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春節的8個晚上|拜年是一種古典主義的情感聯結

周華誠(浙江衢州)
2025-01-3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評論 >
字號

編者按:“回家過年”,始終是讓中國人心心念念的大事兒。首個“非遺版”春節來臨,澎湃評論部繼續推出夜讀特別策劃《春節的8個晚上》,邀請東西南北中代表性省份作者,介紹當地特色年俗,記錄傳統中國節的浪漫與美好。

拜年是春節里最重要的人際交流活動。

許多習慣了城市生活,人與人之間保持著禮貌而恰當的距離感的年輕人,過年回到鄉村的時候,會被春節這一時間段里的“人情味”迎面撞擊。仿佛一下子回到古典主義的時光里——七大姑八大姨,一年只見一回面的親戚,下回見了還要請教怎么稱呼才合適的人,都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在浙西衢州,出門拜年通常是從正月初二開始的。正月初一,只在自家向長輩拜年,不出門;初二才開始出行,拜姻親、鄰里(一般來說,不能在初一回娘家,因為有一種迷信的說法是“會把娘家吃窮”)。

高誦芬是老杭州人,也是舊時大家閨秀,她在書里回憶,“大年初一早上打扮好了以后,就先向父母說‘恭喜’,再去拜灶司菩薩、大廳內‘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和祖宗堂。然后向父母、長輩叩頭,叫‘拜年’。傭人們也要向主人道‘恭喜’,向阿官道‘恭喜’。‘阿官’者,乃傭人對小主人之尊稱也。”這就是更完備的舊時傳統了。現在,許多的傳統已經丟失,從拜年一事上即可略窺一斑。這一點,與我們衢州的風俗相同。

記得小時,給祖輩拜年,是要跪下拜的,拜完之后可領得壓歲錢。現在已經沒有那么多規矩了。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紛紛帶著夫君兒女回娘家。到外婆、舅舅家拜年,是所有拜年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必須列在第一位,時間也必須安排在最優先級。

初二這一天,泥濘的鄉村小道上,到處都是騎自行車或步行的人。車把或手上,晃蕩著幾個草紙包。這是記憶里故鄉拜年的常見場景。那時鄉下沒有水泥路,一下雨,路上都是泥坑水洼。拜年碰上個大晴天,那是多幸運的事。

拜年客到,主人家說:“拜年客來了!”轉身馬上泡茶,端出果子給客人,然后進廚房忙碌一陣,端上點心。

果子,按照浙西鄉間習俗,有貓耳朵、蘭花根、炸番薯片、米糕、米爆糖、干果等,幾乎都是自家做的,后來商品經濟發達了,才有了餅干、糖果、果凍等各式豐富的食物。

待客的點心,在常山的鄉村,最常見的是索面。一碗油汪汪熱辣辣的索面,面下壓著荷包蛋。這碗面下肚,熱汗從額上冒出來,人也就立即不冷了。

拜年客帶來的草紙包,里面是桂圓、荔枝、金橘、餅干什么的,打包成四邊形寶塔狀,上頭還壓著紅紙。

草紙包里的食物與糕點,并不能馬上拆開來給孩子們吃,而是要留著,出去拜年的時候,又送出去。孩子們或許曾偷偷地扒開草紙包一角,看見里面的桂圓、荔枝或糕點,頑皮點兒的孩子也或許偷偷地摳出幾顆來吃,但終究不能吃得盡興,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糕點來了又去,渴望而不得。

現在,故鄉拜年,再沒有用草紙包了——也許三十年前就不太常見了,草紙包顯得過時又寒酸。很多年里,人們是拎著一桶花生油或一箱牛級、滋補品禮盒之類的,都是超市里買的。鄉村路也不再泥濘,都是水泥路。一輛自行車,前杠上坐個小的,后架上坐著女人,騎車的是那漢子,這場景也見不到了,都是開著小車來來往往呢。

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在古語里叫做“歸寧”。在浙西常山,新婚的小夫妻第一次春節回娘家,叫做“新客”。對于女兒來說,原本一直是自己家,是主人,這會兒再來,已然是客了。而女婿,儼然已是最尊貴的客人。吃飯的時候,女婿要坐在上橫頭,由岳父母家的長輩作陪,好酒好菜,都讓他享用。作陪的人,有一件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勸客,把這新女婿喝到醉為止,喝到吐為止。女婿喝醉了,喝吐了,家里的豬就能長得又快又肥。

拜年這件事,對于孩子來說很開心,因又要去作客了。我小時與弟弟一起去外婆家拜年,每個舅舅一家一家地輪流拜年。拜年也簡單,就是把草紙包和香煙遞上,并到舅舅家吃一頓飯,要走的時候,再半推半就地收一個壓歲包。壓歲包的錢也并不多,我記得大概是一塊錢、兩塊錢。所有的壓歲錢都要積攢下來,上學的時候要用來交學費。

另外一件關于拜年的記憶是,每年到外婆和舅舅家拜年,是一定要吃雞腿的。新燉的雞腿當然并不難吃,可是這雞腿是除夕夜就燉起來,一直放著,直到我們拜年時才吃掉,那就變得又干又硬,還塞牙縫。更困難的是,幾乎每一頓都一定會有一個雞腿夾到碗里來,堅拒都不行,雖然年紀很小的我知道這幾乎是一種“禮遇”,但每每想到,仍然會覺得十分犯難。

拜年的時間,一般不得過初十,過了初十,就有些慢待的意思。拜年去得晚了,對方總要有一點責怪的意思,說“明年你要早點來”之類的話。不過,從前的親戚多,人情重,一直到元宵前都有走動,也是常事。哪像現在,大家為生計奔波,過了初四五就出門上班了,哪有空閑講究那么多繁文縟節。

前幾天看報紙,看到作家東西說,春節或許是“曾經的生活樣板”,具有示范功能。他說——“和勞累節儉以素食為主的大多數日子比起來,和雞飛狗跳爭吵不休呵斥聲不斷的大多數日子比起來,春節的生活有點夢幻,仿佛依然是生活的演繹,但我卻從它的演繹中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樣貌,即看到了我們憧憬的生活樣板……”我被這段話打動。

大多數人,一年到頭辛苦奔忙,也就是在春節的這段時間里,真正讓自己閑下來,好好休息幾天。同樣的,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讓平日里疏于交流的親戚,走動走動,交流交流,讓漸漸淡薄的情意在久違的推杯換盞、迎來送往中,重新升溫,并抵達某種熱烈的高度(老人家常說,親戚嘛,過年總得走走。要是過年都不走走,親戚慢慢也不親了)。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已經不再拜年了。親戚們相約著,在飯店里聚一餐,或去哪里旅行兩天,就算是完成情感的交流了。這也是對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想,春節真正呈現出來的,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與情感表達、交流方式。

世界在變化,交流的環境和工具也在變化,打個電話、發個微信拜年,也就完全成立。同樣的,正因如此,人與人的見面也就更顯珍貴了。

海報設計 白浪

 

 

    責任編輯:陳才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鸡东县| 景宁| 萨迦县| 同仁县| 新巴尔虎右旗| 剑阁县| 邢台县| 鹤山市| 镇远县| 紫阳县| 怀仁县| 邹平县| 峡江县| 南陵县| 汽车| 盱眙县| 铁岭市| 汶上县| 乌拉特前旗| 舞阳县| 南宁市| 上杭县| 会宁县| 济南市| 上饶县| 都匀市| 新宁县| 福贡县| 玛多县| 界首市| 桓台县| 合江县| 沾化县| 郓城县| 新源县| 锡林浩特市| 兴山县| 金华市| 客服|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