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春節的8個晚上|東北過年的老規矩和新年俗

劉宗保(吉林長春)
2025-02-04 19:40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評論 >
字號

編者按:“回家過年”,始終是讓中國人心心念念的大事兒。首個“非遺版”春節來臨,澎湃評論部繼續推出夜讀特別策劃《春節的8個晚上》,邀請東西南北中代表性省份作者,介紹當地特色年俗,記錄傳統中國節的浪漫與美好。

就像一部交響曲的序曲,中國人的年是從臘月開始醞釀的。“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古老的童謠,像一根無形的線,牽出了東北人對春節最深切的記憶,也拉開了東北過年的盛大序幕。

喝完臘八粥,遠遠近近各種新春大集和市內商場開始批紅掛綠,張燈結彩,紅色的春聯、福字掛滿了攤位,透著喜慶的氣息。剪紙藝人現場展示著精湛的技藝,剪刀在他們手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誕生了。東北的滿族剪紙名揚天下,吉林省還有東豐和樺甸的農民畫,這幾年在文旅融合發展的加持下,名聲越來越響。

我不大喜歡趕大集逛商場,但是喜歡看藝人們表演自己的絕活,包括寫春聯畫門神。對周邊有特色的大小集,也愿意去看看,還真是人多又很熱鬧。

大集當然是以年貨為主,這些年地方特色美食越來越精致。凍梨、凍柿子整齊地碼放在冰柜里,那硬邦邦的果子,是東北冬季獨有的風景。買回家后,放在水里解凍,凍梨的外皮變得軟塌,輕輕咬開一個小口,清甜的汁水瞬間在口中爆開,冰爽又解渴。近年來冰雪經濟崛起,還玩出了不少美侖美奐的新鮮吃法,雖然和本地人常規吃法有差距,也不大習慣,但看著有土雞變鳳凰的感覺,還是很開心。

市場上還有賣殺豬菜和粘豆包(又叫粘耗子)的,襯著東北零下十幾度的氣溫,熱氣蒸騰,老遠就能看見。買的人以上班族為主,口味大致差不多,但和農村老家自己做的味道有些不同。每當靠近年根封凍的時候,村里就開始一家接一家的殺豬,家里人口少的,殺一頭豬吃不了,就幾家合伙殺一頭。殺豬當日,主人家必會擺上幾桌,請左鄰右舍鄉里鄉親的吃上一頓,以前還要裝上一大碗,酸菜上面碼上厚厚一層切成薄片的肥瘦相間的豬肉,給家有老人的送去一份。

粘豆包用黃米面或糯米面做成外皮,包裹著紅豆餡,貼上蘇子葉或苞米葉,一個挨一個擺滿蒸簾,然后上鍋蒸熟,開鍋時香氣四溢,再用特制的小木板把豆包分開,放到外面凍上,方便隨時加熱食用。新出鍋時尤其好吃,筋道肉透的皮兒、甜膩的紅豆餡,咬上一口,軟軟糯糯,都是幸福的感覺。以前每次回老家,母親都會在我們返程時裝上一兜子,讓帶回城里,自己吃的同時,也分給周圍人嘗嘗。

除夕的年夜飯自然是過年的高潮,我感覺在這一天,整個東北大地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中。

一大早,照例要貼上紅紅的春聯和福字。但是因為母親去世尚不滿三年,我們這邊的習俗是不貼春聯,就看著別人家貼。“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看著那鮮紅的春聯在風中輕輕飄動,哪怕不是自己家的,心中也滿是對新年的美好憧憬。

家里人早就開始在廚房忙碌起來,晚上的這頓豐盛年夜飯,要用大半天的時間來準備和制作。生活條件好了,年夜飯也越來越講究,雞、鴨、魚、肉、海鮮、新鮮蔬菜,應有盡有,做法多多,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燉菜。

酸菜白肉血腸(也就是殺豬菜),是東北年夜飯的必備菜品。酸菜是用東北特有的大白菜腌制而成,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酸菜的酸味更加濃郁醇厚。白肉選用的是五花肉,肥瘦相間,肥而不膩。血腸則是用新鮮的豬血和腸衣制作而成,口感鮮嫩爽滑。將酸菜、白肉和血腸一起放入鍋中燉煮,煮好后,湯汁濃郁,酸菜酸爽可口,白肉肥而不膩,血腸鮮嫩多汁,讓人食欲大增。熱氣騰騰的燉菜一端上桌,整個屋子都彌漫著濃郁的香氣。

