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象形文字工作室2025年新書預告

2025-01-23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人工智能時代出版業面臨的挑戰,不在于書籍失去了讀者。畢竟,機器人比人類還愛閱讀,它們毫不疲倦、毫不挑剔地鯨吞信息。

出版的挑戰在于:書籍還能否帶給人類疑問,還能否讓人類看到機器推送之外的世界。

這是象形文字工作室一直在思考的,也是我們從事出版的動力。

2025年的新書,除了延續原定的產品規劃,我們還將推出更具實踐旨趣的內容,我們想讓讀者關注機器寫作的來龍去脈、全球南方的數字勞動者、國際秩序的建構史......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通過閱讀,能依舊保持好奇,依舊保持思想的愛欲。

 

----------

利維坦

托馬斯·霍布斯/著 段保良/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月

值得期待的全新漢譯本

《利維坦》是英國政治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全書以社會契約論為核心,探討了國家的起源、權力的本質以及社會秩序的基礎。霍布斯從“自然狀態”的假設出發,描繪了一個沒有法律和權威的社會中,人類彼此競爭、沖突和不安的狀態,提出“人對人是狼”的著名觀點。他認為,為了擺脫這種混亂,人們必須通過契約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主權者,以確保和平與安全。

 

未來的藝術作品

理查德·瓦格納/著 奚望/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5月

面向人類情感的綜合藝術

瓦格納在本書中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藝術理想:“Gesamtkunstwerk”(綜合藝術作品)。他認為,未來的藝術應該將各種藝術形式(音樂、戲劇、詩歌、視覺藝術等)有機地統一起來,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能夠打動觀眾心靈的藝術體驗。瓦格納的這個想法受到了浪漫主義和德國哲學的影響。他認為,藝術應該反映人民的內心世界和集體意識,而不是僅僅滿足個人的審美需求。他希望通過他的音樂劇,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激情和情感的世界,讓他們感受到藝術的強大力量。

 

邁向攝影哲學

威廉·弗盧塞爾/著

李鑫/譯 王適然/校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6月

從過去的書寫到未來的圖像

《邁向攝影哲學》于1983年首次以德語出版,是對圖像、技術和人類存在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的開創性探索。這部開創性的作品挑戰攝影師和思想家,讓他們超越攝影作為一種工藝或藝術形式的表面,質疑它在塑造我們在后工業時代對現實、文化和自由的理解的更深層次影響。通過揭示攝影的程序化本質及其在改變感知中的作用,作者促使我們重新考慮我們如何與圖像互動,使攝影師能夠將他們的實踐從單純的技術執行提升為深刻的抵抗和意義的 創造行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于拍攝更好的照片,而是關于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并重新定義攝影師在社會中的角色。

 

什么是瘋狂?

達里安·利德/著 金偉闖/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月

對瘋狂、理智以及兩者之間的一切事物的探究

理智與瘋狂的區別是什么?區分它們有多難或多容易?如果發瘋和發瘋之間真的有區別呢?在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中,達里安·利德顛覆了人們對瘋狂的普遍看法。通過像看似“正常”的哈羅德·希普曼這樣的案例研究,他表明瘋狂很少符合標準模型。什么是瘋狂?探討了安靜瘋狂的想法——有時我們中的許多人過著遠離理智的內心生活,但讓我們能夠正常且無威脅地運作——他認為我們必須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來評估、治療和處理那些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問題。

 

人生這門學問

河合隼雄/著 何瑋/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3月

日本心理學大師關于人生議題的思考精華

從日常困擾到未來焦慮,現代人意識到僅憑自然科學的認知難以構建人生觀。作為日本臨床心理學權威,河合隼雄以冷靜客觀的態度探討“生存”的本質,并借助“人生學”為面臨人生迷茫的個體提供思考的關鍵詞。這部簡潔而深刻的作品,一直是日本讀者探索自我的經典指南。

 

活著,就是創造自己的故事

河合隼雄 小川洋子/著

李立豐 宋婷/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3月

心理學家與文學家的心靈對話

這是一部深刻探討個體與故事之間關系的對話錄,記錄了日本著名臨床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與作家小川洋子之間的一系列對談。本書圍繞“故事”這一核心概念,展開了關于個體如何在生命中創造并被故事塑造的深入討論。通過對小說創作、心理治療等多個維度的探討,揭示了故事對個體自我認知、情感表達和精神治愈的重要性。書中不僅展示了兩位作者對故事的獨到見解,也反映了他們對于人類共通情感和經驗的深刻理解。

