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藏北草原上的“大幼兒園”
近日
4K紀錄片《高原精靈黑頸鶴》
在CCTV-9開播
帶著觀眾與科學家一起
揭開黑頸鶴的遷徙之謎
沿著人與自然的文明脈絡
探尋高原精靈的生命旅程
本片是迄今在青藏高原
拍攝黑頸鶴
遷徙路線最長
最豐富的紀錄片
象征著吉祥的高原神鳥
黑頸鶴“飛上”總臺亮相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
《高原精靈黑頸鶴》
第二集

從“大產房”變成了“大幼兒園”
西藏第一大湖色林措湖面海拔約4530米,面積為2460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這里是黑頸鶴、斑頭雁、棕頭鷗等候鳥夏季棲息繁育后代最集中的區域之一。藏北的繁殖季節主要集中在4——7月,4月筑巢,5月孵化,六月破殼。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唯一在高原上繁殖和越冬的鶴類,每年的5、6月,是黑頸鶴孵化的關鍵時期。黑頸鶴一般有兩枚蛋,卵呈橢圓形,孵化時雌雄黑頸鶴輪流進行,一方孵化時另一方負責安全保護,避免危險。日復一日,色林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的1100多只黑頸鶴陸陸續續地孕育出下一代,濕地從“大產房”變成了“大幼兒園”。


科技助力 黑頸鶴保護“升級”
為了了解黑頸鶴棲息環境受到的影響,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與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組成聯合調查隊,在色林措、瑪旁雍措等流域展開濕地生態環境綜合調查。通過采集土壤、水樣環境 DNA、藻類和魚類等樣品,全面解析黑頸鶴的生命特征等,為未來黑頸鶴保護等提供重要的科學數據。













如今,科學家們已初步掌握了中國黑頸鶴的遷徙規律,對于生活在雅魯藏布江兩岸的高原人家,他們與鶴又有怎樣的故事?













(來源:西藏衛視+)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