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5位首席做客澎湃把脈2025:中國經濟增長或超預期,A股有望拾級而上
行至乙巳蛇年,在政策積極定調下,2025年中國經濟如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向上前行?哪些投資新機遇將涌現?大類資產又會如何表現?
近期,25位首席經濟學家、首席分析師、明星基金經理做客澎湃新聞 “輕舟必過萬重山——《首席連線》2025跨年展望”專題節目,就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接下來運行的諸多焦點問題,帶來了分析和展望。
對于2025年的中國宏觀經濟,受訪的內外資專家均表示,在一系列的重大積極政策的支持驅動下,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超出預期。其中,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主要抓手,增速有望平穩回暖,并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
落實到A股層面,受訪的買方和賣方專家一致認為,2025年A股仍面臨不少的內外積極因素,不僅短期“春季行情”可期,中長期看2025年A股也將拾級而上。節奏方面,多位明星分析師均提醒投資者關注下半年A股的行情幅度。
而配置方面,人工智能(AI)成為買方和賣方一致性看好的投資主線,不論是產業鏈還是應用端,均機會突出。同時,黃金當前價格雖然不斷創出新高,但配置價值仍然得到了分析師一致青睞,被看高一線。
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好于去年
對于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內外資機構的受訪“首席”一致認為,一系列的重大積極政策作用下,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望超出預期。
“展望2025年,預計經濟增長與物價表現都將好于2024年。”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董事總經理張文朗表示,伴隨著宏觀政策加碼,中國的需求缺口將逐漸彌合。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表示:“我們看到中國政策制定者宣布了一系列重大的刺激措施,以支持和促進經濟增長。中國的政策行動體現了其促進增長的決心,這可能惠及整個亞洲地區。我們認為政策刺激措施可能會緩解壓力,不排除刺激政策能夠給2025年中國經濟帶來上行驚喜,推動經濟增長超出預期。”
而具體到消費、投資、出口的傳統“三駕馬車”,消費方面,鑫元基金權益投資部負責人、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助理李彪表示,國內消費的韌性依舊存在,在前期政府消費補貼的帶動下,家電、家具、汽車等相關方面的數據反饋良好。“不管是消費電子,還是餐飲等其他方面,在2025年整體都會迎來需求抬升。”
“2024年消費呈現出逐步回升的態勢,隨著去年四季度消費數據出現改善,2025年消費應該說將呈現出走過底部,并逐步回升、恢復的狀態。”華創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董廣陽說。
南方基金宏觀策略部聯席總經理唐小東預計,2025年消費將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抓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內需置于2025年工作任務的首位,今年的兩新政策預計將明顯加力擴圍,同時伴隨居民的收入和預期修復,消費增速有望延續平穩回暖,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
投資方面,張文朗分析稱,預計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或接近5%,也較2024年有所好轉。基建方面,預計2025年基建投資或增長10%,略高于2024年的9.0%左右。制造業投資方面,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或加大力度。
出口方面,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預計,2025年中國出口將相對平穩。“中國制造業在創新、增加值和競爭力方面具有優勢,若外圍擾動因素影響不大,出口可能超出預期,這在過去兩年都發生過。”
政策是影響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2025年中國經濟向上的主要驅動力,多位受訪“首席”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政策驅動。
閃輝便指出,2025年中國經濟的驅動因素轉為政策支持,“若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信貸政策、房地產政策、產業政策等各方面政策疊加后,配合改革舉措,超出市場預期,將有助于提振經濟增長、信心和資本市場。”
