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絲毫不輸哈爾濱!雪原霧凇、冬季不凍河,內蒙古阿爾山冰雪太驚艷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制圖/超級鄉(xiāng)村研究所
冬天,就是要去看雪。
如果說哈爾濱太過熱門喧囂,那么國內還有人少景美、性價比高的看雪之地嗎?
答案是:阿爾山。
相比那些熱門的冰雪景點,這里玩法不輸冰雪大世界,雪景也不遜于漠河。
在這里,可以滿足你對北國雪景的一切想象,體驗到豪華版的冬日氛圍!
01 袖珍小城阿爾山
阿爾山不是山,它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的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的一座邊陲城市。全稱“哈倫·阿爾山”,漢語的意思是“溫暖而圣潔的泉水”。

制圖@超級鄉(xiāng)村研究所
阿爾山的地理位置比哈爾濱還靠北,難怪這里的雪期長達7個月之久,從每年的10月一直持續(xù)到次年的4月。
雖然被稱為“市”,但實際上它只有一個小鎮(zhèn)的規(guī)模,市區(qū)不到一萬人,十分袖珍。

阿爾山市區(qū)航拍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整座城市坐落在一個山坳里,唯一一條主干道“溫泉路”貫穿全城。全城從南到北只有2公里,東西寬僅有二三百米,一眼就能看得到頭。
因為城市太小,甚至都沒有公交車。不過確實用不上,從街頭走到街尾也不過半個小時,花上兩個小時就能逛遍全城了。

阿爾山市區(qū)航拍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幾年前,很多人通過當時的熱門綜藝《親愛的客棧》,認識了遙遠的阿爾山,被這里秋天的美景驚艷到了。
但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冬天淡季時的阿爾山,那才是美得不可方物。
冬季的阿爾山,壯麗而深邃。大地和屋頂被大雪覆蓋,無邊的森林掛上銀光閃爍的霧凇,雪原、森林、河流、天池、溫泉、日出、車站......
阿爾山的冬天,擁有所有想象中的冬日唯美、浪漫與夢幻。

冬日里的阿爾山風光 圖源/ 阿爾山旅游度假區(qū)
02 冬日的阿爾山,夢幻的童話世界
去阿爾山賞雪,主要集中在三個區(qū)域:阿爾山市區(qū)、阿爾山森林公園和白狼鎮(zhèn)。
阿爾山市區(qū)內,有著中國最小卻又最美的火車站——阿爾山站。
阿爾山火車站是目前國內仍在正常運行的最小最古老的火車站,修建于1937年。
雖然綠皮火車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這里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卻被完整保留下來,并且仍在營運中。
駐足于此,可以看見電影中才能出現的雪國列車緩緩駛來。

阿爾山火車站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阿爾山森林公園坐落于浩瀚的大興安嶺林海之中,是整個阿爾山的靈魂。它擁有大興安嶺第一峰特爾美山、第一湖達爾濱湖,還有火山運動的饋贈:阿爾山天池和石塘林。是個全年四季都值得一去的地質公園。
一到冬季,厚厚的積雪將這里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童話世界。


阿爾山森林公園冬韻 圖源/網絡
公園內有條不凍河,是阿爾山的母親河——哈拉哈河的一段河流。
哪怕在零下30℃的寒冬,這里的河水也不會結冰,仍然水流淙淙,保持著幾度的溫度,非常奇妙。

人們在不凍河里體驗冬季漂流
圖源/阿爾山市融媒體中心
其實河流下有大量地熱,常年冒著溫泉。在陽光照射下顯得霧氣騰騰,與河邊的霧凇雪景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駝峰嶺天池是阿爾山景區(qū)的精華,它是一處火山噴發(fā)后,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高位湖泊,水面海拔近1300米。
它是國內海拔第三高的天池,僅次于天山天池和長白山天池,形狀像一個寶石吊墜。
最有特色的是一條曲折忽隱忽現的臺階在茂密的林間向上延伸,逐階而上998級,才能到達天池山巔。
當白雪覆蓋了天池周邊的森林,冬日里的駝峰嶺天池看起來更具魅力。

