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比亞迪用“全民智駕”拆墻,華為用“自主智能”構建豪華堡壘
2025年2月的深圳,兩場發布會掀起中國汽車產業的冰與火之歌。
當比亞迪以“全民智駕”之名,將高階智能駕駛技術向7萬元級市場下放;一周后,華為鴻蒙智行卻以尊界S800的百萬級身價,用六項“自主智能”技術堆砌出一座中式超豪華堡壘。
普惠與奢侈、規模化與極致化、群眾路線與精英主義……
這場同城競技的微妙張力背后,是智能電動時代,中國品牌逐步掌控汽車行業解釋權的體現。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在發布會上拋出“覺醒時刻”宣言,號稱讓汽車從被動智能時代進入主動智能時代。而尊界S800的核心競爭力——途靈龍行平臺則是這場技術跨越的主要載體。這個被定義為“行業首個自主智能數字底盤”的系統,通過全域融合架構整合了主動感知、中央控制、智能推理與自主學習四大能力,實現了車身姿態的毫秒級調整。

其顛覆性在于,當車輛以120km/h行駛遭遇左前輪爆胎時,系統能在0.2秒內通過四輪扭矩分布式調節穩定車身,甚至在濕滑路面無需駕駛員介入即可保持直行軌跡。這一場景的現場演示,直接對標傳統豪車難以企及的機械冗余極限。16°后輪轉向帶來的“蟹行模式”,讓5米級車長實現3.37米轉彎半徑,比A0級小車更靈活。
如果說傳統豪華車追求的是“穩如泰山”,華為則用算法與電機實現“凌波微步”。不僅能夠雪地爬坡不失速、對開路面不甩尾,甚至通過時空推理懸架網絡預判路況,讓車身在顛簸中“預知未來”,提前化解沖擊——比如壓沙不揚、壓玻璃不碎、“踏水無痕”。
安全方面,也主打一個“預防”。尊界S800的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將安全邏輯從“碰撞后保護”升級為“碰撞前干預”。4顆激光雷達與分布式毫米波雷達矩陣構建的全向感知網絡,能識別雨霧中目不可見的車輛并自動剎停,還能在預判前后夾擊風險時主動轉向避險。當碰撞不可避免時,系統會自主收緊安全帶、調整座椅姿態,并在事故后切換冗余電源、撥打救援電話,形成“全鏈路防護”。
通信技術同樣迎來突破。華為星河通信系統首次實現車載衛星通話離車30米共享至手機,行駛中撥打衛星電話不再需要停車等待。雙網雙待與弱網加速技術,則讓導航在偏遠山區仍能流暢運行。
座艙交互同樣華為味十足。鴻蒙ALPS座艙2.0通過雙層空氣循環與負氧離子系統,可主動凈化尼古丁等異味;車語系統2.0則用260萬像素的智能大燈投射動態光毯,實現“車與外界對話”,例如彎道示寬、行人警示等。
補能方面,尊界S800的巨鯨電池2.0能夠在增程版車型上實現10%-80%充電僅需10.5分鐘;純電版則以每秒補能一公里的速度刷新行業標準。
當比亞迪在深圳東邊的坪山高呼“智駕平權”,用規模化攤薄技術成本時,華為則在西邊的前海以尊界S800的2100個百萬級訂單,證明中國市場的包容性足以同時容納“技術普惠”與“技術霸權”。
余承東的野心不止于參數碾壓,從蟹行轉向到衛星通信共享,每一個細節都在強化“華為=頂級技術”的認知閉環,試圖定義豪華新標準。
這場相隔一周的深圳雙城記,兩者風格看似背道而馳,實則共同撕扯著傳統豪車的定價權。當邁巴赫用戶開始討論“蟹行模式是否比星空頂更有趣”,這場由“深圳雙雄”上演的技術戲劇,或許已悄然改寫了游戲規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