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美票房|梅爾·吉布森暌違九年導演新作口碑不佳
1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北美電影市場有三部新片大規模上映。不過,好萊塢大制作繼續缺席,因此總的票房情況好不到哪里去。

《插翅難飛》海報
由梅爾·吉布森執導、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動作片《插翅難飛》(Flight Risk)在北美3161家影院上映,只獲得1200萬美元的開畫票房,但也足夠其排在周末票房榜首位了。排在其身后的作品還是2024年年底就已開始公映的舊片,如《獅子王:木法沙傳奇》《刺猬索尼克3》《海洋奇緣2》等,再怎么精彩好看,也不可能繼續吸引大量觀眾入場了。
《插翅難飛》是梅爾·吉布森自2016年的《血戰鋼鋸嶺》以來暌違九年的導演作品,開畫票房略低于當初《血戰鋼鋸嶺》的1519萬美元,但算上票價和通脹因素,不難想見實際入場人數要少得多。當年《血戰鋼鋸嶺》的“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4%,觀眾映后打分更是達到A級。但這次的《插翅難飛》的兩項口碑數據分別只有24%和C級,充分說明了該片為何票房不理想。

《感應》劇照
上周末公映的另一部新片是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劉玉玲主演的驚悚片《感應》(Presence)。該片講述一家四口搬進郊區新家后感受到靈異力量存在的懸疑故事,全程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可謂相當大膽。雖然其“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9%,但觀眾口碑指數卻只有C+級。該片在北美1750家影院上映后,只獲得341萬美元開畫票房,排在周末票房榜第六位。
不過,《感應》的制作成本據說相當之低,低到僅花了200萬美元。該片在2024年圣丹斯電影節上全球首映,隨后被霓虹影業以500萬美元的價格收入囊中。目前看來,該片的北美總票房預計可達900萬美元,對于霓虹影業而言,還能小賺一筆。但對影院行業來說,這絕對算不上是什么重要作品,對于影院收入助力有限。
這個周末的北美總票房約為670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倒是有約10%增長。1月份的總票房估計會在6億美元左右,也與2024年1月相差無幾,但遠低于2019年及之前的正常水平。
2025年的第一個月共有六部新片大規模上映,相比2024年同期多出一部,但去年1月有《刻薄女孩》和《養蜂人》兩部的開畫票房超過了1600萬美元,今年卻只有《絕密戰境》一部開畫票房超過1500萬美元。由此顯示出的大趨勢就是對于那些可看可不看的院線作品,美國觀眾的興趣繼續降低。
例如同樣在上周末首映的《勇敢面對黑暗》(Brave the Dark)雖然在北美多達2200家影院上映,卻只獲得256萬美元的開畫票房,都沒能排進票房榜前十。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教師春風化雨,幫助問題少年重返正軌的正能量故事,十分符合發行方天使影業的一貫投資路線。
《勇敢面對黑暗》的媒體評價和觀眾口碑其實都還不錯,結果卻根本無法吸引足夠多的觀眾買票入場。當初,天使影業靠發行《自由之聲》一炮而紅,仰仗的是超出常規的宣發手段。不過,這樣的宣傳模式并不具有普適性,只要你沒法讓目標觀眾感受到那種“非看不看”的迫切性,或許就會變成《勇敢面對黑暗》這樣的票房炮灰。恐怕這也就是疫情之后通脹之下北美電影市場的新常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