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家庭相冊?|69年前的一張結婚照,窺見中國式婚姻圖景
【編者按】
帶齒口的相片邊框,黑白色的古舊著裝,很多人的家庭相冊都有這樣一些壓箱底的結婚合影照片。本文作者鄭小序是一位攝影師,也是一位視覺文化研究者。她從自己外公外婆的一張拍攝于1956年的結婚照開始講述,那一代人的愛情濃烈持久,直至今天透過褪了色的相片依舊能感受到昔日他們的真情真意。
生活里,鄭小序喜愛收藏照片,特別是夫妻的結婚照或是兩人的合影。她從舊書攤、自己親戚的家庭相冊或是網絡上收集,漸漸又被合影中的一些意象所吸引,并做了歸納總結。經過她的編輯,這些結婚合影照片不僅像是見證個人愛情的信物,也是一個個不同時代審美趣味和對愛情憧憬的縮影。

1956年12月29日,外公外婆結婚照。
這張照片是外公外婆1956年的結婚照,他們攜手走過71個春秋,直到去年9月外婆離世,外公悲痛之余將它重新整理編輯成冊。他們倆經歷過清朝的婦女纏足包辦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五四運動后的閨閣房解放,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婦女解放,這張結婚照對于他們的意義不僅是建立家庭的標志,而且它象征著婦女“真正”的解放和婚姻自由。
那時他們倆都是在地區的支部工作,雖然都在一個支部里,但組織嚴密,如果要結婚,大家都需要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且結婚手續還需要領導批準,擔心影響人生和工作,他們是得到當時支部書記批準后,才去辦理結婚手續的。
當時結婚的程序方式是,給書記買了一瓶酒,稱了兩斤果糖放在桌上表示感謝,也同時讓大家知道,我們結婚了。結婚后,支部特意安排“洋人的宿舍”作為他們的新房。外公認為,婚姻大事是立家之本,結婚意味著安家立業,不僅是人生非常關鍵的大事,也是組建家庭的第一步,所以,除拿《結婚證》外,拍一張結婚照是當時既定俗成必須做的事情。
據外公回憶,在1956年12月29日,他們去照相館照了結婚照,照相館是涪陵的“大觀照相館”,在那時,單身男女兩人一起的合照是非常不能被接受的,而結婚的兩人能在一起拍照是最特殊的形式,這樣的拍照僅僅是為了紀念,所以也沒有婚紗什么的一切花哨的東西,拍攝非常自然,兩人并列而站,照相機一定格,就表示愛情結晶。
我有個特別的興趣:收藏一些關于愛情的合影。這方面并不局限于結婚照,也涉及更廣泛的暗示人與人關系的夫妻合影。結婚照是我理解這個世界人間關系的一種載體,這種關聯源于小時候在姑媽家看到的姑媽姑父穿著婚紗西裝的結婚照,那張照片的細節在記憶中已經模糊不清,但在我幼小的意識中,影像敘述了關于婚姻和愛情的第一個神話。而后,我對這樣的照片產生了持久的興趣,當然它關于浪漫、情動、溫暖和失落,包含身處愛情之外后,對人與人關系起源的好奇,而恰好在這時,我覺察到人對視覺的依賴,從小喜歡的攝影理所當然成了我探索的工具。

我會對我收藏的合影進行一些研究:一類照片大概拍攝于二十世紀80年代以前,作為結婚照,背景多為樸素凈色。 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女方的頭飾多為左右兩辮子或夾有發卡的齊耳短發,男方具有象征意義的中山裝、工農兵服和帽子等革命服裝維系著隱性的政治文化傳統。 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他們多以一站一坐、一高一低的姿勢嚴肅地凝望鏡頭,或被攝影師安置在同一高度、一前一后,并保持兩人的頭部直立不靠在一起。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即使是最浪漫的人間關系,也在同一姿態的無情緒表情中,傳遞著暗藏在社會背景中對愛情的約束。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莊重感絕非單純的對個人私密情感的逃避,這部分影像透露著與時代的一脈相承,蔓延著同志革命友誼的感情。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我喜歡淘老照片,在新西蘭留學和在巴黎實習的時候基本每個月都會去當地的舊貨市場看看,其實并沒有具體的收尋目標,對照片的選擇也只是以可以打動我為標準,所以購買它們的動機和價格也沒有任何關系。我收藏的這些夫妻合影大多來源在國內的舊書攤,網絡和親戚的相冊。親戚相冊里的夫妻合同照片大多都有特殊的情感意義,它成全了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那時,一家人的結婚照或是合影會一次沖洗很多張出來,每次寫信的時候便隨信寄給不同的朋友或是親戚,照片的背面簽上兩人的名字,以表安好勿掛的心意。

