告” 產品,鏡頭偶爾帶過 “貓舍專用糧”,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增加產品鏡頭畫面,吊足粉絲胃口,給足粉絲接受時間。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種草方式,為后續產品上線鋪平道路。
2.全平臺矩陣布局為實現流量變現,鄧峰構建全平臺矩陣,將原有賬號的貓咪日常視頻流量,引流到官方店鋪號 “金故妹妹之家小賣部”,產品直播和售賣主要在店鋪號進行。大號則保持內容輸出,形成內容與電商的雙輪驅動。據業內估算,其流量轉化率達2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約12%)。
3.差異化推廣策略在產品推廣上,鄧峰沒有選擇狂轟濫炸式的廣告,也未請其他博主宣傳,而是讓自家網紅小貓擔任 “產品實驗官”,讓粉絲直觀看到貓咪對產品的喜愛,這種真實的展示比任何廣告都更有說服力。此外,他還在貓糧中加入貓舍隱藏款周邊,像抽盲盒一樣給粉絲帶來驚喜。
后續口碑逐漸發酵,經過 2023 年的不斷完善調整,產能跟上,2024 年,其大號直播時,凍干產品備受追捧,全網銷量突破百萬,銷售額破億。
但,不是所有網紅IP品牌都能像鄧峰這樣持續吃到肉。
由于網紅和品牌能力的差距,很多品牌逃不過“新品牌活不過3年”的魔咒,要么業績稀爛,要么直接關門大吉。比如,此前“潘宏”關聯的“天祺寵物”的狗糧、營養劑等商品集體下架。
這說明什么?網紅靠流量從0到1不難,但從1到10是個硬仗。產品質量是命門,光靠流量紅利撐不了多久。
“寵經說”認為,在科學養寵時代,品牌想長久活下去,不能只玩流量,得跳出老套路,建立研發團隊,專注產品開發,以科學邏輯構建品牌,打造科學的寵物品牌。

個人IP蓋過品牌
在網紅IP品牌的混戰中,除了頭部品牌崛起,一些白牌也挺扎眼。比如,好膳師、小毛豆、以及被稱作“白牌黑馬”的“明亮與狗”,成了行業熱議的新標桿。
但這類品牌全靠個人IP人設撐起來。品牌多從抖音起家,通過創始人累計的粉絲,再搭借助自己的影響力推出產品。數據還顯示,這些創始人多是男性,要么是獸醫、要么是“寵物行為老師”、或是養寵多年,經驗豐富的“專家”。個人的關注度居高不下。
拿怕老婆的逗哥來說,他從人設到賬號矩陣,再到種草閉環,形成了完整體系。可問題是,這類品牌的銷售是中心化的,所有的營銷的一定要靠IP自主輸出的內容來達成種草,但這也是這類品牌最致命的點,品牌的高度還沒有創始人IP的高,品牌本身價值完全依靠創始人IP。

逗哥的品牌小毛豆

品牌高管/創始人IP:新營銷“競技場”
部分高管/創始人IP的成功,讓新銳寵物品牌嗅到了路子。企業家親自下場做IP,找突破口,于是更多品牌開始搞創始人IP。
但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曾對《寵經說》坦言::“我不搞IP,創始人/高管當代言人太危險,從長遠看,風險不小。
以百度為例,副總裁璩靜5天發了4條短視頻,漲粉近百萬,但又因言論不當,導致輿論發酵,使得百度市值一夜蒸發69億。無一不印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若IP遭遇負面事件,,就是品牌的“死穴”。網絡時代,IP崩塌快得嚇人,十年苦心塑造的人設,可能因一刻失守而瞬間瓦解。一旦IP受損,品牌往往難以獨善其身,聲譽與市場的雙重沖擊隨之而來。
那么,面對這一雙刃劍,對于已入局或計劃入局的品牌,應如何才能趨利避害,確保IP賦能而非反噬?
1.建立研發體系:僅靠IP流量不足以持久,必須組建研發團隊,確保產品品質過硬。寵物主遲早會審視產品,唯有科學背書方能穩固信任。
2.規劃生命周期:IP打造初期需與品牌戰略深度結合,避免過度追求個人曝光而忽視品牌根基。
3.技術差異化:以技術創新塑造品牌差異,建立科技形象,占據消費者心智。
4.洞察用戶語言:避免自上而下的語氣,深入了解寵物主需求,以簡明邏輯傳遞品牌價值,實現精準種草。
5.謹慎言行:IP輸出內容需審慎,避免觸碰紅線引發誤解或爭議。
創始人IP能為品牌拉來新鮮血液,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期待,但無法成為長期發展的支柱。選擇此路徑需權衡成本、專業度及人力投入,同時承受潛在風險。
在科學養寵時代,若缺乏硬核技術支撐,面對寵物主對成分與效果的嚴苛要求,品牌如何應對?IP紅利還能維持多久?
早期,IP可作為助推器,但越到后期,創始人需與品牌保持適當距離,最終為品牌讓位。記住,IP是工具,產品才是王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