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智”促“治” 中國電信安徽馬鞍山分公司科技助力基層治理呈現新氣象
“小區內總有陌生車輛進出,保安無法及時發現,十分頭疼!”
“居民投訴說有人高空拋物,但是我們監控不到啊!”
“社區活動信息很豐富,但居民沒辦法第一時間知道,怎么辦?”
面對社區治理的難題,如何沉下心來,苦練內功,交出真正令群眾滿意的答卷?近年來,中國電信安徽馬鞍山分公司充分應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推進智慧社區平臺落地,不斷激活城市基層治理新動能。
一張屏

日前,家住雨山區半山花園11棟的范先生反映,所住樓棟附近有一棵體型較大的香樟樹倒在路口,存在安全隱患,且造成了部分住戶斷電斷網。
收到信息后,社區“智慧社區”調度中心迅速通過視頻監控查看了現場情況,同時派單給對應的網格員到現場處置。收到派單后,網格員趕赴現場應急處理,聯系供電、城管、街道、社區等多個部門聯合進行應急處置,四個小時后路面清掃完成,供電及網絡恢復正常,受到了居民的一致肯定。

在半山花園社區,“有問題就手機下單”的模式已是常態。
半山花園社區轄7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147棟,總戶數5253戶,常住人口1.3萬人。過去,社區基層治理主要靠人。無論是數據排查、問題反映,還是活動參與、便民服務,都依賴網格員挨家挨戶“跑腿”收集,或是居民“跑腿”,找上門來詳細咨詢,過程較為繁瑣和低效。

2022年6月,中國電信安徽馬鞍山分公司與半山花園社區啟動了馬鞍山全市首個“智慧社區”項目,以“家在半山”微信小程序為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
社區指揮中心內豎起了一面可視化大屏,通過衛星二維GIS地圖進行綜合管理調度,實現一鍵監控、一鍵調度、一鍵查詢。居民有事不用出門反映,網格員也無需進行低效無意義的重復勞動。
一個平臺
一張屏的背后,是一個平臺的全面搭建。

在半山花園社區,每名網格員下網格時都會點開微信里的“家在半山”小程序,進行信息采集、網格巡查和問題上報等工作。其中的“網格連心模塊”,提供網格信息查詢與維護、事件管理、實時定位、日常走訪、民意采集服務等功能,解決工作人員上報數據重復度高、核查信息準確度低、居民服務入口繁多等難題,將社區工作者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同時,居民也可以參與對社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考核,實現社區工作人員的數字化管理,實現“陽光考核”。
通過社區治理網格化、數字化、精準化、智能化四大應用場景“一體化”服務,社區引領能力、治理能力、服務能力、居民滿意度四項指數得以大大提升,社區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立體化治理水平也得到了顯著增強。
目前,該平臺在半山花園社區居民的使用率已達90%以上,先后累計處置各類問題和服務事項近萬件,基本實現社區信息“一點即明”、社區工單“一鍵派發”,社區治理的居民參與度、滿意度大幅提升。
據了解,中國電信安徽馬鞍山分公司已經在全市建成300多個智慧小區、13個智慧社區,超30萬業主享受到智慧社區帶來的便捷,居民們也有了主人翁的意識,成為了社區建設、治理的參與者。智慧社區平臺搭建了業主與物業、政府溝通的橋梁,助力社區業主端、物業端、監管端的信息融通,讓“一點即知、一鍵生成、一來就辦、一呼百應”的基層治理服務模式“遍地開花”。隨著中國電信安徽馬鞍山分公司為全市更多的社區搭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平臺,社會治理、居民服務的最小單元、智慧城市建設的落腳點——社區,終將會呈現出全新的氣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