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氣候資訊|2月全球前沿氣候科學研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1.惡劣天氣影響美國多地
15日,美國肯塔基州遭遇暴風雨等惡劣天氣并引發洪水,已導致11人死亡。肯塔基州各地出現積水,300多條道路受到影響。由于洪水之后該州又迎降雪,令災情復雜化。另外,惡劣天氣造成近4萬個家庭斷電。肯塔基州州長貝希爾在暴風雨來臨前已提前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6日,美國肯塔基州遭遇暴雨,巴倫河發生洪水。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8日,美國肯塔基州派克縣,人們在店鋪里清理洪水后的淤泥。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8日,美國肯塔基州,搜救犬參與救援和支援任務。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7日,美國肯塔基州派克維爾,人們躺在被洪水淹沒過的房屋里。
在弗吉尼亞州,冬季風暴襲擊布坎南縣,多條道路被泥石流阻斷;阿爾伯馬爾縣許多樹木和電線桿被風刮倒,警方收到“海量”與天氣有關的求助信息,求助者可能要等較長時間才能得到幫助。美國國家氣象局16日說,風暴給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部分地區帶來高達150毫米降雨量,風暴效應還會持續一陣,“大量溪流水位仍在上漲,洪水漫灌仍在繼續”。此外,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的大片地區發布“極寒警告”,寒風預計會導致北達科他州大部分地區氣溫降至零下45.6攝氏度。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9日,西維吉尼亞州遭遇暴雪天氣。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7日,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密歇根湖岸邊積聚了冰塊。
2.阿根廷南部林火過火面積超3.7萬公頃,千余人被疏散
當地時間2月10日,阿根廷南部持續多日的森林火災已造成超過3.7萬公頃的林地和農田被毀,另有1人死亡、千余人被緊急疏散,120余棟建筑物不同程度受損。據悉,自上月底以來,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的丘布特省、里奧內格羅省和內烏肯省分別出現零星起火,受高溫和大風天氣影響,火勢不斷蔓延并難以控制。另據里奧內格羅省省政府發布的消息,有證據表明該省近期山火頻發的主要原因系人為火源,目前已有至少7人因蓄意縱火或野外用火不慎遭到警方調查。

當地時間2025年2月9日,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森林大火在山區燃燒。
3.世界最大冰山正在北上,或與南大西洋企鵝島相撞
已在南大洋漂浮近40年的一座巨型冰山正緩慢北上,向擁有眾多企鵝等野生動物的南喬治亞島漂去。援引英國南極考察處專家的話說,冰山的一部分已斷裂分開,現在很難判斷冰山狀況會如何發展。它1986年從南極菲爾希納冰架上分離出來,但被卡在海床上,在威德爾海停留了多年。由于冰層融化等原因,該冰山2020年前后開始向北移動。如果該冰山與南喬治亞島發生碰撞,可能會改變島上的生態環境,影響許多動物獲取食物的通道,甚至可能威脅一些動物生存。冰山分離本身是定期發生的自然現象。但是,如果海水溫度上升,冰床向海洋突出的部分受熱,則容易發生冰山分離現象。如果今后氣候變化加劇,則冰山分離頻率可能上升,在海上漂浮的冰山或將增加。

2024年,南喬治亞島附近的A23a巨型冰山。

南喬治亞島上的企鵝
4.狂歡節臨近,巴西里約高溫破紀錄
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眼下熱浪滾滾,17日最高氣溫達44攝氏度,創2014年當地啟動天氣預警系統以來最高紀錄。面對即將到來的里約狂歡節,市政府排除取消狂歡活動的可能,建議民眾采取高溫預防措施。里約市政府已發布未來幾天極端高溫預警。政府在街頭開放了多個沖涼點和補水站,同時安排公共衛生系統做好高溫應對準備。近年來,從洪水到干旱以及火災,巴西頻頻遭遇極端天氣和由此引發的災情。專家認為這與全球變暖有關。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2日,巴西里約熱內盧,熱浪來襲,人們在依帕內瑪海灘避暑。
5.大堡礁經歷嚴重的珊瑚白化
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說,對大堡礁在2024年健康狀況的追蹤分析結果顯示,大堡礁南部一些地區的珊瑚白化現象達到“災難性”水平。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024年2月有66%的珊瑚群體白化,到4月這一比例增至80%;到7月,53%的白化珊瑚群體死亡,其中鹿角珊瑚屬的死亡率高達95%。研究人員認為,熱浪、珊瑚疾病等共同導致了這場“災難性”事件。研究人員表示,新研究結果凸顯加強保護珊瑚礁的緊迫性。

