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卓版Vision Pro來了!XR遇冷,三星能否力挽狂瀾?
在蘋果Vision Pro遭遇慘敗后,三星想要重新扛起XR頭顯的大旗。
在不久前舉行的三星Galaxy Unpacked大會上,三星除了發布新一代旗艦系列Galaxy S25系列,還首次公開了其正在開發的Project Moohan頭顯設備,并首先面向開發者推出。

(圖片來自三星)
CES 2024展會上,沉浸式頭戴產品曾是一大熱門,雷鳥創新、XREAL、Meta等廠商扎堆涌入,并帶來一系列新品。但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市場對沉浸式頭顯產品的興趣減弱,Meta Quest Pro停產,3499美元起步的蘋果Vision Pro銷量不佳,并暫停了迭代產品的開發,這讓VR/MR類頭顯崛起的曙光一下黯淡了不少。
與此同時,AI眼鏡反而異軍突起,憑借輕量化、智能化、平價化等特點,迅速成為了智能頭戴設備市場的新寵兒,已是Meta、雷鳥、Rokid等品牌重點關注的領域。
無論如何,Android陣營總算是要有自己的XR頭顯重量級玩家了。姍姍來遲的三星,能否力挽狂瀾?
三星谷歌再聯手,“安卓版Vision Pro”來了
之所以說Project Moonhan有“安卓版Vision Pro”之勢,從外觀上就能夠看出來。
同時Project Moohan也有一點已經停產的Meta Quest Pro的影子,依小雷看,三星這款在造型上取得比較好的平衡,旗艦頭顯的質感到位,也不會顯得很臃腫。值得一提的是,Project Moohan是三星和谷歌合作開發的又一產物,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款產品會首發專為頭顯和智能眼鏡開發的Android XR操作系統。
Android XR操作系統由三星和谷歌合作開發,支持用戶通過手部和眼部跟蹤、語音指令和藍牙設備與應用互動。系統的另一大核心特性,便是內置AI助手Gemini,支持用戶意圖理解,并提供一定的建議和幫助。XR是AR、MR、VR等多種沉浸式技術的總稱,也就是說,Android XR就是谷歌針對一系列沉浸式頭戴設備的標準化軟件方案。

(圖片來自三星)
但應用適配是空間交互最大的挑戰之一,谷歌似乎對此早有準備。
根據Android開發者官網信息,只要是符合設計規范并上架谷歌Play Store的Android應用,都可以直接在Android XR上使用,并且Chrome、Gmail等第一方谷歌應用,目前已經支持Android XR所需要的空間化顯示。
就在不久前,HTC和谷歌發表聯合聲明,后者花2.5億美元將HTC的部分XR開發人員并入谷歌,并取得一部分知識產權的非專屬授權,為壯大Android XR團體做準備。
其實三星和谷歌在頭顯業務上合作十分密切,2017年,谷歌就宣布三星Galaxy S8/S8+支持谷歌Daydream平臺,后者雖說在VR領域有自己的Gear VR產品,但為了兼容Daydream平臺,還是給手機提供了軟件方面的支持。
軟件適配一直是Daydream的“心病”,應用規模與Gear VR相差甚遠,面世不到3年便無疾而終。2020年,谷歌正式宣布終止Daydream VR軟件服務的任何更新,并將重心轉向AR領域。不能說Daydream VR毫無意義,至少給谷歌XR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谷歌認為,智能手機VR存在許多局限性,比如用戶需要將手機與頭顯連接,前者還無法訪問其它應用,使用體驗不佳,便終止了Daydream。不過XR當中還有AR、MR兩個大方向,在標準化軟件標準的推動下,小雷認為Android XR應該是谷歌的認真一擊,三星Project Moohan值得期待。
三星逆流而上,憑什么力挽狂瀾?
經過一輪激烈競爭和布局后,高端頭顯市場的熱度并沒有朝著火熱的方向持續發展。
MacRumor曾表示,受到需求疲軟和高昂定價的影響,蘋果已經停止生產Vision Pro,順便中斷了第二代Vision Pro的開發工作,接下來可能會計劃進行一系列的小升級(換芯片等),消化剩余組件的庫存。
售價將近30000元人民幣的Vision Pro遠遠超出了大眾消費的價位段,媒體表示,自2024年2月開售以來,Vision Pro的累計銷量不足50萬臺,嘗鮮用戶是最主要的消費群體。因此,蘋果暫停了Vision Pro的開發,并把重心放在廉價版Vision Pro上。
Meta首款高端設備Quest Pro,也于近日宣布停止銷售,待庫存售罄后正式下架,并引導用戶購買Quest 3。

