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開年第一部9分劇,絕對牛馬福報
原創 毒Sir Sir電影
喜報——
2022年最具革命氣質的電視劇出續集了。
沒爛尾。
更有趣。
這意味著,我們極有可能,正在見證著一個系列神劇的誕生!
不多說了——
人生切割術2
Severance2

第一集剛播,就是9分預定。

在聊《人生2》之前,先看前情提要:
故事發生于一家叫做盧蒙的公司。
這家公司有點特別,如劇名所示,你上班和下班時,記憶是會被切割的,也就是說,你下班時想不起上班時有多痛苦,下班后也完全記不起上班時做了什么。

還有這等好事?
可“宏觀數據精檢部”四個小伙伴卻不滿足于這樣被“蒙蔽”,成為一個單純的工作機器。
于是策劃了一場反抗。
他們通過控制器,讓公司外面的自己,也獲得短暫的工作記憶。

結果呢?
最左邊的馬克發現,自己是自愿將記憶分離,只為在工作8小時里不會沉浸在喪妻之痛里。
可奇怪的是。
他看到現實中亡妻的照片,居然發現她就是自己公司里的心理醫生。
還沒死?

中間的小胖,迪倫,盧蒙公司宏觀數據精檢部的勞模,也是第一個被迫啟動加班模式,在家就“醒來”的人。
也是他發現有“加班”模式。
在起義運動中,他留在公司控制著“加班模式”按鈕,屬于反抗運動里的關鍵人物。

藍色襯衫老哥,埃爾文,因為公司里愛人的退休,他選擇在現實中蘇醒,去找他。
可自己的現實生活卻有點詭異。
因為他發現自己一直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里畫著同一個畫面,那幅畫似乎隱藏著這家公司更深的秘密。

最右的海莉,紅頭發,最為叛逆。
但,在她醒來后發現自己卻是盧蒙公司的高層,她甚至是“分離手術”背后的推手。
于是第一季的最后一幕。
她當著眾人的面高喊——
“我們都被囚禁了!”

故事就此完結。
那第二季呢?
目前只出了一集,可就是這一集,Sir來來回回給盤出了包漿,找到了許多蛛絲馬跡,看到了這一季的走勢。
來。
十個細節,我們一個個聊。
01
沒完沒了
《人生2》的第一集緊接著前一季的時間,馬克喊完“她還活著”后,從電梯里驚恐地醒來。
他回到了辦公室。
然后在漫無邊際的、迷宮一般的辦公室里,長時間狂奔。
找什么?
自己現實中的老婆,也就是心理醫生凱西女士。
她應該在“健康部”。
從這個鏡頭開始,就陷入了一種“沒完沒了”的觀感,人物與空間格外失真。

不要小看這個鏡頭,光是這一段,就拍了5、6個月。
主演亞當·斯科特看了“湯姆·克魯斯跑”的視頻作為參考,他也笑說開場的奔跑好像永遠拍不完,在拍攝中還用了吊臂與綠幕。
從上至下的俯拍,有一種被公司監視的質感。

而突然切換的主次視角,營造出主角內心的慌亂。

只是藝術功用?
還記得第一季出現的那副大樓結構圖紙嗎?

對,主創并沒有忘了這個“平面圖”。
那么很自然。
我們第一季猜測的,這個大樓基于“大腦”建造的猜想,也并未被遺忘。

02
消失的痕跡
可當馬克來到健康部,他發現,一切都變了。
凱西女士不見了。
連健康部的門都被封上了。


難道是幻覺?
不。
你看墻上還有曾經掛過畫的痕跡,以及,一直在馬克身后跟蹤、監視他的人。

你就明白,盧蒙公司早就做好所有的準備,就等著他回來。
看似是自由,其實都在公司可控之中。
03
歡迎新同事
在這一季里,也增加了一些新面孔,比如在預告片里,拿著牛鈴的職員,或是,專門負責在農場養羊的職員,與頭戴奇怪頭飾的......魔鬼?


