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epSeek硬件”爆發!迎接AI潑天富貴,都誰贏麻了?

DeepSeek成了整個硬件行業的“富貴密碼”。
節后第一周,聯想在接入DeepSeek并預告與DeepSeek“討論更多深入合作可能性”后,股價大漲31.53%。截至2025年2月7日休市,聯想總市值已來到1515.85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雷科技
這種“DeepSeek潑天富貴”不僅發生在二級資本市場,也直接影響了硬件的銷售。比如前幾天,某品牌的“DeepSeek AI鼠標”在抖音單平臺就實現了百萬銷售額。那么,DeepSeek究竟有什么魔力,讓一眾硬件企業相見恨晚呢?
一鍵擁抱DeepSeek,外設配件先干為敬
接軌速度最快的“DeepSeek硬件品類”是PC外設。以“DeepSeek+鼠標/鍵盤”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上搜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名為“咪鼠”品牌的產品。從銷量上看,“咪鼠M5AI”鼠標是其主打產品,也是目前AI鼠標品類的代表產品。

圖片來源:咪鼠
產品看起來其貌不揚,但中間后方的AI鍵卻強調著其AI鼠標的定位。在商品標題和圖片中,咪鼠也強調了這款鼠標支持國產化系統,“支持DeepSeek-R1”,屬于“DeepSeek硬件”。
在宣傳頁中,咪鼠為M5 AI鼠標賦予了6大通用模型和3大專業模型。一番研究后,小雷就搞清楚了這款DeepSeek鼠標的邏輯。簡單來說,鼠標上這個AI鍵可以一鍵拉起電腦上安裝的咪鼠AI 3.0軟件。不同于羅技Logi Option+或雷蛇Synapse雷云這種設備管理軟件,咪鼠AI 3.0更像是一個內置了AI入口的WPS,有寫作、PPT、表格、繪圖、智能體等多種功能,同時還保留了語音控制的能力。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主頁的M-AI問答頁面,咪鼠為用戶提供了基于DeepSeek-R1的深度思考選項。
簡而言之,咪鼠AI 3.0是一個聚合了多種AI服務的門戶入口,我們在App里的AI請求,會在本地輕量化引擎預處理后,再由兩層遠端AI服務器處理得出結果,再輸出到電腦上。根據咪鼠官方介紹,除了直接開通咪鼠AI的會員服務外,購買其AI外設也可附送永久免費的AI基礎功能。
科大訊飛AI鍵盤的AI實現方式和咪鼠AI鍵鼠一樣,均為本地硬件拉起電腦App調用遠端資源的模式。從技術上來說,這種AI開發模式也更適合外設這類設備:首先,外設無法脫離PC使用,這意味著外設即使“內置AI”也沒有用武之地。其次,PC AI的快速迭代讓外設可以極快的速度跟進新出的AI模型,比如第一時間接入DeepSeek,以及后面再涌現的更“炸裂”的AI。
DeepSeek突破算力封鎖,AI PC成直接受益者
AI軟件的實際載體——AI PC同樣是這次DeepSeek浪潮的受益者。比如聯想,就在其AI智能體聯想小天(AI PC、手機全平臺)中接入了DeepSeek,為用戶帶來開箱即用的AI功能。

但DeepSeek對AI PC的影響遠不止這些。
在過去,AI PC的超高硬件算力門檻讓其在消費端難以推行。按照微軟的定義,AI PC必須具備“本地運行其AI Copilot”的能力,需搭載大于等于40 TOPS 性能的NPU,這讓許多PC在硬件配置上“先天不足”。即使部分品牌采用了本地+云端的混合模型結構,或直接用本地界面+云端算力的運行模式,但AI運算背后的高成本依舊成為了AI PC推廣的阻力。
DeepSeek的出現,打破了AI PC對硬件算力的高度依賴。

