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莫迪領導的印人黨沖擊德里選區拉攏中產,革新派政黨或退潮

印度總理莫迪 資料圖
2月5日,印度邦級行政區德里國家首都轄區(NCT)舉行地方議會選舉,超過1500萬選民有資格投票。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簡稱印人黨,BJP),試圖推翻統治當地超十年并主打反腐、改革和福利政策的平民黨(AAP)。
伴隨著印度媒體頻頻“預言”已失手德里近30年的印人黨有可能在此次選舉中實現翻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劍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平民黨要想在首都第三次執政并不容易。據《印度時報》6日報道,大多數出口民調顯示,在五年前的上屆選舉中只贏得8席的印人黨有望在本屆選舉中拿到超過35個議席,也就是過半數議席,進而重奪首都執政權。選舉最終結果將于2月8日公布。
2024年3月,平民黨領袖、德里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杰里瓦爾被負責打擊經濟犯罪的印度執法局逮捕入獄七周,成為印度首位被逮捕的在位首席部長,罪名是收受酒類承包商10億盧比(約合0.8億人民幣)回扣。另有兩名平民黨高層因同案被捕。
彼時,距離去年印度大選啟幕不足一個月。平民黨的地區負責人阿蒂什·辛格和其他平民黨高層均強調,針對凱杰里瓦爾的指控由“印度政府控制的聯邦機構捏造”,是“為2024年大選打壓反對黨所作出的政治操作”。在張書劍看來,印人黨和平民黨之間的政治對抗陷入微妙局面。“莫迪政府去年大選前逮捕凱杰里瓦爾,對平民黨選情影響很復雜。一方面造成政黨領導人缺位,沖擊選舉安排;另一方面,又抬高了凱杰里瓦爾作為反莫迪符號的象征意義和地位,反而可能促進選情。”而平民黨方面,“這些年經歷了形象的轉變,從過去主打反腐、善治轉向主打阿爾溫德·凱杰里瓦爾的個人魅力,往民粹方向發展。”
此次德里議會選舉投票前,主要競逐政黨紛紛推出“發糖”政策。據印度《商業旗幟報》報道,平民黨推動的福利政策包括針對學生的免費公交票和五折優惠票、婦女財政援助、長者免費醫療、宗教財政援助等。印人黨的福利政策則包括婦女、孕婦、學生、工人等不同社群的福利援助金。在本屆德里選舉中有望“破0”的“老大黨”國大黨則強調了對低種姓階層的關注。
德里作為印度首都轄區,其選舉對全國有很高的象征意義。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去年全國大選中“慘勝”的印人黨和莫迪非常希望通過德里選舉拉攏中產階級,重振中上層選民對印人黨的熱情,并借助去年年底贏得兩個邦選舉的勢頭再接再厲。
過去十年平民黨在德里的崛起也依托中產力量。長期研究印度政治與經濟的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研究生吳孟克向澎湃新聞分析稱,一直以來,德里被中央政府的官僚控制,“對德里市民而言,中央政府推行的諸如‘花園城市’構想最多只是搞體育場一類的大型設施建設,更多向富裕階層傾斜,市政規劃讓新興中產階級感到不滿,平民黨由此崛起。”吳孟克表示,平民黨因此以新興中產階級力量做自我標榜,德里的政治競爭在印度中產階級公共語境中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近一段時間來,平民黨的許多政治表態似乎趨于保守,比如推出禁止羅興亞難民入讀公共學校的政策。“平民黨和印人黨都要對印度新興中產階級展開拉攏和競爭,這意味著他們的政策都要結合‘印度教特性’和全球市場競爭力的考慮,因此出現了‘競爭誰更保守’的現象,宗教保守成了某種政治正確。”吳孟克說。
張書劍認為,雖然平民黨在德里中產階級中仍擁有一定的基本盤,然而其曾經的新銳形象飽受挑戰。“在首都出現一個異制性的政黨,其實是全球常見的現象,南歐、尼泊爾都有類似的政治力量。在一國首都,部分中產會支持新銳的、較依賴社交平臺和相對去意識形態的政黨,體現了一種逆反心理的。不過,平民黨發展時間已經比較長了,其旗幟意義和反主流意義是否還存在,確實是一個問題。”張書劍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