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碳化硅賽道持續“吸金”,上海臨港這家企業C輪首批融資近十億元
一度成為“吸金狂”的國內碳化硅賽道至今熱度依然不小。1月21日,碳化硅(SiC)半導體領域領先者上海瞻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瞻芯電子”)對外宣布,公司完成了C輪融資首批近十億元資金交割。
從此前融資歷程來看,2017年成立至今,瞻芯電子已累計完成了逾二十億元股權融資。據悉,此次C輪融資,由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領投,中金資本、老股東金石投資、芯鑫跟投。
瞻芯電子本輪首批融資款將主要用于產品和工藝研發、碳化硅(SiC)晶圓廠擴產及公司運營等開支,以持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晶圓廠的保供能力,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瞻芯電子聚焦于開發碳化硅(SiC)功率器件、驅動和控制芯片、碳化硅(SiC)功率模塊產品,并圍繞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應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Turn-key)芯片解決方案。該公司已全面導入新能源汽車、光伏與儲能、工業電源和充電樁等重要市場。
截至目前,瞻芯電子產品在光伏、工業、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客戶已實現大規模應用。據介紹,過去的2024年里,瞻芯電子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銷售業績大幅增長100%以上,累計交付SiC MOSFET產品逾1600萬顆,SiC SBD產品逾1800萬顆,驅動芯片近6000萬顆。
瞻芯電子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表示,過去一年中,公司繼續鞏固并拓展了新能源汽車、光伏與儲能、充電樁和工業電源等市場。“特別是突破了技術門檻最高、市場需求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主驅逆變器市場,贏得多家整車和零部件廠商的主驅SiC模塊項目定點,并開始小批量交付首家商用車主驅客戶。”
作為次輪融資的領投方,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表示,從產業鏈視角出發,我國碳化硅產業鏈下游應用端的新能源汽車、光伏行業優勢明顯,產業鏈上游材料端的襯底外延等性能指標迅速提升,位于產業鏈中游的碳化硅器件制造行業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圍繞下游客戶對于功率半導體性能與可靠性的核心訴求,具備SiC MOSFET產品穩定量產能力與應用歷史、擁有自主設計與工藝迭代能力的企業值得關注。”
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典型代表,碳化硅具有高禁帶寬度、高擊穿場強和高熱導率等優良特性,成為制作高溫、高壓、高頻和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的理想半導體材料。在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等下游市場的蓬勃發展下,碳化硅材料需求正呈現出井噴態勢。
碳化硅產業鏈較長,涉及襯底、外延、器件設計、器件制造、封測等環節,同時各環節對專業技術和資本投入都有著較高的門檻。“國內這個行業從材料開始算的話,襯底、外延這兩個環節起步超過10年了,截至目前已經發展到可以跟國際廠家公平競爭的一個階段,也都進入了海外供應鏈。”
瞻芯電子CEO張永熙博士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采訪時表示,反觀碳化硅器件設計和制造環節,“國內企業起步相對較晚,基本始于五六年前,截至目前都處于奮力追趕國際同行的階段。”其彼時提到,大規模量產、長期可靠性、市場品牌等方面均是國內企業追趕的方向。
瞻芯電子于2017年7月注冊成立于臨港新片區。值得一提的是,在臨港新片區著力打造的“4+2+2”前沿產業體系中,集成電路產業絕對是核心組成。發展至今,集成電路已經是臨港新片區投資規模最大、產業集聚度最高、產值增長最快的先導產業。瞻芯電子則是上海臨港這片集成電路新高地中頗為亮眼的一員。
成立9個月不到的時間,瞻芯電子的第一片國產6英寸碳化硅(SiC)MOSFET晶圓誕生。成立3年,第一顆量產碳化硅(SiC)MOSFET產品發布。2022年,該公司還完成了重要一步,即從一家fabless(注:無晶圓制造)公司成長為IDM(注:設計制造一體)公司。2024年6月,瞻芯電子第三代1200V SiC MOSFET工藝平臺正式量產;其第三代1200V 13.5mΩ SiC MOSFET,現有IV3Q12013T4Z、IV3Q12013BA、IV3Q12013BD3款產品,主要用于車載電驅動系統。
澎湃新聞記者從瞻芯電子方面了解,2025該公司將同步推進晶圓廠擴產與產品迭代創新。“在產能擴充方面,公司將持續加大對6英寸SiC晶圓廠的投入,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同時繼續優化生產管控,著力提升產品良率,以強化成本控制,確保產品供應的穩定性與充足性。”
上述負責人同時表示,“在產品迭代創新層面,公司計劃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溝槽柵型 SiC MOSFET 以及功能更全面的驅動芯片產品系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