觀景臺俯瞰壯美天池勝景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想要看到最壯觀的霧凇景觀,千萬不能錯過白狼峰。
阿爾山海拔最高的白狼峰,海拔1511米的峰頂有著近200公頃的冰緣石海,景區(qū)在山頂搭建了一個天然觀景臺,可以俯瞰四周林海雪原的絕美景色。
這里的霧凇是世界上最長的霧凇,玉樹一般的冰棱晶瑩剔透,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冰雪奇緣”。

白狼峰上的霧凇美景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值得一提的是,欣賞完白狼峰的霧凇,一定要去附近的白狼林俗村逛一逛,因為那里至今還保持著最原始的林區(qū)生產、生活方式,非常值得一看。
03 白狼鎮(zhèn)林俗村:村子是個博物館
林俗村位于阿爾山市白狼鎮(zhèn)的南部,是東北林區(qū)的一個典型村落。
四面環(huán)山、樹木林立的白狼林俗村,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切都沐浴在原始自然的狀態(tài)之中。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林俗村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6萬平方米,有住戶約76家,多為林業(yè)職工家庭。有蒙、漢、滿等民族,以漢族人口居多。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這里就有獵民居住,新中國成立后成為林區(qū)開發(fā)建設者最早的定居地。

林俗村航拍圖 圖源/網絡
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守護著這片森林。以前人們依靠林木砍伐等林業(yè)生產維持生計,但在十幾年前這里就已成為禁伐區(qū)。現在大家雖依然靠林而生,但卻轉變了思想觀念,靠發(fā)展旅游脫貧致富,從而延續(xù)森林命脈,長長久久地造福滋養(yǎng)子孫后代。
現在的林俗村被打造成特色民宿,村里街道、院落、房屋外表真實還原了上世紀60年代至今的建筑原貌,民宿客房內部還原了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不同時期林業(yè)工人的居住環(huán)境。

林俗村民宿
圖源/阿爾山市融媒體中心
改造后的林俗村就像一座“鄉(xiāng)土博物館”,游客們來到這里就像進入一座時光穿越機,感受林俗村曾經的風土人情,體驗不一樣的林區(qū)生活。林俗村也因此成為了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
“放下斧頭當導游,小康生活不用愁”。如今的林俗村人正是靠著這一嶄新的發(fā)展之路,在家門口過上了富足幸福的小日子。
林俗村像一座收藏豐富的大型博物館,把林區(qū)人多彩的生活囊括了進來。

林俗村最東北的交通工具——馬拉爬犁
圖源/阿爾山市融媒體中心
伐木時代已經過去,但這些與山林相伴的人依舊保持著林家人的開朗和樂觀,也保留下了林家人的生活習俗,比如“滾冰” 。
白狼鎮(zhèn)每逢元宵節(jié)開展?jié)L冰節(jié),沿襲滾冰習俗。“滾冰” 諧音“滾病”,當地人們認為,在冰上滾一滾,能夠滾掉身上的病氣、 晦氣和災氣,一年能平安健康,萬事順利。
這傳承了300多年的滾冰習俗,最初表達著古人崇拜自然,防災免禍的美好愿望,漸漸地形成一種獨特的滾冰文化,在這片土地上,被人們忠實地傳承和發(fā)揚著。

人們在冰面滾冰
圖源/北京發(fā)現紀實傳媒紀錄片素材庫
阿爾山很小,是中國最小的城市。
阿爾山又很大,雪原,森林,河流,天池,溫泉,黃羊……
所有冬日里唯美浪漫的夢,都可以在這里尋到蹤跡。
阿爾山是一個令人難以抗拒的冬日目的地。這座童話小城,將繼續(xù)在大興安嶺深處靜靜地散發(fā)著自己的魅力,等待著更多人來探索和發(fā)現。
*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
參考資料:
1、紀錄片《文明密碼:阿爾山幸福冬韻》
2、阿爾山市融媒體中心
3、阿爾山:中國袖珍小城,市區(qū)不到1萬人,全城沒有公交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