圖片來源:GitHub
以AI PC玩家喜歡的、不受網絡波動與服務器繁忙影響的本地部署為例,DeepSeek不僅選擇將模型開源,放出完整671B模型,還基于QWEN和LLAMA、放出來多個不同規模的蒸餾版(1.5B-70B),讓用戶可以在自己家里部署DeepSeek-R1,大幅降低了AI PC的門檻。(如何在本地部署DeepSeek以及基于DeepSeek創作游戲等,雷科技已輸出大量的評測、教程內容,可全網搜索查看)。對品牌來說,多階蒸餾模型的開源也極大降低了AI PC的硬件門檻,加速了AI PC的普及。
安卓手機競相接入,DeepSeek引爆AI手機?
在手機領域,除蘋果與小米尚未表態外,聯想、OPPO、vivo、華為、榮耀、努比亞、魅族等品牌均已宣布正在或已經接入DeepSeek-R1,第一步,他們大都選擇在手機原有的AI智能體中接入DeepSeek端口,魅族則表示將全線接入DeepSeek,包括智能手機、智能眼鏡甚至車機系統Flyme Auto都會吃上DeepSeek。
在中國市場一直未能落地AI的蘋果,則被傳已在與DeepSeek團隊接洽,實現中文版蘋果智能的落地。
DeepSeek引爆AI手機,可從本地和云端兩個角度來看:
端側,當前手機硬件算力很難在本地跑動DeepSeek-R1高規模參數的版本,但部分手機芯片理論上可本地支撐3B-7B規模的模型,因此DeepSeek登陸手機端側絕非天方夜譚。隨著手機AI計算能力的與日俱增,以及DeepSeek持續降低算力要求,未來在我們手機端側部署DeepSeek也將成為現實。
云端,由于云端算力的緊缺與昂貴,市面上仍有部分品牌的AI手機僅向旗艦型號開放云算力,由于當前用戶在手機上使用AI功能大都是免費的,因此手機廠商很難將AI開放給所有機型。而DeepSeek-R1相對更低的硬件需求打破了AI的資源限制,每一Token的算力成本銳減,這讓手機廠商能用更低的硬件成本服務更多AI請求,AI功能將成為所有智能手機標配。
在雷科技看來,讓AI變得人人可得、觸手可及的AI算力普惠,才是DeepSeek對AI PC、AI手機、AI硬件甚至AI產業的最大貢獻。
可穿戴設備是DeepSeek實現AI普惠的樣本
剛剛提到,DeepSeek-R1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讓AI能力與超高性能硬件脫鉤,以打破算力壟斷的方式將AI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曾經無力承擔AI的硬件如今也能用上AI。盡管這個結論看起來有些像宣傳口號,但實際上,這結論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實例——DeepSeek浪潮中表現積極的可穿戴品類就是最好的例子。
受限于體積、續航、發熱等嚴苛的設計要求,可穿戴設備算力普遍較為孱弱,在過往可穿戴設備進行AI計算,往往需要依賴手機這樣的附屬設備。DeepSeek則讓可穿戴設備也能真正吃上AI。
以音頻產品為例,目前賽那AI耳機開啟了DeepSeek-R1的內測。年初的時候,小雷曾評測過賽那的AI耳機,它走的是硬件+手機App+云端算力的路線。但因背后算力價格昂貴,賽那用戶能“無限量”使用的AI功能還較為有限;使用基于云端AI算力的功能比如文生圖,用戶需要按次收費。

