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雙子星”聯盟首航上海港,推動全球航運從規模競爭轉向效率競爭
2月10日11時許,在上海洋山港三期碼頭,隨著首個集裝箱被緩緩吊裝上“愛瑪馬士基”輪,全球航運業迎來里程碑事件——由丹麥馬士基與德國赫伯羅特聯合組建的“雙子星”航運聯盟在上海港正式運營。

2月10日,“愛瑪馬士基”輪停靠在洋山港三期碼頭。黃波 攝
當前,國際航運格局正在深度重構,而上海港作為全球核心樞紐港,將以“效率第一”為目標,聚力做強主業、做優服務,與船公司攜手打造港航業效率與服務的新標桿。
提升準班率:讓巨輪從“站站停”變成“大站車”
航運聯盟是班輪公司間在航線、港口、船期、艙位、堆場、內陸物流體系等方面實現互補互助、資源共享而結成的各種聯盟。本次投入運營的“雙子星”聯盟由馬士基航運與赫伯羅特航運組成。未來,兩家企業將共計投入340艘船舶(約370萬TEU運力)參與運營,海運服務網絡由29條干線及30條靈活的穿梭干線組成,目標是達到90%以上的班輪準班率。
這種基于雙方現有航運資源和運力網絡的深度融合或將全面提升航運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通過整合自有船舶、碼頭和支線船舶來極大優化運營成本,并實現廣泛的港口覆蓋。新模式一方面讓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僅掛靠全球主要樞紐港,讓巨輪從“站站停”變成了“大站車”,提升船舶的準班率;另一方面,增加聯通樞紐港的直航航線,讓大型樞紐港的貨物能夠通過“水水中轉”更快抵達各支線港和目的港。

“愛瑪馬士基”輪迎來新聯盟組建后上海港裝船第一箱。葉真于 攝
“雙子星”首航儀式上,馬士基亞太運營中心總裁柯安素表示,“選擇上海港作為‘雙子星’樞紐港之一,是基于其世界級的港口作業效率、數字化能力和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作為全球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五年領跑的超級大港,上海港與“雙子星”的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其國際航線網絡密度,保障“雙子星”網絡“船舶準班率”,為全球客戶提供“超預期”的物流保障。
專家:推動全球航運從規模競爭轉向效率競爭
“上港集團將肩負好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主力軍的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港口運營商’為愿景,持續提升上海港樞紐能級和服務水平,為全球航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更優質的‘中國方案’。”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周勇表示。他透露,集團將通過與“雙子星”的合作,結合自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強化提升港口國際中轉、空箱調運等重要功能,同時做好沿海捎帶、國際中轉集拼等重點業務的拓展。
業界分析認為,“雙子星”協作的誕生或將打破傳統航運格局。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專家指出:“上海港與‘雙子星’的合作,本質是通過港口與航商的‘數據共享、標準共建’,推動全球航運從‘規模競爭’轉向‘效率競爭’。”
為滿足新模式在通關時效等方面的需求,上海邊檢總站洋山邊檢站等口岸查驗單位以通關的高效率提升班輪準點率。船舶靠泊前,邊檢機關提前聯系港區、代理、引航等單位,制定“一船一策”通關保障方案,并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核對申報信息,辦妥船舶入境預檢手續,確保船舶靠泊后即可開工作業。船舶靠港后,邊檢機關積極響應船方、貨主、航修人員登離輪需求,及時簽發上下外輪許可,滿足貨物交接、轉運和船舶后續航行需要,運用移動驗放車等新銳裝備,在船舶梯口辦理入境邊檢手續和船員換班手續,減少人員往來奔波,便利手續辦理。
洋山邊檢站執勤二隊副隊長張云超表示,“洋山港的船舶數量多、碼頭岸線長,我們提前做好信息研判,真正做到通關‘零延時’,作業‘零等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