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常州2024產業大事記: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8500億元
2025年,長三角迎來了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時刻。通過深度產業聯動、技術合作和資源共享,這片經濟熱土正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潛力。澎湃新聞旗下城市智庫澎湃研究所,通過“浪尖計劃”和《浪尖周報:長三角產業觀察》,持續關注并剖析長三角城市在智能制造、高端服務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進展,成為洞察區域協同與產業創新的有力聲音。
值此新春,《浪尖周報:長三角產業觀察》特別策劃了“九城共振,協同新未來”新春特輯,回顧2024年長三角九座萬億GDP城市的產業亮點與創新突破,展望2025年如何在協同共振中迎接更加緊密的產業融合與發展。同時,我們誠邀您參與【問卷】調查,分享對長三角產業未來的獨到見解,完成問卷的讀者將有機會獲贈精美禮品。讓我們攜手見證長三角產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2024年,常州市以新能源產業為核心,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集聚,保持高增長態勢。新能源產業規模突破8500億元,整車產量接近80萬輛,位居全國第三。同時,綠色出行和智能制造產業加速發展,全球化步伐顯著加快。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各項政策支持陸續出臺,推動產業從“基地化”向“集群規模化”升級。在創新方面,主體不斷壯大,上市企業突破100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5400余家,創新驅動作用空前增強。
1月
國家級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正式啟動,并發布智慧云平臺、氫能源產業培訓等多個重要項目,中心致力于打造產教協同發展生態圈。聯合體由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萬幫數字能源等181家單位組成,重點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和人才鏈建設,打造“常州樣板”以供全國職業教育體系借鑒。
2月
阿朗新科高性能彈性體項目在常州市簽約,總投資2.1億美元,在常州高新區建設特種高性能彈性體生產線,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項目年產能約5000噸,首期將于2025年投產,為市場提供2500噸高質量合成橡膠,填補了國內空白。
3月
常州高新區薛家鎮的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正式揭牌,旨在推動產學研多方合作,引進高端科研平臺和人才,全力打造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策源地。園區規劃占地131畝,建筑面積10.4萬平方米,2025年初全面投用,計劃引入50余家高新科技企業。
4月
常州發布《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將化合物半導體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提出聚焦產業鏈核心環節,包括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推動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生態建設。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包括提供最高1000萬元獎勵,助力企業技術改造和研發創新。
5月
常州市政府在“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中首次發布新能源應用場景地圖。地圖展示了超級充電、光儲融合、新能源電站、微電網等創新場景,以及低碳建筑、低碳出行等綠色轉型成果。常州近年來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等綠色技術,已實現新能源汽車滲透率41.4%,并建設超過6.14萬個充電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突破230萬千瓦。
6月
江蘇省新能源(常州)產業專項母基金正式啟動,總規模50億元,聚焦新能源汽車、新型電力系統、光伏技術、氫能等領域,將通過引入頭部機構、實施直投功能、強化服務賦能等手段,加快產業鏈建設,培育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推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7月
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協同創新基地(常州)正式揭牌。該基地聚焦石墨烯前沿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研發、測試驗證及技術轉移,推動石墨烯在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截至2023年,常州市石墨烯產業總產值已突破3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50億元。
8月
常州舉行跨境電商工作推進會,發布了“常州市跨境電商產業帶地圖”,啟用跨境電商大數據中心,并啟動“長三角(常州)跨境電商創新中心”建設。2024年,常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15%,跨境電商產業帶快速發展,推動了“產業集群+專業市場+跨境電商”的深度融合。
9月
天合光能宣布成功制造出全球首塊全回收再生光伏組件。該組件名為TOPCon 210N-66,光電轉化效率達20.7%,功率超過645瓦。天合光能通過回收廢棄光伏組件中的硅片、銀粉、玻璃和鋁邊框,采用自主技術進行再加工,成功制成這一再生組件,探索出廢棄光伏組件回收和再利用的新路徑。
10月
2024化合物半導體先進技術及應用大會在常州召開。大會聚焦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促進產學研政深度融合,打造長三角特色工藝半導體產業高地。常州近年來大力推進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已具備從材料、器件到芯片的產業鏈閉環,引進30余家半導體企業,2023年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營收227.3億元。
11月
常州舉辦智能傳感產業及技術應用高質量發展大會。近年來,常州依托高新區和智能傳感小鎮,形成了從芯片設計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2023年,智能傳感器產值達403.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增長5%,2025年力爭突破500億元。
12月
隨著電動平衡車和滑板車在中亞、東南亞等地區需求激增,常州納恩博公司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了55%,其中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增長了83.9%。目前,常州市的電動滑板車和短交通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德國市場的占有率超過50%。為了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常州海關不斷優化出口檢驗措施,推動綠色出行產業的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