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飛科電器預計凈利腰斬,溫州富豪李丐騰家族財富兩年縮水150億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身為國產剃須刀老大的飛科電器卻發布了一份澆滅投資者熱情的業績預告。
據公告披露,前溫州首富李丐騰掌控的飛科電器預計去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64億元,較上年相比將減少54.45%。
回溯往昔,連大學都念不起的李丐騰,靠著最初在外闖蕩的41元,親手打造出了飛科電器這家市值超百億的企業。雷達財經注意到,公司上市后,飛科電器的絕大部分股權仍掌控在李丐騰家族手中,他和母親合計控制公司89.99%的股份。
盡管李丐騰家族在公司上市后并未通過減持的方式套現,但他們通過公司分紅獲得的回報相當可觀,八年累計分紅金額高達48.21億元,超過公司同期歸母凈利潤的七成。
不過,這位曾憑借飛科電器榮登溫州首富寶座的企業家,其家族在《2024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值卻較2022年縮水了150億元。
如今的飛科電器不僅是國產剃須刀老大,其業務版圖更是已拓展至個人護理電器、美姿電器、生活電器等領域。不過,去年上半年,公司有超過六成的收入依賴電動剃須刀,且該核心業務在去年上半年的營收也出現了下滑。
飛科電器發業績預告,去年凈利潤預計腰斬
1月16日,飛科電器對外發布了2024年度的業績預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飛科電器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64億元。與上一年的12.53億元相比,飛科電器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腰斬,降幅高達54.45%。
雷達財經注意到,2016年上市后,飛科電器的營收和凈利潤曾在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為了扭轉業績的頹勢,飛科電器在組織調整、產品研發升級和營銷改革等方面做出努力,同時推動品牌向中高端升級。一番努力之下,飛科電器的業績在后續迎來了好轉。
但到了2024年,飛科電器的業績再次面臨挑戰。據飛科電器此前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飛科電器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了下滑。報告期內,公司錄得33.21億元的營收,同比減少16.85%。同期,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5億元,同比下滑43.82%。
據此計算,公司第四季度出現了虧損。
對于去年凈利潤預減的情況,飛科電器在此次發布的公告中給出了兩點原因。其一是公司正處于雙品牌結構戰略調整的市場銜接過渡期,同時受到消費環境變化的影響,導致公司去年的經營情況承壓較大。其二則是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相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減少。
而在去年三季度的業績說明會上,飛科電器還提到線上投放和推廣費用的增加對于利潤的影響:“(去年)前三季度的利潤變化還因公司在報告期內增加上線了多款新產品,加大了投放和線上推廣所致?!?/p>
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以及剃須刀市場日趨飽和,為探索新的增長機遇,飛科電器近年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產品矩陣,但從公司的營收結構來看,飛科電器的營收仍較依賴電動剃須刀產品。
以去年上半年為例,電動剃須刀產品以一己之力為飛科電器貢獻超過六成的收入,剩下包括電吹風、電動牙刷、電動理發器、鼻毛修剪器等在內的眾多產品合計貢獻不到四成的營收份額。
不過,被外界視作公司營收支柱的電動剃須刀產品,也難逃營收下滑的命運。去年上半年,飛科電器來自該板塊的營收從上年同期的18.76億元下降至15.03億元,同比減少19.88%。
業績承壓的同時,飛科電器在資本市場上也面臨挑戰。截至1月17日收盤,飛科電器股價報38.45元/股,與之前86.88元/股的高點相比跌幅超過一半,最新市值為167.49億元。
拿著41元闖天下,成功打造國產剃須刀老大
如今市值超百億的飛科電器,由溫州富豪李丐騰一手打造。作為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李丐騰的早年生活并不富裕。1972年,李丐騰在浙江的一個農村出生,他的父母并沒有顯赫的背景,只是村里再普通不過的農民。
高中畢業后,盡管李丐騰的成績足以讓他踏入大學的校門,但家庭的貧困讓他無法承擔學費,他只能帶著家里僅有的41元積蓄,踏上了外出謀生的道路。
進入社會后,李丐騰不怕吃苦,嘗試過各種工作。這期間,他做過倉庫管理員,當過摩托車修理工,還曾擺攤賣過太陽鏡……盡管李丐騰十分勤奮,但他一直沒找到一份真正心儀的工作。
一連串的嘗試后,轉機終于來臨,李丐騰進入一家剃須刀廠成為了一名電焊工。也正是從這份工作開始,李丐騰與剃須刀行業結下了深厚的緣分。不過,好景不長,還沒等李丐騰在廠子工作多久,這家剃須刀廠就因訂單完成而解散。
意外“失業”后,李丐騰又進入另一家名為日達的剃須刀廠工作。為了多賺錢,李丐騰更加賣力地工作,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一個月下來能拿一千多塊。憑借出色的技術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李丐騰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賞識,被提拔為工廠主管,并經常跟隨老板外出談合作、見世面。