“中國經濟的政策取向和發展模式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經濟走勢主要還是受國內政策與內生動能影響。穩定的宏觀政策將是影響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富達基金投資主管聶毅翔總結說。
具體的政策展望上,張文朗預計,2025年財政政策力度有望顯著高于2024年,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或通過綜合施策打開,結構性貨幣政策或明顯加碼。全方位擴大內需背景下,增量舉措可能更加側重消費,“總體而言,政策組合為金融周期下半場的‘緊信用、松貨幣、寬財政’。”
同時,對于決策層首次提出“超常規逆周期調節”,張文朗說:“我個人理解,首先,這是因為中國經濟正處于大轉型時期。這個轉型就是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從金融周期向科技創新轉型。”
張文朗分析稱,金融周期是指房價與信貸互相加強而形成的周期。這個周期在2018年左右見頂轉向,轉型帶來的結果是經濟結構改善,但需求偏弱,也就是說新經濟的權重上升,但是房地產調整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因為這個轉型不是常規的經濟周期,而是金融周期下行,因此這個階段需要超常規的逆周期調節來提振需求。”張文朗表示。
不過,在政策面,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強調:“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配合,更加強調節奏要匹配。市場對政策的期待可以理解,不過需要注意兩點。”
“一方面,是需避免對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過度解讀。時隔十四年重提‘適度寬松’,是對前期(支持性)貨幣政策操作的確認,而不是意味著國內貨幣政策從中性轉到了寬松。另一方面,財政政策通常要走過法定程序也就是兩會后才能全面發力,但是市場聽到了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就開始搶跑,透支了貨幣適度寬松的利好。”管濤說。
2025年A股行情的高點或發生在下半年
落實到A股市場層面,受訪專家指出2025年A股仍將面臨不少的內外積極因素,不僅短期“春季行情”可期,中長期看2025年A股也將拾級而上。值得一提的是,節奏方面,多位明星分析師均提醒投資者關注下半年的A股機會。
具體而言,短期方面,申萬宏源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表示,市場經過春節前的一輪回調,目前指數是處在震蕩區間下沿位置的,因此節后市場大概率是能夠看到一些“春季躁動”行情的。
“A股春節之后指數實現正收益的勝率是非常高的。”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也指出,從季節效應看,春節后的一個月,A股勝率在全年中幾乎是最高的。一方面,春節后流動性的結構性改善,會體現到股票市場。這個時間點,實體經濟的整體資金需求,還不是特別強。同時,市場整體的流動性支持也有預期。
陳果指出,另一方面,春節后市場的風險偏好也相對較高,投資者情緒一般比較好。一般來說,春節后至3月份之間,不論是數據還是海外預期,能夠壓制市場情緒的因素不多。同時,市場對政策端也會多多少少有些期待。
“因此,隨著政策的陸陸續續推進,以及流動性的支持,蛇年春節后市場有一定的表現,是非常順理成章的。所以,整體看,對于蛇年春節后的春節行情或紅包行情,市場是可以去期待的。”陳果說。
中長期看,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研究院聯席院長、新財富鉆石分析師張憶東說:“2025年要珍惜A股蜜月期,要對中國經濟中觀微觀領域的創新以及變革要有信心。”
張憶東認為,多維度共振下,2025年A股牛市將進入主升浪階段。低利率環境下,社會財富缺乏有效的投資渠道,中國股市短期賺錢效應與社會財富再配置將形成良性循環。
“2025年是不是有可能去挑戰2024年10月8日的市場高點,我認為是有希望的。”國泰基金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部總監梁杏判斷道,在2025年,上證綜指年線繼續收紅的概率依舊較大。
王勝相信,2025年資本市場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用一個詞叫“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這個行情幅度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時點很可能就在2025年下半年,最晚到2025年末也將開始。投資者一定要珍惜這次行情的機會。”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居民儲蓄‘大搬家’,2007年之后已經好多年沒有真正發生過了。往后看,居民在做增量資產配置時,已不會加杠桿、并通過房價上漲來賺錢,同時,中國居民在進行資產配置時,總體還是在國內進行,境外資產配置的比例是有限的。”王勝指出。
