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長連續三年帶隊南下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南京看重的是什么?

海報設計 白浪
2月中下旬,南京市市長陳之常歷時近一周,帶隊考察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廣州、深圳三座中心城市,加強創新資源對接共享,深化科技、產業合作。
據《南京日報》報道,2月16日至17日,陳之常在香港考察訪問,加強戰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攜手共謀發展良策;18日至21日,陳之常赴廣州、深圳,對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學習考察先進經驗做法,推動創新協同、產業合作,聯動發展。

南京發布 圖
南京“標兵漸遠、追兵漸近”
“標兵漸遠、追兵漸近。”1月11日,南京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開幕,江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紅波面對政協委員以及電視和網絡直播,坦承南京爭先進位的壓力。
他表示,南京的經濟發展仍處于爬坡過坎、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既要直面產業轉型之艱,也要承受創新突破之難,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新的發展實績。
2023年12月出版的《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藍皮書》提出,全國各地多措并舉穩增長、促發展,如廣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打造戰略新興產業集群,蘇州狠抓消費回補和工業經濟,推動新增長點發力提效,區域間競爭加劇,南京爭先進位的壓力加大。從2023年前三季度看,廣州、蘇州、杭州、武漢等地經濟總量領先南京的幅度較2022年同期擴大,寧波與南京的差距則從1000億元以上縮小至887億元。
南京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十,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500.8萬億元,增長4.5%,增速不及全國和去年初的預期目標(5%以上)。往前看,與省內蘇州的差距擴大至8200多億元;往后看,與寧波的差距只有350多億元。
但與此同時,科教人才、改革試點、開放平臺、金融服務等優勢為南京推動經濟向好提供支撐。去年,南京面對傳統產業動能減弱,實施產業強市行動和四大支柱產業“煥新工程”;面對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推動科技領域原始創新,支持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今年1月2日,全市科技大會暨產業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舉行,提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形成閉環,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將科教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吹響打造科技強市、產業強市、人才強市的沖鋒號。
南下大灣區:聚焦科技、產業合作
陳之常此次南下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協同、產業合作是全程的關鍵詞,堪稱一次“學習之旅”。
在香港,南京舉行服務業擴大開放暨寧港經貿合作交流會,來自香港高端商貿、金融服務、健康醫療、法律服務等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暢談深化合作意向。
香港高校在全球QS大學排名中表現優異,且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強,是創新資源“富礦”。在香港科技大學,陳之常走進實驗室和研究院觀摩,與校董事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深入交談,雙方表示將加強技術、人才等資源共享,攜手打造創新高地。
在香港理工大學,陳之常拜訪了校董事會主席林大輝、校長滕錦光,參觀了重點實驗室,并共同出席南京(香港)科技創新環境推介交流會,現場簽約一批備忘錄和合作項目。陳之常表示,香港科創資源豐富,在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希望打造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建設高效能成果轉化體系,培育高成長性科創領軍企業。
據《南京日報》,在深圳,陳之常察看了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到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醫學科學院、廣州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考察,表示要認真學習先進經驗,體系化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把南京的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
廣州、深圳匯聚了一批大型總部和龍頭企業。拜訪比亞迪董事長、總裁王傳福時,陳之常期待雙方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在騰訊公司,陳之常與高級副總裁、黨委書記郭凱天探討,希望擴大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做大做強數字文娛產業。
陳之常在考察期間強調,要主動對標先進城市,提升科技創新功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要認真學習借鑒大灣區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強資源共享、深化合作,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已是陳之常連續第三年新春赴粵港澳大灣區考察交流。2023年2月,南京市經貿團成為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后首個內地大規模赴港經貿團,市長陳之常帶領全團召開主題推介會,拜會政商界人物和知名企業。去年3月,陳之常曾赴深圳、珠海學習考察,就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加強對接。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經濟第一大省”廣東和“第二大省”江蘇之間頻頻互訪,互動密切。2023年10月,江蘇省黨政代表團到廣東考察,借鑒廣東經驗,推動蘇粵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邁進。隨即,廣東省省長王偉中率省政府代表團回訪。去年7月,蘇州曾組團到廣東三座萬億城市——深圳、廣州、佛山考察,學習培育龍頭企業、促進科技創新、推動改革先行先試等方面的做法,借鑒先進經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