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行:投資國債并非沒有風險,暫停二級市場買入是為避免市場波動
1月14日下午,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回應了市場關心的國債收益率下行較快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徐想 攝)
他表示,人民銀行尊重市場,尊重每一個自擔風險、自主決策市場參與者的選擇,也高度重視國債收益率變化所反映的市場信息。考慮到中國債券市場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上世紀90年代以后,沒有經歷過大的波折,不是所有的投資者、管理者、尤其是社會公眾,都熟悉政府債券高投資回報背后隱藏的市場價格風險。因此,人民銀行加強了宏觀審慎管理,多次提示風險,強化市場監管,并且在一級市場發行較少的時間段,暫停在二級市場買入操作,轉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動性,這樣能夠避免影響投資者的配置需要,加劇供需矛盾和市場波動,目的就是希望市場能夠行穩致遠。
鄒瀾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已經基本具備了金融市場定價基準作用。國債收益率水平不僅關系到國家財政籌資成本,更是關系到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總體來說,長期國債收益率既反映市場對未來長期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也會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
鄒瀾稱,2024年以來,中國經濟在波動中回升向好,尤其是9月以來,市場預期和社會信心明顯好轉,預計可以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明確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經濟預期的好轉最終一定會反映到國債收益率水平中。國債代表國家信用,如果持有到期,一定能收到本金和約定的票面利息,沒有信用風險,所以國債通常也被認為是一種安全資產。但是由于長期國債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場預期利率的變動會造成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的波動,有時波動還會比較大,所以投資國債并非沒有風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