 

拯救現代靈魂:治療、情感與自助文化

伊娃·伊洛茲/著 陳毓飛/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8月

現代人為何對心理治療著迷

心理學語言在美國文化中無處不在——從《黑道家族》到奧普拉,從豐富的自助書籍到私人咨詢室,從支持小組到雜志建議專欄。《拯救現代靈魂》探討了治療性話語對我們的生活和當代身份觀念的深遠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當今特定的文化時刻,以了解心理學如何以及為何在現代身份的核心中占據一席之地。她研究了廣泛的資料來源,以展示自助文化如何改變了當代的情感生活,以及治療如何使個人的生活變得復雜,盡管它聲稱可以剖析他們的情感經歷并治愈創傷。

 

本真的生活

埃里克·弗洛姆/著 謝曉川/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1月

不要逃避真實的生活

現代人本身已經變成了一種消費產品,溫順、被動和自動,完全屈服于消費主義的外部刺激。埃里希·弗洛姆 在他的著作中提議回歸人的自然本質。作為20 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結合了弗洛伊德和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恢復了人類的自由。關于真正重要的東西的知識不能服從我們外部的指示,因為有意識的生命必須從內部產生的源頭形成。我們需要的不是虛擬的真理,而是真實的東西。

 

機器人如何學會寫作

丹尼斯·易·泰南/著 耿弘明/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3月

“人工智能”是一種隱喻

《機器人如何學會寫作》揭示了現代機器智能背后的隱秘歷史,帶領讀者穿越從中世紀阿拉伯哲學到普適語言的構想,從好萊塢流水線式的故事工廠到依賴俄羅斯民間故事訓練的導彈防御系統,探討文學與計算機科學共享的演化路徑。

作者用生動而富有洞見的筆觸,剖析了技術與智慧的本質——那些看似具備“自我意識”的智能工具,實則是人類協作的結晶。每個文字處理器中的拼寫檢查和語法糾錯功能,都代表著跨越數百年的人類共同努力。作者指出,工具的智能化并不意味著它們擁有了生命,更不應剝奪我們對創作過程的主動權。從字典到語法書,智能工具的演變始終伴隨人類思考與表達的歷史。AI技術的崛起并非神話,而是一段勞動史的延續,體現了作家與工程師之間的深度協作。

 

理性機器如何變得浪漫:AI、創造力與算法后理性

菲利普·舍恩塔勒/著

張嘉楠 李雙志/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0月

詩歌機器的極簡史

作者以丹尼爾-克爾曼(Daniel Kehlmann)的硅谷之行和他在人工智能幫助下撰寫敘事的嘗試為基礎,展示了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化闡釋方案,如何在技術最先進的地方——在對奇點和超級智能的憧憬中——依然展現其力量。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作為客觀、透明和可靠的媒介進入社會,而 "詩歌誕生于機器的精神",則代表了一種反浪漫主義的寫作計劃。自然的詩歌允許寫作行為從立足于生活世界的自我開始,而人工的詩歌則與此截然不同,它將寫作行為束縛在受規則支配的、合理運行的機器的功能原則上,兩者的對比早已變得模糊不清。然而,與美術文化幾乎毫不相干的尖端技術的空間填充裝置是如何成為寫作的藍圖的?現在,人們不再通過邏輯-數學功能,而是通過流行-浪漫模式來接受計算機,這意味著什么?

 

從柏拉圖到柏拉圖主義

勞埃德·P. 格爾松 /著 羅勇 /譯

文明互鑒書庫·努斯譯叢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5月

關注柏拉圖哲學的連貫性

柏拉圖是柏拉圖主義者嗎?雖然柏拉圖的古代弟子會對這個問題做出肯定的回答,但現代學者卻普遍否認柏拉圖本人的哲學與隨后幾個世紀的柏拉圖主義者的哲學在實質的一致性。在《從柏拉圖到柏拉圖主義》一書中,作者認為古人的評價是正確的。他以一種特別巧妙的方式得出了這一結論,對人們如何理解柏拉圖學說的基本假設提出了挑戰。通過對柏拉圖對話中的哲學原理以及從亞里士多德開始的柏拉圖傳統的巧妙解讀,他表明,廣義上的柏拉圖主義是自然主義的對立面,從柏拉圖到17世紀的哲學史就是為找到最一致、最完整的 “反自然主義 ”版本而做出的各種努力的歷史。