圖片來源:Sanag賽那
成功接入DeepSeek-R1后,賽那處理AI請求的綜合成本將大幅降低——根據咪鼠的說法,DeepSeek短文本生成的單次請求成本經優化可低至0.0021元,遠低于ChatGPT以及一眾傳統AI大模型的經濟成本。
在CES 2025上搶盡風頭的智能眼鏡,同樣是DeepSeek-R1的受益者。以目前在AI音頻眼鏡品類頗有建樹的界環為例,在2024年其就表示未來會對眼鏡的AI功能收費。
“AI界拼多多”DeepSeek可用更低的成本應對相同的AI請求,或用相同的成本應對更多AI請求。這意味著企業應用AI、消費者使用AI的成本均會進一步下降,真正意義上讓AI無處不在,而可穿戴設備將會是AI普惠的重要切口。
DeepSeek讓中端車擁有更高級別的智能座艙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是“智能化”,智能座艙則是AI汽車最關鍵的基礎設施,DeepSeek對AI汽車最大的價值在于:適合本地部署。目前多家車企都宣布已在積極驗證DeepSeek“上車”,比如長城CTO吳會肖表示“Coffee Agent已和DeepSeek完成融合適配”;小鵬CEO何小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AI才是電動車行業的真未來,并強調“(DeepSeek)不僅率先實現了媲美OpenAI大模型的產品體驗,更將成本壓縮到極低。”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得益于DeepSeek-R1在終端側的輕量化和可伸縮性,各大車企無須搭載過于昂貴的車載芯片,也能為消費者帶來毫秒級的智能語音交互和更豐富的車載娛樂內容,比如基于AI的車內對話問答。這將讓中端車甚至入門車擁有更高級的AI交互體驗。
除了本地部署外,DeepSeek 提供的多層次模型,還可讓用戶既能享受本地部署帶來的低延時優勢,又可在云端獲得強大算力支持。未來,基于DeepSeek的車載AI將不再局限于語音識別,還可實現多模態理解,讓車輛真正具備“思考”能力,為數字座艙開啟更智慧、更人性化的駕駛體驗。
DeepSeek讓教育硬件AI化“一個都不能少”
受成本限制,教育硬件的本地算力一直是其AI化的最大障礙,此次DeepSeek浪潮,不僅將更好用的AI帶到了教育平板等設備上,同時也能將AI帶到一些全新的品類,比如詞典筆、故事機等設備上,讓更多教育硬件有機會AI化。
對教育硬件來說,DeepSeek的價值不僅體現在降低硬件端算力門檻,還能為教學場景提供更多“沒見過”的新可能。比如以往智能硬件大多只停留在“答題—批改”的單向模式,而接入 DeepSeek 后,像教育平板或詞典筆這類產品能實現雙向甚至多向互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前DeepSeek只是初期版本,在一炮而紅后,DeepSeek勢必會吸收更多資金、資源與人才,朝著“中國的OpenAI”進化。因此,DeepSeek未來將可能會推出更多多模態大模型版本,基于此,教育硬件行業的電子白板、VR/AR頭顯、智能教育解決方案,也將全面AI化,實現從在線教育到AI教育的躍遷,讓教育行業用上AI、用好AI。
給世界帶來更便宜的AI,DeepSeek功在當代
從AI PC到AI手機,從智能座艙到可穿戴設備,DeepSeek正在用更低的成本、更開放的生態,重塑整個硬件行業的競爭格局。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我們甚至不需要再強調“AI硬件”這個概念——因為所有硬件,終將被AI重塑。
硬件只是被DeepSeek重塑的一個小小的切面。
在雷科技看來,現在再討論或者比較DeepSeek比GPT或者說文心/豆包/通義們強多少,沒太大意義。DeepSeek最大的價值在于它所帶來的“降本、增效、擴容”的綜合能力,也就是“更低成本的AI”所形成的普惠價值。
以往只有大廠才能負擔得起AI研發所需的算力建設,小企業必須以外部采購的方式接觸AI做二次開發。DeepSeek一是在模型實現上找到了更經濟的解法,二是采取開源的模式,大幅降低了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擁抱AI的成本與技術門檻。過去一個月涌現的DeepSeek硬件,就是“DeepSeek效應”最好的例子。

圖片來源:DeepSeek
對于千行百業來說,DeepSeek的多層次模型架構與開放式接入不只是降低了AI使用門檻,其在架構上還允許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靈活調度云端與本地算力,從而打造更適合自身業務的AI產品與AI服務。這樣看,說DeepSeek為AI工業化踢上了臨門一腳并不夸張。
對消費者而言,DeepSeek帶來的算力平權意味著AI能從高端、專業設備下放到所有設備,我們花更少的錢就能買到更好的AI設備,免費使用更豐富、更好用、更專業的AI功能。
DeepSeek對硬件產業,對科技產業,對世界的改變,才剛開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