然而,當時剃須刀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李丐騰意識到,價格戰并非長久之計,于是建議老板做品牌。但老板卻認為只要出貨量大就能賺到錢,對做品牌則持懷疑態度。
最終,由于在經營策略上產生的分歧,沒能說服老板的李丐騰選擇了離開。拿著自己多年積攢的積蓄,李丐騰另起爐灶開始做起了賣剃須刀刀網配件的生意。幾年時間下來,李丐騰積累了十幾萬元的資本。
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啟發了李丐騰。彼時,他在溫州一家百貨公司的專柜里看到一款飛利浦的雙頭旋轉式剃須刀,但這款剃須刀高達兩千多元的價格卻讓他目瞪口呆。
驚訝之余,李丐騰迅速注意到了這背后蘊藏著的巨大商機。面對當時國產剃須刀質量差、檔次低以及高端市場被洋品牌牢牢占據的現狀,李丐騰立下雄心壯志,誓要打破這一局面。正是在此背景下,飛科于1999年應運而生。
在那個國內廠商普遍生產單頭剃須刀的時代,飛科獨樹一幟,專注于雙頭甚至三頭剃須刀的研發與生產。首批產品面世時,盡管比飛利浦便宜不少,但飛科的價格仍明顯高于其他國產剃須刀,李丐騰因此遭遇了不少經銷商的“冷眼”。
面對質疑與拒絕,李丐騰沒有退縮,而是提出了頗為大膽的銷售承諾:賣不出,不用付錢。正是這份魄力與自信,讓其贏得了部分經銷商的初步信任。
之后,為了進一步打開市場,李丐騰更是巧妙運用饑餓營銷的策略。當某個經銷商向其訂購產品時,他故意制造“缺貨”假象。此計一出成功激發了經銷商的搶購熱潮,飛科迅速在經銷商中打響了知名度,其產品銷量也節節攀升。
而在市場拓展上,頗具商業頭腦的李丐騰還深諳廣告營銷的重要性。通過豪擲重金在央視黃金時段投放廣告,飛科逐漸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剃須刀品牌。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飛科目前已是國產剃須刀行業的老大。根據飛科官網援引中國商業聯合會統計的數據,飛科電動剃須刀多年蟬聯全國市場銷量第一、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
如今,飛科的業務版圖已不僅局限于剃須刀領域,還拓展至個人護理電器、美姿電器、生活電器等智能時尚電器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成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企業。
財富較高點縮水150億,上市至今已拿走近50億分紅
回顧飛科電器的發展歷程,2016年4月18日對其而言無疑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天。這一天,飛科電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一舉成為了A股首家個人護理電器上市企業。
雷達財經注意到,飛科電器的股權結構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公司上市前,李丐騰直接持有公司10%的股份,并通過上海飛科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飛科投資”)間接控制90%的股份。彼時,飛科投資由李丐騰持股98%,其父親李洪積直接持股2%。
即便登陸資本市場以后,飛科電器的絕大部分股權仍被李丐騰牢牢掌控。據飛科電器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身為控股股東的飛科投資和身為實際控制人的李丐騰分別直接持有公司80.99%、9%的股權。
另據天眼查顯示,目前,飛科投資由李丐騰、陳玉鳳分別持股98%、2%(2018年2月李洪積退出)。據媒體報道,陳玉鳳系李丐騰之母。據此計算,李丐騰、陳玉鳳合計持有飛科電器89.99%的股份。
憑借如此高的持股比例,李丐騰家族在公司上市當年便以220億元的財富強勢闖入《胡潤百富榜》的TOP100之列。2017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顯示,李丐騰成為新晉溫商首富,以284.7億元排名富豪榜第51位,在上榜溫商中排名第一位。
到了2022年,李丐騰家族在《胡潤百富榜》上的財富躍升至305億元,刷新了其財富的新高。不過,此后兩年時間,李丐騰家族的財富卻不斷縮水。
在去年10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胡潤百富榜》中,李丐騰家族的財富已縮水至155億元,相較2022年的巔峰時刻減少150億元。
截至1月17日收盤,飛科電器的最新市值為167.49億元。按照89.99%的持股比例計算,李丐騰和陳玉鳳目前的持股市值約為150.7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公司上市以來,李丐騰及其控制的飛科投資從未減持過飛科電器的股份。不過,李丐騰通過公司分紅獲得了不菲的回報。
據同花順iFind顯示,自2016年上市以來,飛科電器已連續八年進行分紅,累計分紅金額高達53.58億元,同期公司的累計歸母凈利潤為65.65億元,分紅率高達81.61%。
按照89.99%的持股比例計算,李丐騰、陳玉鳳這期間從中分走了48.21億元,相當于同期公司累計歸母凈利潤的73.43%。
在去年的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還有投資者提問,“飛科公司及李董事長本人,在近五年來的持股變化情況以及在未來的一年內是否會有相應的減持計劃?”對此,飛科電器答復稱,公司控股股東持股穩定,目前也沒有制定相關計劃。
此外,根據飛科電器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李丐騰還從公司拿到了294萬的稅前報酬。
有關飛科電器的后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