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ta內部信息泄露!6款AI產品將到來,國內廠商如何應對?

泄露的不止是信息,還有Meta的野心
科技旋渦作者|孫浩南
近日,一份Meta泄露的內部備忘錄被披露,該備忘錄是由 Meta 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 (Andrew Bosworth) 撰寫,備忘錄中預告了其 Reality Labs 部門預計會推出6款AI可穿戴設備,以此擴大此前由Meta Ray-Ban所帶來的優勢。
眾所周知,得益于多模態 AI 大模型的推動,Ray-Ban Meta 的熱銷刺激,2025年 AI智能眼鏡市場熱度空前,眾多廠商都在為百鏡大戰做著準備,而面對Meta的6款AI產品,最終誰能成功站穩腳步呢?
Meta放大招,6款AI 可穿戴設備
據分享,這份備忘錄的標題為“2025:偉大之年”,于去年 11 月發送給 Reality Labs 員工。這份備忘錄很長,包含不少公司勵志演講以及2025年的大致計劃。
Reality Labs是Meta旗下負責Quest頭顯和Horizon軟件平臺、Ray-Ban Meta智能眼鏡技術、以及AR眼鏡和sEMG腕帶輸入設備研發的部門。

在備忘錄中,Bosworth稱2025年是“我在Reality Labs八年來最關鍵的一年”,并告訴員工他們將推出6款左右的AI可穿戴設備來“推動銷售、用戶留存和參與度的全面增長”。“從數據上看,2024年是我們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年,但我們并沒有沾沾自喜,因為我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沒有真正在世界上留下印記”,他宣稱。
從字面上理解,Bosworth 的備忘錄中表明 Meta 有六款 AI 可穿戴設備——而且聽起來它們都將于今年推出。結合此前的消息,Meta可能預計在 2025 年推出的產品可能包括:
1、馬克·扎克伯格預告的第三代 Meta Ray-Ban 智能眼鏡:據知情人士透露,新眼鏡將在單側鏡片內嵌小型顯示屏,雖然未透露具體規格,但結合"支持拍攝預覽"的功能描述,行業推測該顯示屏將采用全彩技術。

2、AI 智能眼鏡的 Oakley 版本:記者馬克·古爾曼報道稱,Meta和EssilorLuxottica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通過Oakley Meta眼鏡來擴展其智能眼鏡產品陣容,Oakley眼鏡的攝像頭則位于中央,面向“騎行者和運動員”用戶。
3、腕帶:此前有消息稱Meta正在測試一種讓用戶依靠腕帶來控制眼鏡的方法。該公司曾討論過將該配件與Hypernova眼鏡放在同一個盒子中,后者的鏡框鏡腿上也將有觸摸控制。如果腕帶配件不符合要求,鏡腿方法將成為標準輸入方法。這款腕帶控制器類似于Meta去年展示的Orion原型AR眼鏡所使用的控制器。
4、帶有攝像頭的耳機:去年報道了Meta Platforms正在探索開發帶有攝像頭的AI耳機,這種耳機可能會用于識別物體和翻譯外語。在內部,該項目名為Camerabuds,將攝像頭和電池放入微型設備中可能會使耳機體積龐大,并有使其過熱的風險。將隱蔽的攝像頭安裝到可穿戴設備上也可能引發隱私問題。
5、AI智能手表:早在2021年,就報道過Meta正在開發一款智能手表。據說該設備有兩個攝像頭:一個在前面用于視頻通話,一個在后面用作運動攝像頭,因為手表的主體可以很容易地從框架上拆卸下來。古爾曼認為這款手表可能想要與蘋果產品競爭,可以與Hypernova配合使用,并顯示用眼鏡拍攝的照片。
結合此前的消息,目前只猜測出了5款AI可穿戴設備,剩下的一種會是什么呢?或許只有5款,因為我們注意到備忘錄中Bosworth所寫的 “half a dozen” ,鑒于這句話取自泄露的內部備忘錄而非官方聲明,所以多方猜測所謂的6款可能只是粗略計算,而非確切的六種。
這個名為《2025:偉大之年》的備忘錄無疑彰顯了Meta的野心以及2025年的來勢洶洶。那么國內廠商又會如何應對呢?
超越Meta的同時,與眼鏡品牌合作
事實上,盡管有的國內廠商在宣傳上稱自己早已有AI眼鏡的相關計劃,但這句話在Meta Ray-Ban 智能眼鏡爆火后再說出來已經難以令人信服。
但從競爭的角度看,無論是先于Meta還是跟注Meta,想要在百鏡大戰中存活下來,需要做的只有靠產品力說話。其中,將這一點看得最清楚的或許是雷鳥V3 AI拍攝眼鏡。
在雷鳥V3AI拍攝眼鏡的發布會上,雷鳥將自身產品與Meta Ray-Ban進行了近乎全方位的對比。從第一人稱拍攝、音質、AI等硬實力到充電速度、重量、乃至價格,都完成了對Meta Ray-Ban的超越。

Meta在2025年將推出的多款AI可穿戴設備必然是優于曾經的明星產品Meta Ray-Ban,而想要在眾多廠商押注AI眼鏡以及曾經的明星產品續作下占據市場,超越與創新是為數不多的道路。
而除了產品本身足夠能打外,渠道也是國內廠商能夠依靠的一大優勢。AR廠商Rokid的AI+AR 眼鏡——Rokid Glasses,選擇與依視路旗下知名時尚眼鏡品牌暴龍眼鏡進行聯名。
雷鳥則更加“激進”,選擇與博士眼鏡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新一代 AI 眼鏡。除此之外,星紀魅族、 XREAL、界環,李未可等AR眼鏡廠商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與博士眼鏡有著緊密合作。

這種合作意味著廠商們更加重視作為一副眼鏡的基礎體驗,比如外觀設計、佩戴體驗以及驗光配鏡服務等。然后再是智能體驗的融入,并借助傳統眼鏡品牌的渠道和品牌優勢,讓智能眼鏡滲透到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中。
隨著百鏡大戰的日益到來,各家廠商都試圖通過增強硬實力的同時完善視光、設計、渠道的做法,力爭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寫在最后
Meta的內部備忘錄讓我們看到了其野心之大,而國內廠商對此似乎早已準備好了應對辦法,這場百鏡大戰中究竟是Meta守擂成功繼續擴大優勢,還是其它品牌異軍突起搶占市場,科技旋渦也會持續關注相關動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