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異人之下之決戰!碧游村》:用心的制作,為何播得平淡?
《異人之下之決戰!碧游村》(下文簡稱《異人之下2》)播得如此平淡,有點讓人始料未及。2023年劇版《異人之下》憑借都市奇幻的設定、貼合的角色塑造以及動人的主題表達,贏得廣泛好評,豆瓣評分8.1分,是漫改劇領域的佳作。特別是在去年暑期影版《異人之下》災難表現的對比下,觀眾越發覺得劇版可貴。

《異人之下之決戰!碧游村》海報
作為該系列的第二部劇集,同樣由許宏宇團隊打造,《異人之下之決戰!碧游村》(下文簡稱《異人之下2》)承載著觀眾的更高期待。

張楚嵐(彭昱暢 飾)

馮寶寶(王影璐 飾)
但從第三方有效播放數據來看,《異人之下2》勉強擠入前10,市占率低于5%,播出評級只有S級。平臺的熱度值在業內基本是失去了公信力,S級的播出效果熱度都能破萬,這破萬還有含金量嗎?而平臺的糟糕排播(一開始排播的“神秘”、單更、鎖V),對于《異人之下2》的平淡播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異人之下2》自身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作為第一季的“自來水”,第二季讓我看得喜憂參半。《異人之下2》的制作比第一季更好了,但也暴露了個別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這個IP要可持續,也不妨聽聽一些“逆耳忠言”的一己之見。
《異人之下2》的沖突源于陳朵(文淇 飾)。她本是“哪都通”公司(異人管理組織)西南大區的“臨時工”(特派人員),殺害西南大區負責人廖忠并叛逃,引發公司高層的關注與擔憂,并派遣幾位頂尖的臨時工追捕陳朵。張楚嵐(彭昱暢 飾)和馮寶寶(王影璐 飾)參與此次任務。

這一季的“世界觀”
陳朵的身世很不幸。她從嬰兒時期就被“藥仙會”用來煉蠱,成為“毒身圣童”(漫畫中是“蠱身圣童”)。陳朵沒有受過應有的人類教育,起初沒有任何常識,沒有自主意識,認為任何擅自的行為都會招來懲罰,天性被徹底抑制。后來被“哪都通”解救,在廖忠的幫助下慢慢學習常人的生活方式。她聰明隱忍,希望身邊的人可以給她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命令。

文淇版的陳朵很貼合
叛逃后的陳朵,身在一個名叫碧游村的異人村莊。碧游村由馬仙洪(尹昉 飾)建立,旨在實現“有教無類”的理想。馬仙洪通過一種名為修身爐的裝置,將普通人轉化為異人,讓那些原本平凡的人也有機會踏入異人世界,獲取超乎常人的能力。

馬仙洪(尹昉 飾)
碧游村的存在威脅到異人界的現有秩序。一旦大量普通人成為異人,致使異人數量激增且管理難度加大,滋生各種沖突與爭斗,并危及普通人世界的秩序穩定……這引發了“哪都通”的警惕與不安,一場在碧游村的大戰即將展開。
漫改劇首先會面臨“次元壁”的問題,視覺效果上的不同是一大挑戰。
在這一點上,許宏宇團隊一直做得很不錯。
《異人之下2》中,許宏宇巧妙借鑒漫畫的分鏡技巧。張弛有度的鏡頭銜接與獨特的視角選取,精準捕捉角色的表情變化和招式的精妙之處,讓觀眾感受到每一次力量的爆發和情緒的涌動,就像在翻閱一本充滿動感的漫畫書。

《異人之下2》的制作經費明顯也更充足了。戰斗場面很多,特效具備較高的水準,構建出極具燃感與爽感的中式玄幻戰斗場景。
從漫畫到劇集,熱血和中二的風格肆意揮灑、一以貫之。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接受,但風格獨特且鮮明,總好過面目雷同的平庸。

很有特色的“如花”
選角是“次元壁”的另一焦點。選角方面,《異人之下2》優缺點并存。上一季普遍獲得好評的張楚嵐、馮寶寶和王也等角色在第二季延續,文淇版陳朵更是神形兼備。
但諸葛青的換角招致極大的爭議。
新版諸葛青在外形上與漫畫中的形象存在明顯差距,削弱觀眾對角色的情感投入;在諸葛青直面心魔最終成功戰勝等關鍵情節中,演員生硬的表演讓所要傳達的情感力度打了折扣。偏偏諸葛青在碧游村的經歷是他個人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第二季中的戲份相當吃重,這讓不合適的選角變得更加刺眼。