當地時間2024年4月4日,澳大利亞大堡礁蜥蜴島附近,海底珊瑚遭遇大規模白化。
6.氣候變化或致韓國熱浪天氣顯著提前和持續
韓國氣象廳9日在其發布的關于熱浪天氣的首份白皮書中說,由于氣候變化,近年來韓國夏季熱浪天氣時間變長。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預計到2100年,韓國可能早在5月就出現熱浪,9月才會徹底結束。韓國氣象廳在白皮書中說,熱浪天氣和“熱帶夜”紛紛創紀錄,與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變暖密切相關。韓國氣象廳去年一項調查顯示,大約九成韓國人認為全球變暖正在給自己的國家帶來危機。高達90.1%的受調查者表示,已經感受到全球變暖正在通過異常天氣模式和某些農作物產量下降等現象影響他們的生活。擔心氣候變化影響的受調查者中,逾半數最擔心出現高溫熱浪。另外,韓國人認為氣溫升高會帶來諸多問題,包括通貨膨脹、生態變化和更多疾病。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17日,韓國首爾,冬季水果代表性商品草莓和橘子的價格相較于23年有所上漲。業界表示,由于異常高溫現象,草莓的出貨時間比往年延遲,因此草莓的零售價格為每100克2793韓元(約合人民幣14元),同比上漲了25%。另一種冬季時令水果橘子的零售價格也比23年上漲了14%。
7.今年1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1月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6日發布報告說,2025年1月成為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熱1月。據報告介紹,該機構記錄的1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3.23攝氏度,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75攝氏度。數據還顯示,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的平均氣溫高出1.61攝氏度。2025年1月,盡管熱帶太平洋出現了拉尼娜現象,并對全球氣溫產生了暫時的降溫效應,但1月氣溫仍延續了過去兩年的破紀錄趨勢。世界氣象組織等多家機構在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多項關鍵氣候指標破紀錄。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0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孩子在拉普拉塔河中戲水降溫。
8.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遭洪水侵襲
據印度尼西亞國家抗災署當地時間15日消息,受強降雨影響,自13日開始該國中爪哇省三寶壟市的12個區和49個村莊遭遇洪水襲擊,至少有5處堤壩決口,河岸周圍的房屋被淹,約6300名居民受災。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抗災署官員稱,洪水暫時還沒有消退的跡象。當地時間17日,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庫杜斯縣救援部門發表聲明,宣布自3月15日起至3月24日該縣進入災害緊急響應狀態。聲明稱,該縣一半以上的街道遭受大范圍洪水襲擊,已致5人死亡,3.2萬余人受災,超萬間房屋被淹。政府正調動資源應對災害緊急情況,抵御災害帶來的更廣泛影響。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2日,印尼望加錫,強降雨引發洪災,救援人員幫助居民離開災區。
9.氣候變化致格陵蘭冰蓋裂縫加速發展
英美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志上發表報告警告說,受氣候變化影響,格陵蘭冰蓋裂縫發展速度加快。這可能會導致格陵蘭冰蓋冰損失量增加,推動冰川向海洋移動,加劇海平面上升。已有數據顯示,自1992年以來,格陵蘭冰蓋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約14毫米。研究人員表示,隨著全球變暖,預計會有更多裂縫形成。這是因為隨著海洋溫度升高,冰川加速融化,融水進入裂縫會使冰層深處加速斷裂。受全球變暖影響,冰川流動更快的地方,裂縫也加大加深,這可能會進一步加速格陵蘭冰蓋冰損失。他們希望這一發現幫助科學家了解冰損失量和裂縫之間的關系,以預測格陵蘭冰蓋未來走向。

當地時間2024年7月10日,格陵蘭冰蓋的Isunnguata Sermia冰川表面上布滿了冰脊和裂縫。
10.未來極端天氣可能導致歐洲數百萬人死亡
英國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日前刊發研究報告說,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到本世紀末可能導致歐洲數百萬人死亡。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歐洲854個城市地區的氣溫和死亡率數據,預測到2099年的可能與極端天氣有關的死亡人數。研究分析了各種變暖情景,并考慮了人們采取適應措施的影響,如增加城市綠地或安裝空調等。結果顯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各種極端天氣可能導致死亡人數增加,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將超過寒冷天氣導致的死亡人數。研究預測,如果各國不采取行動減緩氣候變化,到本世紀末,歐洲城市可能會有超過230萬人因炎熱和寒冷等極端天氣而死亡。地中海地區,尤其是西班牙東部、法國南部、意大利和馬耳他,受到的影響將最為嚴重。

當地時間2025年2月4日,由于高溫,工作人員在孟加拉國達卡街頭噴灑殺蟲劑,民眾蒙面出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