除了酸菜白肉血腸,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鯰魚燉茄子等燉菜也是東北年夜飯的常客。這些燉菜,用的都是當地的食材,做法簡單,卻味道醇厚,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小雞燉蘑菇選用的是自家養的小笨雞和趕集時買的榛蘑,雞肉鮮嫩,蘑菇鮮香,兩者相互交融,味道堪稱一絕。豬肉燉粉條則是將肥美的豬肉和爽滑的粉條一起燉煮,粉條吸收了豬肉的油脂和香味,變得更加美味可口。鯰魚燉茄子則是“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這句俗語的生動體現,鯰魚的鮮嫩與茄子的軟糯完美結合,讓人回味無窮。

東北年夜飯不可或缺的主角是餃子。在東北,有“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的說法,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子里。餃子的餡料豐富多樣,傳統的是豬肉酸菜餡、豬肉白菜餡、豬肉芹菜餡等,現在反季新鮮蔬菜多了,韭菜雞蛋餡、蝦仁餡等,只要想得出來,一切皆可包之。包的時候還要在餃子里包上幾枚硬幣和水果糖塊,誰吃到了,就寓意著新的一年會有好運氣。

夜幕降臨,年夜飯終于上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舉杯歡慶,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在這一刻,所有的煩惱和疲憊都煙消云散,只剩下滿滿的幸福和溫暖。大家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看著春晚,時不時被節目逗得哈哈大笑,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屋子里。

按照老規矩,三十晚上,小輩要雷打不動地給長輩磕頭拜年,但是近年來小輩給長輩磕頭拜年的越來越少。因為村里小家庭越來越多,家里連老帶小也只有三五口人,再加上外出打工有的根本回不來,人越來越少,有些講究也就沒了。用我爸的話說,就是不大講規矩了。

講不講規矩,要看是什么人。我投身于鄉村建設的朋友耕夫強調,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長幼有序是中國人的傳統,無論如何不能丟。為此,他要求在加拿大留學的兒子年三十這天,通過視頻方式給遠在萬里之遙的爺爺磕頭拜年,“不光要給他爺爺磕頭,今年也得給我磕。”在臨去海南陪了父母過年的踐行酒桌上,這老兄一臉驕傲之色。

年前和朋友聊天,總會下意識地問一句,今年過年怎么過,出不出去?不問不知道,一問還真有意外,耕夫要去海南陪父母過年是一種,還有要外出旅游的。寒冷地區的人對溫暖的的環境格外敏感,有不少人選擇去南方,哪里暖和往哪里去,除了海南還有云南、廣東和廣西等;假期時間不充裕的,則選擇就近,或去吉林市、長白山滑雪,或去哈爾濱看冰燈領略冰雪大世界。

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過年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旅游、冰雪、非遺等都為春節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了新年俗的一部分。這且按下不表。

正月初一,照例是走親訪友的日子。這一天,大家會穿上嶄新的衣服,帶著禮物,去拜訪親朋好友。每到一家,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瓜子、糖果擺滿一桌,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天、喝茶、嗑瓜子,分享著過去一年的生活點滴和新年的祝福。孩子們則在一旁嬉笑打鬧,分享著彼此的玩具和零食。這種簡單而又純粹的情感交流,讓人溫暖又親切……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隨著走親訪友的結束,年輕人又得告別父母,踏上返城的旅程。在臨行前,親朋好友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土特產,自家種的大米、小米、玉米,自己腌制的酸菜、咸菜、粘豆包、凍梨,裝滿了車子的后備廂。

“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別太累了。”老人一邊往后備廂里放東西,一邊不停地叮囑著不常回來的孫兒孫女。看著車子漸漸遠去,直至消失在視野中——年也就過完了。

海報設計:白浪

    責任編輯:陳才
    圖片編輯:金潔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泰来县| 香港| 西充县| 乐亭县| 启东市| 乳山市| 博乐市| 玉门市| 康保县| 出国| 杂多县| 屏边| 囊谦县| 佛冈县| 汤阴县| 海南省| 潢川县| 历史| 日土县| 衡阳县| 鱼台县| 宁陵县| 汪清县| 九龙城区| 昭苏县| 海丰县| 泗阳县| 遵义市| 穆棱市| 汉源县| 越西县| 光泽县| 长治县| 名山县| 卓资县| 措勤县| 大石桥市| 治多县| 将乐县|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