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聯邦明察局·82|TikTok正成為特朗普2.0首次大考
2025 年1月17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非??斓乃俣冗_成意見一致的終審裁決,支持所謂《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威脅法》(即針對TikTok的“不賣就禁”的法律)符合美國聯邦憲法。換言之,該法律在憲法意義上被裁定不存在問題而應予執行。相應地,TikTok 針對該法律的司法抗爭就此落下帷幕。未來,TikTok在美國的去留將由政治與商業的博弈結果決定,而特朗普2.0被認為將成為最大變數。反過來說,如何解決備受關注的TikTok爭議,正在成為特朗普2.0在尚未就位之前就開始要面對的首次大考。

最高法院難言黨派
雖然特朗普在2024年12月27日以當選總統之姿通過“法律之友”的方式向聯邦最高法院喊話,但目前看,被認為已被特朗普極大改造的“羅伯茨法庭”(編注:即聯邦最高法院,以首席大法官小約翰·格洛弗·羅伯茨之名命名)并未完全按照特朗普的意圖行事。于是,外界有機會充分認識到,當特朗普此次勝選后一些評論所提出的特朗普因同步掌握三個權力分支(政府、國會、最高法院)而形成“最強勢”總統任期的判斷是多么一廂情愿。
當前,目前最高法院的確呈現出更多共和黨總統的影響。老布什提名的一位、小布什提名的包括首席大法官在內的兩位、奧巴馬提名的兩位、特朗普提名的三位,以及拜登提名的一位,共同構成了共和黨總統提名大法官占據三分之二即“壓倒式多數”的“羅伯茨法庭”。在如今華盛頓黨爭極化的狀態下,某一黨總統必然會選擇一名充分展現自身乃至本黨政治價值觀濃厚色彩的法官人選,進而最高法院被認為具有比以往更強的黨爭色彩,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大法官將與那些國會議員特別是眾議員一樣需要隨時聽命于總統。
一方面,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畢竟不需要面對兩年、四年或六年的連任壓力,進而他們得以有空間長期保持相對既定的政治與司法立場。這就是說,他們即便比以往更具有自由派或保守派立場,但也不一定要時刻回應現實政治的需要,即他們可以有明顯被黨派塑造的政治傾向,但未必存在黨派屬性。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長期在任,此時的保守派也未必就會與彼時的保守派為伍,反而會形成一種在同一空間中交錯不同演進階段特性的奇景。即便都是共和黨選定的保守派法官,他們之間也完全可能存在差異,就像猛犸象與非洲象或亞洲象之間的差異一樣。
可以想見,2005年由小布什提名的羅伯茨與2020年由特朗普提名的艾米?康妮?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在保守傾向光譜上存在的距離。事實上,在2022年頗具爭議、引發軒然大波的“多布斯訴杰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編注:即針對2018年密西西比州禁止在懷孕15周后進行墮胎手術的法律的合憲性問題的案件)的判決中,羅伯茨并沒有加入其他五位共和黨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的“推翻”決定。換言之,即便巴雷特更符合“特朗普化”的保守理念,但羅伯茨可能在很多議題上還留在小布什的時代。
面對這次的“TikTok訴加蘭”案(編注:加蘭是美國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聯邦最高法院達成一致意見的理由大概是認為相關立法所設置的限制雖然會引發一些言論自由的擔憂,但總體上仍在聯邦憲法允許的范圍之內。從政治角度看,在對華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面對一項以“國家安全”為名的動議,面對在國會兩院分別以80%以上投票支持的兩黨高度共識,面對著白宮橢圓辦公室即將易主的微妙時刻,維持現狀似乎是最好的政治而非政黨選擇。

暫緩執行總有限度
特朗普當年提名的現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在“TikTok訴加蘭”案的同意判詞中寫道,“毫無疑問,國會和總統在這里選擇的補救措施將具有戲劇性”。雖然 1月19日所謂《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威脅法》將生效,但拜登政府在1 月17日宣布,由于臨近新舊政府輪替,所以拜登政府將暫不執行該法,而是留給特朗普新政府做出決定。不過,這一決定本質上的效果是聯邦政府不強制執行,但法律已然生效,提供TikTok應用程序下載與運行的關鍵服務商將仍然面對違法嫌疑,進而TikTok仍不可避免地被下線或暫停服務。
這個號稱在全美擁有1.7億注冊用戶的應用程序,在過去一年的競選期間成為兩黨動員、爭奪年輕選民的關鍵陣地。即將重返白宮的特朗普早已一改以往的強硬態度,甚至忘記了自己在封禁TikTok意義上的始作俑者的角色,轉而傾向于希望維持TikTok在美國的運營,以此贏得美國網民的支持。
按照所謂《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威脅法》的相關內容,總統有權在確定TikTok已經開啟出售程序即所謂“剝離”程序的情況下可以暫緩封禁最長90天。這也意味著,特朗普上臺之后就可以通過行政令直接給TikTok 90天的松綁時間。但問題是,如果有人對總統的判斷提出質疑,而總統又根本拿不出“剝離”的實際證據的話,總統的暫緩行政令必然將因失去法律依據而被司法系統叫停,從而TikTok的封禁可能就會被倒轉時針,回撥到1月19日。再大膽一些,特朗普作為總統也可以直接宣布TikTok已經完全符合所謂《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威脅法》的所有相關要求,進而徹底叫?!安毁u就禁”的“二選一”程序。當然,這種做法也大概率會引發司法爭議。屆時,該做法能給TikTok帶來的松綁時間完全就是美國司法機構針對爭議做出明確裁定所需的時間。
甚至,還有觀點在討論特朗普能否直接將所謂《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程序威脅法》束之高閣、不予執行。這顯然存在違憲嫌疑,而且將對特朗普與共和黨政治精英之間的關系帶來空前考驗。要知道,該法由國會眾議院“對華鷹派”議員一手策劃、運作了將近八個月,最終在巴以沖突的助力之下得以在國會兩院過關。作為國會眾議院“中國競爭特設委員會”提交的第一份成績單,該法反映出的是當前美國兩黨政治精英中某些反華力量的共同議程,也是當前美國兩黨對華負面認知的總體現實。自己一手開啟了對華戰略競爭,如今卻又故意回避執行作為對華戰略競爭具體落實的相關立法,特朗普2.0事實上頗有自相矛盾、騎虎難下之感。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美國的服務運營商意識到特朗普2.0能給TikTok帶來的只是暫緩被禁的話,其繼續提供服務的動力和預期都將大幅下降。甚至,如果在暫緩期間遲遲不見最終解套的可能性出現,為了規避法律風險,他們未必會選擇相信特朗普可以保住TikTok,轉而會以執行法律為優先選擇。
這樣下來,先暫緩,然后自己出面,盡可能在最快時間內實現各方都接受的合法方案,并能讓美國相關方甚至是自己代表的某些人切實獲益,才是特朗普未來最好的選擇。但是,過去四年都無果,特朗普這次就能達成妥協嗎?
就這樣,TikTok成為了特朗普2.0要面對的第一場大考。這背后是總統權力的限度、特朗普陣營的算計與搖擺不定、冷戰思維下泛安全化的焦慮與作繭自縛,以及美國普通民眾對繼續使用一個應用程序的最基本需求……

“聯邦明察局”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的專欄,對“聯邦”(United States,即美國)之事洞明察鑒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