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梁文峰和馬化騰聊了什么?

一個全新的技術驅動下的“互聯互通”大生態正在形成
@明晰野望原創
作者丨林森
前幾天的重磅級座談會上,除了會中的“后腦勺”猜圖,會后企業家的座位席次也備受關注。
其中,第一排左側,騰訊馬化騰和DeepSeek梁文峰相鄰而坐,要知道就在會議的前一天,騰訊的國民級APP微信+DeepSeek的“王炸組合”剛剛亮相。
不知道兩位坐在一起的大佬私下會否有進一步的交流。
但我們知道的是,騰訊系產品矩陣正在全面擁抱DeepSeek,加強AI力,其動作之快、范圍之廣,在同級大廠中最為醒目。
01
“得入口者得天下”
就在2月17日,騰訊元寶全新升級,官宣可以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DeepSeek-V3、騰訊混元深度思考模型T1以及騰訊混元通用模型Turbo,不僅支持深度思考,也支持快速輸出答案。

18日,為了讓更多用戶方便穩定地體驗和使用DeepSeek,騰訊又內部緊急協調部署,調用元寶支持微信搜索,給用戶提供更多入口和選擇。
對于用戶而言,騰訊的服務器、算力能力讓最近一直卡頓的DeepSeek真正“滿血”復活,再也不用轉圈圈。背靠騰訊內容生態,騰訊元寶除了支持聯網搜索,還覆蓋公眾號、視頻號內容等權威信源,更對全部用戶免費開放。
借助DeepSeek和自家混元大模型,再加上內容生態和國民級產品優勢,騰訊在AI助手和AI搜索領域迅速占位,微信再次成為最強AI的國民級入口——這是迎合用戶需求,更是快速培養新的用戶使用習慣和心智。
02
雙引擎互補策略
有人說騰訊再次獲得“后發優勢”,但看清楚騰訊對AI的擁抱態度之堅決,就毫不意外。
馬化騰在2023 年騰訊股東大會上曾強調,AI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電力革命一樣的機遇。騰訊在財報中多次表示對AI的持續投入。
其自研的騰訊混元大模型持續升級,為自家業務提供助力,這次騰訊果斷擁抱外部力量,補齊短板加強了推理能力,結合自家高質量數據庫,這一“混元+DeepSeek”雙引擎策略可謂互補雙贏。
與商業和技術邏輯相比,騰訊這一策略背后的行動力,更讓市場側目。
這個春節,騰訊云應該一直加班加點。我們看到的是,從2月2日后兩周時間里,騰訊云先后上線了DeepSeek-R1及V3原版模型API接口,騰訊AI代碼助手、騰訊元器、騰訊樂享、騰訊地圖、騰訊云TI平臺、騰訊云大模型知識引擎、騰訊云智算、騰訊云開發等產品都陸續接入DeepSeek。微信這一步應該也早在計劃之中。
據華爾街見聞,近期騰訊還在高效進行組織變革,以推動AI發展,繼騰訊元寶從TEG(技術工程事業群)轉入CSIG(騰訊云與產業事業群)之后,QQ瀏覽器、搜狗輸入法ima等更多產品和應用也將匯入CSIG,共同成為騰訊面向大模型時代打出的全新產品組合。相應的,QQ瀏覽器、搜狗輸入法ima等產品所在的團隊和組織將從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調整至CSIG。
這些動作無一不在彰顯,騰訊對AI高度的戰略重視和高效的行動力。
AI技術的創新日新月異,對各類參與者是機遇更是挑戰。DeepSeek前,最受關注的Kimi和豆包近期的壓力不言而喻。對于科技大廠以及“六小龍”等創業公司而言,堅持或放棄哪種技術路線,如何跟上最新的創新步伐,都是戰略級別的挑戰。
就在微信灰測測試之后,百度也官宣接入DeepSeek。這些大廠態度轉變代表著中國科技企業在這一波AI浪潮中的堅定態度——積極追趕、大力擁抱,絕不能掉隊。
AI時代,中國互聯網超級 APP 的各個 “孤島”正在打通,一個全新的技術驅動下的“互聯互通”大生態正在形成。也有人將DeepSeek比作AI大模型的“安卓時刻”,更多應用創新正在路上。
這一波AI技術帶來的行業大創新在資本市場也引發中國科技股的集體“重估”。
以騰訊為例,AI力的全面提升將帶來多類業務的優化,對其生態內各類廣告業務效率提升將最為直接,包括廣告推薦、小程序、企業微信等,貨幣化能力或進一步加強;同時,其云計算、AI智能體等2B、2C業務也有望在AI能力提升下,獲得更多商業機會。
排版丨項雨涵
-END-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