當然,也有人升職。
上一季黑人小哥米爾奇克還是科貝爾的打雜小弟,沒想到,在這一季里就已經晉升為主管了。
并且,成功拿下了之前科貝爾的辦公室。
墻上油畫的面積變小,而墻面被粉刷成了深藍色。
仔細看墻上的畫——
一座冰山。
它暗指米爾奇克如今的“主管”職位,也不過是盧蒙公司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隱藏在海面下的秘密未被發現。


除此之外,他們還添了一位年輕的副經理,黃小姐,接替米爾奇克的工作。
演員薩拉·博客出演這個角色時,只有16歲。

作為這個公司里的一名少女,但,在她的身上卻沒有少女的天真與活潑。
反而有一種陰冷的嚴肅。
演員薩拉的采訪里談到對這個角色的理解,她說:“她絕對非常謹慎和雄心勃勃,她最想做的是,在公司中晉升,為自己贏得名聲。”
她的工作,像是在為“圓圈”歸檔。

但,當她開始摸魚的時候,掏出了公司發的套圈游戲機。
要知道在這個公司里,只有工作完成卓越才會有獎勵,在第一季里,還只是一些指套、漫畫肖像這些并不能“娛樂”的東西。
黃小姐擁有這樣的獎勵,可以猜測她曾經為工作做過不小的貢獻。
而這個游戲,看似是一個人在游泳。
當圓圈套在手上時,更像是一種“囚禁”,游戲機小人的衣服像是泳衣,但也更像是“囚服”。

04
偽造的報紙
從他們的革命到再次回到盧蒙公司,隔了多久?
米爾奇克說,過去了5個月。
并且掏出了報紙,說的有理有據,說他們成為分離改革的帶路人,在外面鬧得天翻地覆,但,也為盧蒙公司帶來了革新與反思。


這張報紙除了他們的報道,其他都已經被黑色記號筆涂黑(經過了盧蒙公司的審核)。
這張報紙是真的嗎?
仔細看這上面的照片。
眼熟嗎。

再結合這兩張照片——


所以,真的過了5個月么?
在上一季里,科貝爾女士就已經離職了,但,直到米爾奇克接受這間辦公室的時候,電腦屏幕上還是顯示科貝爾的名字。

似乎時間并沒有像米爾奇克說的過去了5個月。
05
可以被替代的人
在馬克S回到公司時,發現自己的團隊已經大變樣。
曾經的同事,如今換了另一波人,但,你會發現這些人其實是馬克S團隊的原樣復制,甚至在特征上都差不多。
紅色頭發的女士,上年紀的老頭,還有另一個與馬克S差不多的馬克W。
高層如此安排,是在想將他與原來的團隊分離開。
也在暗示他們的可代替性。

但,在馬克S強烈要求自己的部門人員回來后,這些人就消失了。
去哪里了。
不知道。

06
新油畫
當馬克第二天上班時,發現電梯入口的布景換了,一幅名為《基爾寬恕背叛他的人》的畫掛在了正中央。
放大看看。

基爾,盧蒙的領導人,拿著一把沾著血的長刀。
而坑里四個人滿臉鮮血,看樣子是在受罰。
是誰?顯而易見,就是他們宏觀數據精檢部的改革“帶路人”。
公司原諒他們?
原諒個屁。

07
新“懲罰”
當四人小隊重新回歸后,米爾奇克把他們帶到小房間里觀看視頻,宣布新政策。
表面上,認為他們打開了盧蒙公司的對話通道,認為他們做了正確的事情,讓公司有了新改變。

但,事實呢?高層的陰陽怪氣快要溢出屏幕了。
看似在表彰他們的行為,卻用視頻“妖魔化”他們。


看似是增加了獎勵,但其實是變相給于懲罰。
在走廊上散步,需要通行證;
看似是咬菠蘿游戲,其實是把手捆起來把頭埋在水池里的懲罰;
說是哈哈鏡,更像是“鬼屋”。



△ 值得一提的是:這短片的配音居然是基努里維斯
08
海莉是叛徒?
當他們四個人終于坐在一起聊聊自己在外面看到了什么的時候,海莉隱瞞了。
她知道自己在外面是高層的身份,卻說自己一個人住,她只把這件事告訴了一個園丁。
雖然謊話編的錯漏百出,但好在隊友沒有拆穿她。



她是叛徒嗎?
這個答案不用等第二集了,Sir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坐等打臉)。
在《Variety》采訪海莉的扮演者女主布里特·洛薇爾時,她解釋道——

她說她是好人,那Sir就放心了。
09
20副畫
埃爾文看到了外面的自己,在家里瘋狂地畫同一幅畫。
黑色的通道,在盡頭處有一處亮起紅燈的電梯標志。


這是什么地方?測試樓層。
凱西女士被送走的時候,就是送到了這里,也是通過這個電梯,最后消失不見。
測試樓層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到底是什么地方?