 

畢達哥拉斯與畢達哥拉斯派

查爾斯·卡恩/著 薛璟明/譯

文明互鑒書庫·努斯譯叢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0月

引人入勝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簡史

本書全面描繪了畢達哥拉斯傳統的歷史演變,從畢達哥拉斯本人的思想,到新畢達哥拉斯主義的復興,最終落腳于約翰內斯·開普勒在現代科學興起之際對這一傳統的承繼與轉化。書中深入探討了畢達哥拉斯主義的哲學核心、生活方式及其在科學與藝術領域的深遠影響,為這一重要思想流派提供了詳盡的歷史全景。

 

柏拉圖《理想國》指南

尼古拉斯·懷特/著 裴浩然 等/譯

文明互鑒書庫·努斯譯叢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1月

《理想國》經典導讀

本書通過逐步分析柏拉圖《理想國》的每一段文字,深入剖析了這部經典哲學著作的核心論證。作者詳細展示了《理想國》中論述的邏輯結構,揭示了書中各部分之間的重要聯系,以及推動其復雜哲學推理的一致性和縝密性。書中的詳細導言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背景信息。懷特描述了柏拉圖的創作意圖,介紹了《理想國》的整體論證框架,并探討了其中蘊含的主要哲學和倫理學理論。他從整體視角解析了正義、理想社會構建、靈魂的本質與教育的功能等主題,為理解柏拉圖的思想提供堅實基礎。

 

內心的堡壘:奧勒留《沉思錄》導讀

皮埃爾·阿多/著 孫華琛/譯

文明互鑒書庫·努斯譯叢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6月

如何用哲學構造我們“內心的堡壘”

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至今仍被視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如此。作為斯多葛主義最重要的三個表達形式之一,這對于每個對古代宗教和哲學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必備的文本。然而,作品風格的清晰和輕松是具有欺騙性的。杰出的古代思想史學家皮埃爾·阿多 (Pierre Hadot) 揭示了新的意義層次,并擴展了我們對其基本哲學的理解。

 

思考實存:從開端到晚期的謝林哲學

沃爾夫迪特里希·施米德-科瓦爾奇克/著

謝雨明/譯 王丁/校

"謝林及其影響"叢書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5月

存在與思維,凝聚成謝林哲學的兩個焦點

本書試圖以思考我們存在的基本主題為基礎,追溯謝林從最早的開始到晚期作品的思想路徑。謝林通常只在從費希特到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者中被認可,他們認為思維與存在的統一是精神的首要地位。但與黑格爾不同的是,謝林堅持我們所處的存在的獨立性和不可演繹性。通過這種方式,他成為廣義上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但在謝林看來,唯心主義和存在主義哲學中根本分崩離析且不可調和地對立的是我們自身內部的兩個橢圓形焦點。它們的同一和差異是謝林在其哲學著作中反復討論的問題。

 

大西洋現實主義者:德美之間的帝國與國際政治思想

馬修·斯佩特克/著

李旭 王紫珠 /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4年8月

跨越兩大洲的現實主義思想史

思想史家馬修·斯佩克特對“現實主義”進行了大膽的修正主義解釋,這是二戰后美國外交政策和公共話語中的普遍立場,也是冷戰期間占主導地位的國際關系理論。斯佩克特挑戰了現實主義作為一組關于國際事務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真理的普遍觀點,認為其主要特征來自美國和德國知識分子之間長達一個世紀的對話始于 19 世紀末。斯佩克特揭示了一種“大西洋現實主義”傳統,即對帝國特權和受世紀末帝國競爭、兩次世界大戰、大屠殺和冷戰制約的強權政治本質的反思。這本書聚焦于現實主義思想演變中的關鍵人物,包括卡爾·施米特、漢斯·摩根索和威廉·格雷,追溯了一個世紀以來現實主義世界觀的發展。打破關于國家利益、現實政治和政治“技藝”的神話。