諸葛青的換角,引發很大的爭議
選角以外,節奏或許是《異人之下2》更致命的問題。雖然篇幅比第一季短了許多,但敘事的流暢度卻不及第一季。
第二季節奏的某種滯澀感,是怎么造成的?
很多漫改劇的節奏會出大問題,首先還是因為“次元壁”。漫畫的敘事節奏相對自由,可通過畫面定格、文字旁白等方式在有限篇幅內傳遞大量信息,讀者能自主掌控閱讀速度。
改編成劇后,需遵循影視的線性敘事和固定時長,若處理不當,易出現拖沓或倉促的情況。比如一些漫畫中可多格展現的戰斗細節、心理活動或人物對話,在劇中若逐一呈現,節奏就會變慢;而漫畫中簡略的情節轉折在劇中可能因時間限制交代不清。
非常遺憾,因為諸葛青的選角偏差,導致《異人之下2》中圍繞諸葛青的諸多橋段都顯得沒意思。《異人之下》一二季的角色本身已經很多了,《異人之下2》還花費不少筆墨去介紹和呈現一些功能性角色,個別集數甚至幾乎沒有主角出現(比如第5集),詳略不得當,明明是短劇卻顯冗長。
漫改劇的節奏要好,最關鍵的要義在于:創作者必須具備精準的判斷力,將有限的影視時長聚焦于價值觀的呈現,果斷舍棄那些冗余、次要的情節,才能讓觀眾透徹領悟漫畫的核心表達,感受到漫改劇的魅力。
何謂漫畫的核心表達?眾多漫畫作品以獨特的創意和豐富的想象力,構建一個個令人著迷的“第二世界”。它獨立于現實世界之外,又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基于現實世界進行幻想延伸,如加入魔法、異能等元素,或完全架空,創造出全新的歷史背景、現實體系和社會規則;但都殊途同歸——突破現實世界的常規思維與諸多限制,將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社會隱喻,以及人性善惡、社會階層、生存困境等主題,以極具沖擊力和新鮮感的方式傳遞給觀眾,讓觀眾反思現實生活與自身處境。
第一季算得上優秀的范例。異人在平凡世界的隱匿、掙扎,以及不得不面對來自周圍環境的偏見、誤解乃至排斥,如同現實中個性突出者的境遇,亦引人深思如何面對“異己”。
在核心表達上,《異人之下2》得失兼具。
陳朵篇章是能夠打動觀眾的部分。
陳朵的悲劇折射關于個人意志的深刻隱喻。陳朵的生命從一開始就失去了自主權,即使后來獲得短暫的自由,也無法真正融入主流社會。陳朵選擇死亡,是她在無法以常規方式實現自由意志的困境下,做出的最后自主選擇,是她對自由意志的終極捍衛,盡管這種方式充滿悲劇色彩。在陳朵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生活中無數失去選擇權、被壓抑的個體的身影,也引人深思個體是否有主動選擇死亡的權利?

陳朵渴望的選擇權
張楚嵐等人陪伴陳朵走向生命終點,是對她坎坷命運的理解與尊重,這份陪伴承載著人性的溫暖與善意,以及對生命、自由和尊嚴的敬畏,也凸顯出在現實困境下,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與支持,所以格外動人。
如果《異人之下2》專注于講述陳朵的故事,大概率會是出圈的作品。
但它在14集的篇幅里完全復刻漫畫原作中碧游村篇章的多個主題,除了陳朵,還有諸葛青的成長,以及馬仙洪打造的碧游村背后蘊含的“自由與秩序”這一組關系的矛盾。
諸葛青的部分大都刪掉并不可惜。馬仙洪的部分,也可略寫。他打造碧游村,實踐“有教無類”的執念,這些情節占據大量篇幅,卻沒有和陳朵的主線產生足夠緊密的聯系。一邊是陳朵艱難地尋求選擇權,一邊是馬仙洪為了自己的理想在異人界掀起波瀾,雖然都是發生在碧游村的故事,這兩條線未能在漫改時形成有機的整體,觀眾需要不斷在不同的故事線索和主題之間切換,難以將情感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核心表達上,最終影響了對劇集的整體觀感——一個字“雜”,并削弱了陳朵故事的感染力。如果將馬仙洪的部分略寫,或者經過適當的改動與陳朵的故事形成更緊密的聯系,比如將普通人成為異人的“選擇”、或者馬仙洪不認命的“選擇”,與陳朵對“選擇”的追求建立起內在的邏輯關聯、形成碰撞與共鳴,故事更加緊湊也更有張力。
從尊重原著的角度審視,《異人之下2》絕對是很尊重原著的,只可惜,漫改劇從來都不只是簡單地把漫畫的內容轉化為影像而已。《異人之下》也很尊重原著,但張楚嵐的成長主線始終緊扣核心表達,《異人之下2》篇幅雖然是第一季的一半,卻試圖囊括諸葛青、陳朵與馬仙洪的故事,陳朵的故事依然動人,但“一拖二”著實難爆。
如果《異人之下》這個IP滿足于圈層自娛自樂,這么拍下去也很好。但如果它希望有更好的市場回報,或許需要在改編上下更多功夫。“復刻原著”并不總是一個優點,有時是一種束縛。不妨在保留核心設定與精神的基礎上——這已經是“尊重原著”了,進行大膽而謹慎的創新,優化劇情節奏,刪減冗余情節,緊扣核心表達,借助漫畫構建的“第二世界”,以全新視角審視現實中存在的種種生存議題,抵達當代觀眾的心靈深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