(圖片來自Meta)
可以說這些高端頭顯并未獲得一個理想的結局,反倒是相對便宜的產品得了民心。小雷認為,一方面是高端頭顯定價過高,同時內容生態建立不夠充分,體驗與價格不對齊,限制了這類產品的推廣。
目前還不確定三星與谷歌合作的Project Moohan是什么定位,但就這亮相的陣勢來看,可能還是會以較高的位置入局,對標蘋果Vision Pro,為品牌的高端XR產品定調,給平價版產品做好技術儲備。
硬件做了一定取舍的產品反而更受市場歡迎,主要原因還是硬件的價格變得親民,普通用戶更能接受,也融入了廠商的新技術,體驗上往往還會更好。另外,Meta、雷鳥、XREAL等廠商也開始重注AI眼鏡等“輕智能”頭戴產品,獲得了更好的市場反響,Meta Ray-Ban在2024年第二季度出貨量就達到了百萬級,便宜和AI成為了殺手锏。
三星和谷歌選擇“逆流而上”打造Project Moohan,在小雷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正如前面提到,三星和谷歌大概是希望前期以Project Moohan作為Android XR的范本,吸引主機廠商關注,其目的不一定是為了銷量。
很顯然,作為早早踏入XR領域的兩家國際大廠,對新品類的探索已經不再脫離對市場的判斷,并且在前期的嘗試當中已經積累了經驗,按理說不會再“飄”了。
內容生態才是空間計算的基石
眼下,平價化、智能化、輕量化成為了XR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
廠商紛紛轉投AI智能眼鏡和便宜的VR/MR不無道理,前者充分結合AI大模型、顯示和拍攝的特性,提供像Rokid Glasses的實時翻譯等功能,產品構造簡單,成本低廉,有具體的場景落地,同時還不會有太大的適配難度。大幅“做減法”之后的VR/MR也在悄然起勢,甚至不知不覺間多了許多跨界選手,比如vivo就有推出MR產品的計劃。
其實三星作為國際大廠,也有智能眼鏡方面的布局,2025年第三季度計劃發布一款名為“Galaxy Glasses”的智能眼鏡,配備高通專為AR開發的Snapdragon AR1芯片、155毫安時電池以及1200萬像素的索尼IMX681攝像頭,用戶場景和手勢識別。
Project Moohan和Galaxy Glasses兩款產品的出現,三星應該是希望兩手抓,沉浸式頭顯負責正確,智能眼鏡負責市場。
高端MR/VR領域,小雷想說的還是內容生態,不同于智能手機,沉浸式空間交互更依賴統一的應用市場和應用開發標準,這也是為什么谷歌在發布Android XR時特別強調了Play Store的應用生態。然而國內的Android應用生態,目前還做不到這樣的統一,想要發展沉浸式頭戴產品,只能靠主機廠花時間適配。
缺少內容生態支撐,沉浸式頭戴產品的結局也會和當年的Daydream一樣。
雖說VR/MR市場目前還處于待激活的狀態,市場的重心也放在了AI眼鏡身上,但不意味著前者會被時代拋棄。相反,小雷認為體驗、成本和內容到位之后,沉浸式頭顯就會迎來徹底爆發。
那么,我們什么時候能看到“安卓版Vision Pro”到來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