 

種族幻境:帝國與英美聯合的烏托邦命運

鄧肯·貝爾/著

史慶 陳思翰/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8月

盎格魯世界的統一烏托邦

從 19 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一個由知名人士組成的跨洋網絡倡導英美統一。他們夢想著盎格魯世界的最終整合。學者、記者、政治家、商人和科幻作家為“盎格魯-撒克遜人”賦予了非凡的權力。最雄心勃勃的人稱贊他們是注定要為地球帶來和平與正義的民族。更溫和的愿景仍然認為它們可能會塑造 20 世紀。 作者展示了大西洋兩岸的工會主義者如何在尋求確保全球霸權的過程中重新構想公民身份、帝國、愛國主義、種族、戰爭與和平。然而,即使夢想一個盎格魯主導的世界,工會主義者在種族的含義、帝國主義的合法性、政治歸屬的性質以及統一的最終形式和目的上也存在分歧。種族幻境是相互競爭的主張和幻想的對象。貝爾探索推理小說以及更傳統的政治寫作形式,將工會主義的論點解讀為在世紀末英美文化中流傳的烏托邦主義的表現,并將它們與泛非主義對種族統治的批評和二十世紀末對英美帝國的虛構敘事并置。

 

作為晚清世界秩序的國際法:翻譯、接受與話語,1847~1911

魯恩·斯瓦爾弗魯德 /著

楊博文/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9月

國際法如何成為中國理解世界的坐標系

本書探討晚清改革派內部關于中國與日益由民族國家、主權國家平等和國際法等“西方”概念主導的世界秩序之間關系的論述,這些論述迄今為止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該書重點探討了 19世紀后半葉和20世紀初不同群體的中國知識分子因“西方國際法及其國家間關系觀念”的入侵而發生的態度轉變。斯瓦爾弗魯德教授的這一論述是對有關改革(包括法律改革)的語言和復雜性的文獻的有益補充,中國在清朝末年日益受到全球化進程的影響。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研究了國際法全球主義(及其對國際關系的嵌入式理解)的本土化,以及對中國在新世界秩序中的地位的看法。

 

電話線上的國家:作為后殖民困境的菲律賓呼叫中心

揚·M.帕迪奧斯/著 谷李/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6月

數字幕后勞動者的民族志

2011 年,菲律賓超過印度,成為《紐約時報》所說的 “世界呼叫中心之都”。截至2015年底,菲律賓呼叫中心行業雇用了超過100萬人,創造了220億美元的收入。在書中,作者從全球化、種族、性別、跨國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的角度審視了這一龐大的產業,概述了它如何成為重新定義菲律賓人身份和文化、菲律賓民族國家以及菲律賓勞動力價值的重要場所。她還記述了呼叫中心工作對菲律賓人身份、家庭、消費文化和性政治的諸多矛盾影響。正如帕迪奧斯所展示的那樣,呼叫中心的關鍵問題不僅揭示了跨國資本主義的邏輯和殖民主義的遺產,它還使 21 世紀初的國家建設和人民性進程出現了問題。

 

傳播與帝國:媒體、市場與全球化(1860—1930年)

德韋恩·R.溫塞克 羅伯特·M.派克/著

張涵抒 等/譯

安澤 何彥暉/校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5月

帝國主義維度下的傳播學史

本書深入研究了 1860—1930 年間“全球媒體”的興起,填補了傳播史上的重要一章。作者分析了全球傳播基礎設施發展之間的聯系、國家電報和無線系統的創建以及新聞機構及其提供的內容。傳統歷史表明,全球通信的增長與帝國擴張相關:隨著殖民列強爭奪資源控制權,鋪設了越來越多的電纜。作者強調了全球媒體體系在二十世紀初帝國主義高潮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程度,并指出了推動全球媒體聯系擴散的其他因素,包括經濟繁榮和蕭條、邁向多邊主義的初步步驟和國際法和企業卡特爾的形成。本書通過對公司和政府檔案的廣泛研究,闡明了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全球許多不同地區的公司和卡特爾的行為,包括非洲、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以及歐洲和北美。它們所講述的復雜歷史展示了有線電視公司在創建全球有線電視網絡時如何利用或超越國家政策,私營公司和政府機構如何互動,以及個人改革者如何努力消除卡特爾并協調世界通信監管。

 

激情耗盡:努力工作與幸福生活的悖論

洪仁毅/著 徐說/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6月

為何工作總是消耗我們的激情,卻很少帶來幸福?

