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中小幼學生開學:“用DeepSeek趕作業”受關注,他們怎么看?

上海市虹口區體育幼兒園開學迎新。校方 供圖
2月17日,上海約225萬名中小學生和幼兒迎來了春季新學期第一天。為了迎接新年后的首次相聚,中小學和幼兒園精心做了各項準備,和孩子們來一場雙向奔赴的開學之約。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注意到,開學前幾天是瘋狂的補作業日,網上有人發帖稱今年出現了孩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應用趕作業。
用DeepSeek趕的寒假作業會被學校“退貨”嗎?家長、學校是如何看待學生們使用人工智能應用的?該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生成式AI?澎湃新聞與家長、校方和專家聊了聊這個話題。

有網友稱“第一批用DeepSeek趕寒假作業的孩子出現了”。小紅書平臺截圖
老師贊同孩子去探究,家長認可的同時也擔憂
上海市長寧區天山第一小學語文教師林靈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于人工智能做的作業,老師的態度是贊同小朋友們去接觸和探究。“從寒假前返校開始,我們學校的孩子和老師們就在熱烈地討論DeepSeek了。開學后,老師也會有意地引導孩子們,讓他們正確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來輔助學習。”
新普陀小學東校校長壽俊梅也持同樣的觀點,她告訴記者:“使用DeepSeek是一種學習的補給、知識面的拓展。學校積極支持學生借助智能工具完成綜合類的作業,在信息甄別、篩查中去完成有意義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用探索的熱忱,提升思維的品質。”
上海市靜安區和田路小學的學生沈嘉妮在家長的指導下已經和DeepSeek成了好朋友。“以前我遇到問題時總會第一時間向爸爸媽媽求助,現在我有了AI好朋友。”沈嘉妮說,她利用DeepSeek解決了寒假作業里的不少難題,“開學后如果碰到難題,我還是會繼續請教DeepSeek的。”
沈嘉妮的爸爸沈春華告訴記者:“我們一直秉持著開放的態度,鼓勵孩子自主探索和思考。寒假里碰到問題,我們也建議她嘗試向AI提問。起初,她可能不太熟悉提問的方式,導致回答有些答非所問。但經過幾次調整和改進,問題的表述越來越精準,答案也越來越準確。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她的思維能力,也讓她學會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工具解決問題。”
沈春華也提出了作為家長的擔憂:網絡世界雖然資源豐富,但也魚龍混雜,稍不留神就可能誤導孩子。
“如何讓孩子安全、可靠地接觸網絡,如何為他們篩選出可靠且有益的內容,這不僅是家長的責任,更需要平臺、社會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沈春華建議,網絡平臺應加強內容審核,社會要提供有效的監督機制,而政府則需完善相關法規,共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純凈的網絡環境。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協同合作,才能讓孩子在網絡時代健康成長。
校方:開設課程引導學生善用AI工具優化學習
新普陀小學東校校長壽俊梅介紹,開學后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合理使用和引導將成為學校的重點任務之一。新普陀小學東校開設了“人工智能”課程,引導孩子在學習中重視思維方式的訓練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善用AI工具優化學習。“我們希望孩子們謹記,技術是工具,思維才是核心。面對信息洪流,我們要像科學家一樣追問‘為什么’,像工程師一樣探索‘如何做’。將創新意識融入日常,努力成為未來的創造者。”壽俊梅說。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員、上海市新優質學校研究所所長湯林春表示,DeepSeek是一種工具,與圓規和三角板沒什么區別。把DeepSeek應用到教育上,要有所甄別。
“如果只是鞏固所學知識、提升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習的習慣等,建議盡量少用DeepSeek,因為它代替了學生親身學習的過程,不利于以上目的達成,有時甚至產生負效應,如讓學生滋生投機取巧、不負責任的陋習。”湯林春進一步解釋稱,相對高階且復雜的作業,如長周期作業、實踐類作業、項目性作業、創新性作業,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深度學習能力等高階素養,涉及的內容復雜,探究性強,可以利用DeepSeek快速搜集信息、整理思路、多樣化呈現等方面優勢,既減輕學生負擔,也突顯作業的育人價值。
哪吒成熱詞,有學校送上“靈珠心理小錦囊”
除了DeepSeek之外,“哪吒”也成為了校園開學首日的熱詞。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成了開學首日的熱門元素,不少學校都把哪吒作為開學迎新的元素。

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實驗小學用哪吒迎新。 校方 供圖
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實驗小學大廳裝飾的“小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混天綾隨風飄動。學校介紹,這一裝飾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卡通形象,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激勵著孩子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勇往直前。
上海市普陀區新普陀小學東校則為帶著緊張和興奮的孩子們送上了三個“靈珠心理小錦囊”,分別是:接納自己的“小宇宙”,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勇敢面對挑戰,把困難變成“風火輪”;尋找你的“敖丙戰友”,創造屬于自己的神話。上海市普陀區新普陀小學東校校長壽俊梅表示,希望孩子們新學期元氣滿滿,像哪吒一樣勇敢追夢。
2.2萬余個“共享頭盔”覆蓋2900余個校區校園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2月17日開學首日,上海公安機關共出動近4萬余名民警、輔警、保安等安保力量,從嚴落實全市4000余個校區校園安全防范工作。

7點40分,進才實驗小學西校門口前,交警指揮校門口車輛讓行學生。澎湃新聞記者 徐亦嘉 圖
7點40分,在進才實驗小學西校門口,浦東交警支隊五大隊交警在車流中穿梭指揮,引導送學車輛即停即走;身著志愿者馬甲的家長志愿者手持提示牌,協助維護秩序。
在上海市尚外外國語小學門口,虹口交警支隊四大隊民警正在向學生和家長介紹“共享頭盔”的使用方法。從本學期開始,虹口交警已在全區5個學校點位試點放置了“共享頭盔”便民柜,共計投放“共享頭盔”50余頂。
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目前“共享頭盔”已覆蓋全市2900余個校區校園,共計投放2.2萬余個,相關工作仍在進一步推進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