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來論|慕安會凸顯歐洲困局,戰略自主方能破解對華政策迷思
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召開在即,主辦方發布的年度報告以“多極化”為主題,承認世界權力格局正加速重構,但將多極化視為“沖突更多、規則失效、蛋糕縮小”的誘因,擔憂一個缺乏有效多邊合作的多極世界可能引發“雙輸”局面。報告特別指出,當前歐盟陷入三重危機:俄烏沖突摧毀了歐洲合作安全架構、經濟依賴武器化威脅歐盟經濟模式、歐盟的自由民主模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歐盟的危機究竟來自何方?
該報告字里行間流露出歐洲對自身地位下滑的焦慮,但把困境歸咎于多極化并不符合客觀事實。從歐盟上述“三重危機”看,當前歐盟既擔憂美國新政府加快從烏克蘭危機中抽身,也擔憂美俄達成犧牲歐洲利益的越頂交易,無論哪種情況,都是俄烏沖突走向的決定性因素。面臨美國關稅大棒威脅,30萬德國就業崗位岌岌可危。歐盟雖然表達愿擴大自美進口液化天然氣和武器裝備,但依然無法阻止美國加稅的靴子落下。歐盟內部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強勢崛起,美歐極右翼力量聯動給德國和歐洲政壇帶來強烈沖擊。
歐盟與其關注慕安會報告渲染的“多極化憂懼”,還不如聚焦如何擺脫當前面臨的三大危機,反思一下究竟誰是最大外部風險。正如丹麥智庫Think Tank Europe首席分析師尼森針對美國覬覦格陵蘭島所指出的,美歐不再擁有共同價值觀,美國為歐洲提供安全保障并共同維護自由國際秩序的時代已經過去。
中國方案:平等有序應是多極化世界的原則
相對慕安會報告對多極化的悲觀預期,中國描繪了截然不同的愿景。中國主張“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倡導各國平等相待,共同建設一個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多極世界,一個尊重國際法、摒棄叢林法則和“餐桌菜單論”的多極世界,一個各方踐行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多極世界,一個奉行開放合作、拆除“小院高墻”的多極世界。這個愿景將原則與規則置頂,通過做大蛋糕解決合作赤字和秩序赤字,不僅表達了全球南方的心聲,也契合歐洲對有效多邊主義的期待和歐洲各國利益,不啻為歐洲緩解戰略焦慮的一劑良方。
更值得歐洲珍視的是,中國是唯一明確支持歐洲發展壯大的主要大國。在特朗普上任前一周,習近平主席應約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電話。習主席重申,中方始終認為歐洲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承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并強調中歐應是相互成就的伙伴。這種堅定支持對深陷危機的歐盟實屬來之不易。
保持戰略清醒方能避免“雙輸”陷阱
歐洲在經濟體量、市場規模、產業競爭力、國際規則制定等方面優勢仍然明顯,能否恢復穩定繁榮和發揮國際地位影響,在多極世界中扮演一極,關鍵看能否走出西方中心主義的思維窠臼,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中國和全球南方的多極化愿景,重新定位對華關系。近年來,歐盟對華定位從合作伙伴向競爭者乃至制度性對手傾斜,同美國加強中國政策勾兌,甚至主動對華“去風險”。歷史證明,歐洲將自身利益捆綁于美國政治周期并不明智。當前歐洲正站在戰略選擇的路口:是繼續被美國裹挾、淪為一枚遏華棋子,還是以獨立姿態重構對華關系?本屆慕安會恰為歐洲提供了反思契機。近期,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法國蒙田研究所等智庫專家發表觀點,認為歐盟不能以美國對華政策為藍本,不應加入美國打壓中國的行列。這些呼聲值得歐方領導層重視。
我注意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不久前在達沃斯論壇上稱,“必須同中方建設性接觸,尋求建立更加平衡的關系”,近日在歐盟使節會議上強調“歐中可以達成共識,甚至拓展貿易和投資關系”。這與她此前一貫強硬的對華“去風險”論調有微妙反差,顯示歐盟高層正重新校準政策天平。
歐方釋放的對華合作信號值得肯定。在多極化浪潮不可逆轉的今天,歐洲更應明白,真正的“風險”不是同合作伙伴之間的互利共贏關系,而是喪失戰略自主的勇氣。中歐應抓住今年建交50周年機遇,多開展對話交流和務實合作。面對動蕩失序的世界,中歐更應在全球治理層面加強相互理解,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反對脫鉤斷鏈,推動多極世界朝著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目標不斷邁進。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