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三全水餃為何能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是否安全
三全灌湯水餃疑似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引發多方關注。
2月15日,有報道稱,三全生產的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灌湯豬肉水餃、2018111H的 500g灌湯豬肉香菇水餃、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在湖南湘西和甘肅酒泉抽檢中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2月18日下午,深交所對三全食品(002216.SZ)下發關注函,要求三全食品說明公司涉及產品被抽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時間、公司知悉上述事項的時間等,評估上述事項對2019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的影響。
當天上午,三全食品發布公告,回應了旗下產品灌湯水餃抽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稱公司已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封存,由河南省畜牧局牽頭的調查組已前往湖南、甘肅兩地進行調查。
中國農科院信息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表示,如果消費者誤食了含有病毒的水餃,水餃是經過烹熟之后,人也是可以食用的,對健康沒有影響。朱增勇還表示,即使水餃沒有經過高溫烹熟,因為病毒只對豬進行傳染,非洲豬瘟病毒也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朱增勇解釋,水餃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意味著,“感染病毒的生豬肉接觸到健康的生豬,會發生傳染”,但對人不會有傳染風險。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守偉王守偉介紹: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傳染人。非洲豬瘟發現近100年來,全球范圍內沒有發生過人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消費者完全不用擔心食用豬肉感染疫病的問題。
據王守偉介紹,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門加大了非洲豬瘟排查力度,強化了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只有經檢疫合格的豬肉才允許上市銷售。發生疫情的地方,疫區嚴格封鎖,疫點的全部生豬和疫區內存在風險的生豬均被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這從源頭上有效防止了染疫豬肉進入加工環節和消費市場。
朱增勇表示,三全灌湯水餃流入市場的潛在風險在于“如果生水餃在加工和消費過程中,作為廚余垃圾或者污染水源,可能會將病毒傳播給健康的生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