王勝進一步指出,因此,隨著過去幾年市場賺錢效應的逐步累積,一旦有一輪指數向上的可觀行情,會帶動中國居民儲蓄搬家的一個階段性加速,進一步放大行情的幅度。
張憶東也表示,隨著中國經濟企穩,物價平減指數有望轉正,海外長線資本或將重新流入A股,中外資金共振下,2025年A股行情的高點將發生在下半年。
人工智能配置價值突出
配置方面,人工智能(AI)成為買方和賣方受訪專家一致看好的主線。
例如,買方方面,對于2025年的主流投資方向,梁杏便重點提及了人工智能產業鏈。她分析道,在人工智能的應用驅動下,游戲行業、影視行業都會迎來階段性的小表現。
梁杏進一步指出,智能汽車駕駛、機器人也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后端。“實際上,人工智能作為新質生產力中的基礎技術,它可以賦能千行百業,然后使得最后的終端應用能夠更好地提升效率。這是我們比較關注的方向。”
“大摩數字經濟的整體產品策略仍將圍繞人工智能產業鏈,積極布局景氣趨勢向上領域。”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大摩數字經濟混合基金經理雷志勇表示,“目前組合重點關注云端的服務器、光模塊、PCB,智能終端的蘋果鏈、眼鏡以及配套數據中心,散熱和液冷等。”
具體來看,雷志勇進一步分析,應用端側,回溯歷史可以發現無論是移動互聯網還是PC時期,應用終端市場空間很大。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新的人工智能產業革命,云端大模型成熟后,未來的彈性會表現在應用側。一些積極配合海外巨頭參與人工智能創新的消費電子標的值得重點關注。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也處于合理水平,2025年或將進入到密集創新的大周期,我們將持續關注各類基于AI創新的智能終端,如手機、眼鏡、耳機等。”雷志勇說。
賣方方面,陳果表示,科技尤其是以AI+為核心的方向,是2025年最重要的一條投資主線。
“中國現在已經有很多好的AI應用產品,如大模型等,建議投資者盡可能多地去體驗、使用,然后再去評估哪一些公司能夠真正抓住產業趨勢。”陳果說。
具體到應用層面,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兼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董事總經理,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表示,隨著國內大模型能力的迭代和持續增強,預計2025年國內AI爆款應用將密集出現。
武超則表示,數字經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PC階段,移動互聯網階段以及智能時代。其中,數字經濟的核心特征是“數據”和“算法”,數字化是雙向的,未來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數字化企業,智能化是最終目標。
“總的來說,AI不僅是加速數字化應用落地的現象級工具,也是數字化時代的‘操作系統’和‘新引擎’。”武超則表示。
黃金仍然看漲
主題投資方面,目前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的黃金,配置價值仍然得到了分析師的一致青睞。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金屬與材料首席分析師邱祖學便指出,對2025年的黃金價格表現,依然比較樂觀。一方面,美聯儲實際上已經正式進入降息周期,全球在2025年的貨幣寬松是方向性的。
“另一方面,未來幾年外部環境整體看依然是比較混沌的,避險需求強烈。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看,黃金的配置比例仍然有上升空間。”邱祖學指出。
因此,邱祖學認為,2025年黃金價格有望繼續保持強勢上行態勢。“從樂觀的角度來看,今年黃金價格很有可能突破3000美元/盎司。”
“2023年9月我在報告中表達過10年戰略級別看多黃金,目前觀點依舊不變,當前仍然戰略性地看漲黃金。”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說。
張瑜表示,雖然當前時點黃金價格已經上漲了不少,但依然對未來3至5年的金價看漲。雖然接下來金價不是每天都漲,但應該說每次回調都是一個好的買點。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首席資產研究官戴康則指出,黃金的超國家主權信用價值是應對逆全球化新投資范式的必需配置。
“方向上而言,2025年美國財政約束的重要性雖有所提升,但疫情使得美國的‘寬財政’具有退出黏性,方向上仍是偏‘大財政’,美國債務問題的憂患可能持續侵蝕美元信用、疊加逆全球化的地緣風險(央行購金需求支撐),中長期均利好黃金。程度上,假如特朗普政策組合誘發更高的赤字隱患、二次通脹風險、經濟衰退風險,都會對金價的形成進一步的支撐。 ”戴康表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