這也就成了埃爾文必須要回來的理由,他想知道在這幅畫背后,“外面”的自己到底知道什么。
10
凱西女士
在《人生2》里,也算是交代了宏觀數據精檢部工作到底是什么。
第一集的片尾給出了這幾個拼湊在一起,但信息量卻非常大的鏡頭。

首先,是一個名為“cold harbor”的文件夾。
Sir搜索了一下,這個名詞特指了一場美國南北內戰的戰役。
(這也是第二季拍攝期間的代號)

似乎,這個線索在之后會慢慢展開,凱西女士必定會成為第二季的重中之重。
其次,是凱西女士檔案里的這幾行字。
WO、DR、FC、MA,在第一季里就已經介紹過——
分別代指悲哀(woe)、嬉笑(frolic)、恐懼(dread)、惡意(malice)。
在第一季里,也有這樣畫面。


所以,將這幾個畫面串起來就可以推出,這些數據精檢部的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在處理某些“人”的情緒。
這些是什么“人”,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去處理情緒?
還記得第一季最后一集的末尾,奇怪老頭對海莉說的那幾句話么——
他一會自稱他是“爺爺”,一會又自稱是”爸爸“。

再加上凱西女士說的那句——
我的人生已經有107個小時了。

Sir有理由相信。
這里面存在著某種生命或意識延續的方法。
甚至,盧蒙公司的高層通過這樣的制造,就可以長生不老,或是換一個皮囊就可以繼續建立他們的王國。
有趣的是,在預告片里有這樣的一幕,馬克與海莉即將鉆入一個小門中。
這個鏡頭讓Sir想起了《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同樣是在一個逼仄的格子間內,男女同事發現了一扇可以通往別人腦子里的門。
只要進入這扇門,就可以成為那個人。
似乎這也與《人生2》的設定不謀而合。


所以,在第二季里的凱西女士是盧蒙公司隱藏秘密的鉤子。
抓住她,公司隱藏陰謀也就迎刃而解了。
好,十個細節盤點完畢。
在《人生2》開播之前,Sir還擔心可能會爛尾,但,似乎這三年動蕩過后,還是讓他們找回了曾經腦洞大開的創作。
第二季第一集里,Sir印象最深的,其實還是那個動畫。
相比于第一季里“牛馬”的“控訴”,這個動畫,或許才是真正的,對“牛馬”們的致命一擊。

怎么說?
Sir曾經說過,這是一部打工人覺醒的劇,它展示了許多自上而下的控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話術洗腦、禁止外來知識、禁止思考、謊言欺騙、幸福宣傳、心理控制。
等等等等。

但目前看來,這些手段實在有些簡單粗暴了。
但凡你看過幾集《黑鏡》或者《西部世界》,都會意識到這樣烏托邦的構造有多么的不合理,也正因此,劇中的四人組才會掀起一場追求自由的覺醒革命。
可盧蒙公司是怎么應對的呢?
將嚴肅問題娛樂化。
他們重現了四人組“革命”的過程,甚至連“臺詞”都是原封不動地照搬了出來,但與此同時,通過將公司形象擬人化,以及將員工的反抗行為卡通化,消解了這個抗爭的嚴肅性。

甚至更進一步。
它們曲解了員工抗爭的意義,將其定義為一場內部改良運動,而公司自己也很樂于見到這樣的改良訴求,對他們照單全收。


它們不僅不“封鎖”消息。
還把員工的反抗行為,比如迪倫在上一季里擋門的英勇姿勢,做成了卡通海報“Hang in there(堅持住)”,貼在公司墻上。
把他們的“覺醒”,變成一種內部“調查”——你如果出去后,最想看什么。


于是很自然,一場“不自由毋寧死”的革命,變成了公司的內部調整。
徹底失掉了原本的意義。
熟悉嗎?
這其實也是為什么今天網絡上最熱的話題,只剩下毫無實際意義的梗,而無法指向任何更深層的,更嚴肅討論的原因。
但凡有一個嚴肅的問題提出來,總會被一些娛樂化、偏離軌道的話題消解掉。
在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
又有多少人愿意思考,甚至完整地看完別人嚴肅的思考的呢?
這使得許多事件再沒有后續。
許多問題也不會有答案。
當一個事情接二連三地反復重現,緊接著的,也許是我們,逐漸便喪失了繼續追問下去的動力。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來看。
《人生切割術》的第二季,或許不再是如第一季般,講述那個眾所周知的“如何被馴化”。
而是著眼于當下。
講述我們,何以心甘情愿地被“馴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
原標題:《開年第一部9分劇,絕對牛馬福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