除了“并肩而行”式的革命友誼,也有些不同的照片。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以下三張給觀者留下了浪漫主義的念想,攝影師巧妙地安排夫妻兩人目光共同投向某個不可見的遠方,側向凝視讓目光在虛空中交匯。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虛空意向指向兩人面對的外部世界。夫妻關系從封閉的二元性中解放,相館在目光的擰結中創建了夫妻間親密關系的重新定位。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它瓦解了固定的丈夫與妻子的關系,讓并肩而行的同盟關系向無限的外部開放。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時代特點是一個重要的收藏線索。從民國初期開始,隨著照相的普及,家庭照或是結婚照漸漸走進每個家庭,我所收藏最早的夫妻合影也大概是那個時期的影像。其實每個時期的夫妻合影影像和中國時代變化有很多微妙的聯系,也牽扯到時代所塑造的對婚姻的理解,比如男士在民國時期穿的老款西裝;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所穿著的中山裝、列寧裝或軍服;在80年代所穿的改良西服,人物嚴肅或微笑的表情,特別是在攝影中所講的目光凝視,能解讀出更多人們存在狀態的哲學投射。所以,即使很多照片都沒有日期,當一類照片放在一起時,我基本能猜測得出來大致的拍攝時期。數碼影像的普及使民營影樓呈現消費主義轉向,在我看來,大眾消費時代下的全民數碼婚紗照更多地呈現視覺的上“標準化幸福”,與早期影像相比,其所呈現的神秘感和可想象的空間發生了偏移,審美也有很大變化,收藏夫妻合影老照片的分界線也于此而止。所以,我收藏的基本都是數碼婚紗攝影普及之前的上世紀的照相館影像。

面對一張張陌生人的結婚照片,我有時會想象他們的生活和境遇。有一類人造置景下的結婚照,它們所營造出的地方想象非常有意思,照相館里搭出來的假背景營造了一個超現實的劇場。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這些照片的背景是虛假的但卻擁有超越審美的遠方意向,每一對面對著鏡頭認真扮演的“幸福”夫妻。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沉浸在拍攝賦予夫妻共同體驗的儀式感時,攝影彌補了現實中無法抵達遠方的遺憾。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這樣的場景摒棄現實中兩個人的情感視角,拉近距離的疏離,讓生活多了一些滋味,普普通通的日常,長出了浪漫主義的翅膀。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從那些照相館影像里,我看到當時人們嚴肅、認真和帶有信仰般地對待拍攝,過去的夫妻合影里也構筑起中國人在時代的情緒里對婚姻、對愛情特有的情感,暗藏著與生俱來的對幸福關系渴望的意象,它是一種含蓄、沉默又深層的情感。人生起伏和生活碎片都在影像的背后溶解,被定格深埋。影像的故事如“百年好合”所寓意,中國幸福即是核心。

隨著西方文化逐漸進入中國,它與傳統觀念共存在。我們在各種視覺圖像中均能找到時代特征。但夫妻影像具有特殊性,使諸如此類的圖像具有更多維度的多重意義。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具有西方現代性標志的婚紗和西服承擔了更多面對新世界的向往和期待。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在服飾和發型之外的背景運用,使作為家庭影像的記錄有了更多個性化的選擇。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雖然拍攝對象在鏡頭前的姿勢還延續著之前的結構,但作為擺設的塑料花的加入與夫妻倆的笑容顯然加深了圖像對幸福感的傳遞。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背景里西式的廊柱、弧形窗與中式的盆景、風景同時在視覺層面上表現了影像在面對時代進步中的掙扎妥協和調和的對策。鄭小序收藏的照片
征稿
專題名稱:《家庭相冊》
80、90年后出生的你們,有沒有好奇過自己出生的上世紀末是什么樣的?
爸媽的青春與你們有過什么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故事?
再年長一輩的悠長回憶,你都了解嗎?
又或,不再年輕的自己,回望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是否有話想說?
我們不僅僅對攝影(照片)感興趣,我們更在意這些照片背后的所承載的不同時代深刻著的故事——它是一個個家族的血脈維系,也是一個民族的情感共同體。
它也許就是爺爺教你讀唐詩、外婆端上桌油滋滋的紅燒肉、父親的背影,和母親叮囑。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瑣碎構成了日常,日子變得平淡普通,但是,總有那么一刻讓你揮之不去,突然間在腦海中出現。請將你認為有意思的那一刻告訴我們。
征稿要求
1,文字的書寫與時代的關聯性。
2,1500 - 2500字,講述你與長輩之間難忘的故事。
3,選取8-20張以前的(家庭生活)舊照(根據文字可酌情增減),盡可能包括長輩自己、長輩家中環境及與長輩的合影等。照片彩色黑白不限,并附上拍攝時間和地點,并簡單介紹拍攝背景。
4,我們將選取若干優秀作品,編輯發布在澎湃新聞,并擇優支付稿酬。
5,請將投稿發送至 wudo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