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過年怎么吃,健康又潮流?
乙巳蛇年將近,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蛇被視為智慧、靈活與長壽的象征,“靈蛇獻瑞”“蛇來運轉”寄托了美好的期盼。
在過年大餐方面,我們也希望充滿營養和活力,而傳統春節飲食的特點往往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高鹽分,正餐蔬菜類、淀粉類攝入偏少。那么,如何在蛇年新年里實現合理膳食呢?
一、合理搭配:主食粗細搭配,蔬果必不可少,肉類精挑細選
主食是一天中能量的主要來源,然而春節期間大魚大肉、不吃主食、過多食用糕點充當主食者卻大有人在,無形中會導致熱量、脂肪、蛋白質等攝入過多。因此,即使在春節期間也應當適量攝入主食且注意粗細搭配,以增加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的攝入。建議粗雜糧占每天全部主食的1/3-1/2,每天攝入全谷物和雜豆類50克-150克,薯類50-100克。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維生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多酚類、萜類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調節免疫等優點,年菜的餐桌不能少。推薦水果每天200克-350克,種類盡可能多樣;蔬菜每天超過5種,最好攝入500克以上,其中一半為深色蔬菜類(綠色、紫色、紅色、橙色等)。此外,蘑菇、海帶等菌藻類食品含有豐富的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也是不錯的選擇。
過年期間脂肪往往攝入過多,動物性食品應優選脂肪含量低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蝦類;其次是脂肪含量較低且脂肪酸組成優于畜類脂肪的禽類;再次是脂肪含量低,鐵含量豐富的畜類瘦肉。盡量減少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含脂肪、膽固醇高的食物。
二、健康烹飪:多用蒸煮燉,少用炸烤煎
烹調溫度和時間,是烹飪是否得當的決定因素。煎、炸、烤等是以油為媒介或以火直接接觸食物原料,烹調溫度比較高,甚至可達400℃,不但增加脂肪攝入(煎炸),營養素損失多,還會產生苯烯酰胺、雜環胺、苯并芘、反式脂肪酸等致癌物質。蒸、煮、燉,烹調溫度在100℃左右,對食品的生物活性成分引起的變性小,有利于天然食品營養功能的發揮,更營養、更安全。
三、限量飲酒:小酌慢飲
春節期間聚會難免要喝酒,但過量飲酒會危害人體健康,如果不能避免,盡量選擇低度酒小酌慢飲、不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同時喝碳酸飲料。《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如飲酒,每天的酒精攝入量最好控制在15克以內(大約相當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度白酒50毫升,高度白酒30毫升),過年期間也要注意控制量。
四、零食適當:分級分類,警惕過量
過年了家里零食不免會多起來,在零食選擇上也不能盲目,零食分為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3個等級。可經常食用的零食營養素含量豐富,多低脂、低鹽、低糖,如奶及奶制品、新鮮的水果、堅果、全麥面包、蒸或烤的紅薯、煮玉米等。
過年期間,可選擇此類食物作為零食,但仍需控制攝入量。適當食用的零食指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含有或添加了中等量的油、鹽和糖,如奶片、果汁含量30%果蔬飲料、巧克力、葡萄干等。這類食物除了控制攝入量外,必須限制食用的頻率,過年期間要少選。需要限制食用的零食通常所含營養素很少,卻含有較多的油、糖和鹽,如糖果、炸雞塊、膨化食品、薯片、碳酸飲料、雪糕、方便面、奶油蛋糕等。這類食物能量較高營養素密度低,過年期間盡量不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