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那點事|民主黨因移民問題分裂,但兩年后或許會給特朗普整個大活兒
近日,隨著特朗普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政策的實施,其第二任期內的移民政策新政已經開啟。一定程度上,移民政策一直是特朗普內政的“旗艦產品”,其第一任期時的移民政策曾經引發政府關門,那么隨著特朗普移民新政2.0的開啟,將對美國政治產生何種影響呢?
特朗普移民新政2.0和1.0的實質均是實現美國“白人利益優先”,雖然上述移民政策招致民主黨自由派的反對,但是鑒于民主黨在移民問題上陷入分裂的現狀,短期而言,美國兩黨不會因為移民問題引發激烈紛爭。但是鑒于美國移民問題高度極化的長期態勢,長期而言,移民問題仍有可能再度成為兩黨激烈斗爭的工具。

當地時間2025年2月8日,美國芝加哥,數百人在公園集會,抗議驅逐和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視覺中國 圖
以“美國白人利益優先”為目標
特朗普執政第一周,在移民政策改革問題上采取了諸多移民行政命令,諸如他就職數小時后發布了幾項行政命令,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保障各州免受入侵”,該命令來自《移民和國籍法》第 212(f) 條,即總統擁有暫停移民入境的權力。該命令還援引了美國憲法第四條第 4 款規定,即總統擁有保護各州免受入侵的義務。根據憲法和聯邦法律的上述條款,特朗普宣布南部邊境的局勢確實構成“入侵”,并授權國土安全部拒絕“參與入侵”,該命令將一直執行,直到總統發現“入侵”已經停止。
此外,特朗普還以確保美國南部邊境安全為名,宣布南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立即采取措施,在南部邊境修建隔離墻和其他實體屏障,并采取一切適當行動阻止非法外國人入境。與此同時,國防部宣布將向南部邊境派遣1500名現役軍人和額外的空中和情報人員,以加強邊境控制。此外,特朗普恢復了“停留在墨西哥”的政策,該政策來源于移民法第 235 條授權,該授權允許國土安全部遣返某些外國人返回來源國。換言之,尋求進入美國境內的非法外國人將長期滯留在墨西哥,直到他們的庇護案件得到審理為止。不僅如此, 特朗普還實施了暫停接受難民的政策、提出終止出生地獲得公民權的原則以及實施大規模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上述政策的實質均體現出美國白人利益為先的治國原則,這與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移民政策并無本質區別。二者的微小差別可能在于特朗普2.0時期的移民政策在捍衛美國邊境安全以及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方面比上一任期更有決心以及力度更大。據美國媒體ABC對特朗普任命的“邊境沙皇”(border czar)湯姆·霍曼 (Tom Homan)的采訪,美國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行動將在未來四年內持續進行。
特朗普1.0和2.0 時期之所以采取捍衛美國白人利益優先的移民政策,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美國移民來源以非白人(墨西哥移民和亞裔移民)為主,非白人移民的人口規模效應不可避免對美國的白人人口危機、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WASP)文化認同危機產生了重要影響。
民主黨陷入分裂
目前,曾經激烈反對特朗普1.0時期非人道主義移民政策的美國民主黨在移民政策問題上陷入分裂。此次分裂始于拜登政府時期的邊境危機。邊境危機發生后,一些民主黨對拜登不能有效解決邊境危機產生不滿情緒,進而離心拜登人道主義的邊境政策。與此同時,一些人權組織和“進步派”民主黨人繼續支持拜登人道主義的邊境政策。在特朗普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后,上述分裂繼續存在。
一方面,移民倡導團體和民主黨領導人積極尋求司法訴訟的方式阻止特朗普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政策以及終止公民權出生地的移民行政命令。與此同時,民主黨控制的州政府積極尋求立法,為特朗普2.0的移民政策實施設置各種法律障礙,并幫助缺乏合法身份的移民免于被驅逐出境。目前,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馬薩諸塞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等州的民主黨人通過各種措施,諸如支持擴大移民醫療保健和高等教育權、限制房東詢問移民身份、阻止政府同意開設新移民拘留中心等,以應對特朗普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政策。
另一方面,一些民主黨人則對特朗普打擊非法移民的政策給予支持。諸如在《拉肯萊利法案》的投票中,眾議院和參議院共有 58 名民主黨人投了贊同票。該法案要求聯邦當局拘留被指控盜竊、襲擊警察或其他傷人或殺人罪的移民。法案通過后,來自新墨西哥州的民主黨眾議員加布·瓦斯克斯 (Gabe Vasquez) 向美國媒體表示,愿意和共和黨在打擊邊境人口販賣、毒品走私以及加強其他邊境安全方面開展合作。另外,還有一些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移民政策2.0保持了沉默,諸如休斯頓的民主黨截至2025年1月底尚未表態。除此之外,一些民主黨和人權組織主張減少移民數量以及實施更加嚴格的合法移民入境程序。
移民問題未來可能引發激烈黨爭
當前,移民問題已經是美國內政的主要問題之一,在美國政治高度極化背景下,移民問題是極化程度最高的領域。因此,未來特朗普移民政策2.0仍有可能引發美國兩黨的激烈斗爭。
其一,從美國政治發展的長期態勢而言,在2045-2050年,白人人口少于總人口一半之前,傳統美國和多元美國的兩種路線的斗爭將始終貫穿其中。移民政策則是兩種路線斗爭的焦點所在,即實施嚴格的移民政策,保持白人的人口優勢和文化優勢;還是實施自由的移民政策,讓更多的非白人移民入境美國,實行多元文化。移民問題也因此成為美國政黨極化程度最高的問題。
自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兩黨在移民問題上日益極端,對于民主黨而言,日益自由化,諸如相比奧巴馬時期的移民政策,拜登政府時期的移民政策更加極端化。奧巴馬政府時期,曾經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且驅逐的非法移民數量遠多于特朗普第一任期。但拜登卻主張給予千萬非法移民合法身份。無獨有偶,相比小布什相對寬松的移民政策,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移民政策無疑更加保守和極端化。在一定程度而言,雖然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導致兩黨微調移民政策,但是涉及路線問題,兩黨均不會妥協、退讓。因此,移民問題引發政黨激烈斗爭有可能再度發生。
其二,從2024年大選結果而言,民主黨可能從競選失敗中反思移民政策,但是不會放棄利用移民政策攻擊特朗普的政治斗爭策略。民主黨在2024年大選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糟糕的邊境政策,并導致一些搖擺州選民的流失。對此,民主黨未來的移民政策可能右傾,并對特朗普加強邊境控制的政策給予支持,但出于政黨斗爭的需要,民主黨未來不會放棄利用移民問題抨擊特朗普。
在特朗普執政一周并采取諸多移民行政命令后,民主黨雖然借助司法訴訟、立法等諸多渠道應對,但是尚未出現大規模聲討特朗普移民政策的現象。其中原因,一方面民主黨“自知理虧”,不少民主黨人對拜登人道主義的邊境政策極為不滿,因而支持特朗普加強邊境安全的政策;另一方面,民主黨對特朗普移民政策2.0產生的后果尚在觀察之中,倘若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政策造成重大人道主義災難或者重要經濟損失,民主黨可能就會借題發揮,對特朗普進行猛烈攻擊。因為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的政策將實行四年,在實行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事件,民主黨將會大做文章,屆時反特朗普移民政策可能成為民主黨在2026年國會中期選舉中的重要的競選策略。
(唐慧云,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