在工作中充滿激情通常被描述為一種理想狀態,它可以為個人生活生活提供目標、財富和成就感。但是,這種對于激情的默認乃至無條件頌揚,是何時開始的?它如何與個人關于美好生活的想象連接起來?又是如何成為現代企業普遍使用的一種管理手段?《激情耗盡》追蹤了激情策略在19世紀的興起,并通過對游戲化、協同工作和自由職業等新型工作形態的分析,直指在大多數不具體激情要素的情況下,激情是如何被調動和管理的。作者認為,當激情被泛化,“對工作充滿激情 ”便成為一個情感項目,這種脆弱的理想既維持了個人殘酷的樂觀主義狀態,又進一步隱匿了當代資本主義的不公正。

 

熱愛的代價:社交媒體經濟中的無償勞動

布魯克·達菲/著 李澤坤/譯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9月

自媒體博主會用愛發電嗎?

本書通過訪談和實證研究,揭示了社交媒體平臺上內容創作者的勞動現狀。書中首先介紹了社交媒體平臺的經濟模式,分析了為什么許多內容創作者無法獲得應有的經濟回報。接著,書中深入探討了內容創作者的動機和夢想,特別是年輕女性在進入社交媒體行業時的期待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書中詳細描述了內容創作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品牌打造和內容制作的過程,揭示了其中的復雜性和艱辛。作者通過多位內容創作者的親身經歷,展示了她們在追求職業禁想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包括經濟壓力、心理壓力以及社會認可度的缺失。通過對社交媒體經濟中的無償勞動進行全面研究,作者呼吁社會關注這一問題,并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以改善內容創作者的工作環境和經濟回報。

 

從故事到知識:政治社會學觀察

張 靜 著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1月

這本文集匯聚了北大社會學張靜教授近年來的研究。主題有兩個:一個有關研究問題的思維方式,包括結構分析,分析框架,提問意識,研究者的角色,對特殊案例的一般性挖掘;另一個有關中國社會的新經驗,尤其是實踐中的變化及其理論意涵。這些變化多是歷史的,宏觀性的,少許發生在微觀(基層或學派)層次,但具有重要的趨向意義。

 

“邁向外部”:柄谷行人的思想歷程

王 欽 著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6月

柄谷行人是日本當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思想家,其著作也已大量地翻譯為中文。本書對柄谷行人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和分析。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關于柄谷行人思想的系統論述尚處起步的階段。本書以柄谷重大的思想轉折為線索,試圖勾勒柄谷在20世紀60年代初作為文藝批評家的身份亮相日本文壇一直到2000年代建立自身哲學體系的幾十年間經歷的思想變化。通過考察柄谷行人的思想,作者也向我們展現了日本戰后學術思想的發展和當代思想的狀況。

 

這不是一個游戲:數字主體的技術政治學

姜宇輝 著

預計出版時間:2025年8月

電子游戲如今已愈發成為文化和社會的熱點,但遺憾的是,對于它所理應進行的深刻的哲學反思還極為罕見。華東師范大學姜宇輝教授力圖以電子游戲為思考的焦點,融匯歐陸哲學的批判性思想資源,傳播學的新近發展,以及技術政治學的前沿視野,以期打開兼具反思、實證和展望的不同思想向度。全書將圍繞時間,主體和體驗這三個關鍵詞展開,并最終回應一個根本問題:電子游戲,到底是控制還是自由?在一個全面數字化的時代,成為主體到底意味著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宁阳县| 浦东新区| 石家庄市| 洮南市| 兴海县| 军事| 株洲市| 沙洋县| 郁南县| 长沙市| 东至县| 清苑县| 清涧县| 简阳市| 延津县| 汤原县| 宣化县| 漳平市| 彭泽县| 前郭尔| 蒙阴县| 保德县| 建昌县| 杨浦区| 阳曲县| 万安县| 仁布县| 长治市| 鱼台县| 库尔勒市| 利津县| 桑日县| 连山| 屏东县| 祁门县| 河池市| 府谷县| 察雅县| 墨江|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