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90億人次的流動添一份溫暖,白象溫暖驛站再現2025春運
即將到來的農歷蛇年,中國人將迎來首個“非遺版”春節。1月14日,為期40天的2025年春運正式開啟。春節與家人團聚是中國人的傳統與信仰,春運也因此成為一年一度最大規模的全民遷徙。
如何做好春運期間數十億人次流動的服務與保障?除了國家相關部門積極部署外,不少企業也參與其中。據悉,截至2025年春運首日,國貨品牌白象食品已在全國多個人流量較大的火車站、汽車站,如成都東站、洛陽火車站等,為返鄉旅客設立公益服務點“白象中國面溫暖驛站”(下稱“溫暖驛站”)。

圖1:白象溫暖驛站成都東站春運首日現場
2.0版溫暖驛站現身春運車站
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日前聯合召開的2025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綜合研判,今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規模有望創歷史新高。并強調要扎實做好春運各項工作,不斷提升春運工作質效,全力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平安祥和的春節。
剛剛過去的2024年,社會上多個“溫暖時刻”都曾引發熱議:“種完麥子,我就往南走……”這是大半生守著土地的河南64歲農民“麥子阿姨”的“溫暖”;停更三年,新作品再出江湖,每一幀驚艷都鐫刻著對生活的熱愛,這是頂流網紅李子柒的“溫暖”;沒有花哨前沿的包裝和推銷,只有渾身散發的質樸與真誠,一個人一把剪,意外帶火一座城,這是湖南懷化理發師李曉華的“溫暖”。

圖2:白象溫暖驛站成都東站春運首日現場
每年春運期間也是體現“溫暖”的重要時刻:志愿者在車站為旅客提供幫助,醫護人員在列車上為突發疾病的旅客提供緊急救治,車站工作人員為老人和小孩提供特別關照。這些舉動匯聚成春運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春運路上充滿溫情。
作為公益服務點為返鄉旅客提供幫助,溫暖驛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據成都日報直播報道,在春運首日的成都東站和成都南站,以及河南洛陽火車站、新鄉汽車站、漯河汽車站等返鄉人員較為集中的現場,由公益贈面區、新春送祝福區和新春暖意區及城市特色打卡區構成的溫暖驛站,除了免費發放方便面外,還提供熱水、口罩、紙巾、充電寶、創可貼、溫度計等應急物品,部分溫暖驛站還有現場寄新年明信片、送福字、贈春聯等新春互動活動。
“大家辛苦了一年,回家路上可能有不方便的地方,溫暖驛站除了免費的泡面,如果旅客需要創可貼、濕巾,或者手機需要充電,也可以提供協助。大家可以邊吃邊聊邊感受年味,驅趕寒意。”溫暖驛站工作人員稱。

圖3:白象溫暖驛站成都東站春運首日現場
溫暖驛站內,有辛勞一年的務工人員在等車間隙吃上一碗老母雞湯面,有剛放寒假的大學生寄出新年明信片,也有拖家帶口回老家過年的旅客在用充電寶、暖寶寶等貼心服務。

圖4:白象溫暖驛站鄭州地鐵站點春運首日現場
據悉,2024年春運期間,白象就在全國近30個火車站設置了溫暖驛站,今年春運期間溫暖驛站數量進一步增加,旨在讓更多人在春運路上感受到溫暖和美好。
為首個“非遺版”春節添一份溫暖
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情感。一年一度的春運,是中國人獨有的“年味”記憶。而且,春節正不斷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認可: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春運,對于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回家本身,家是人們心中的溫暖港灣,希望能用一碗正宗老母雞湯味,溫暖旅客趕路途中的身心。”溫暖驛站工作人員稱。

圖5:白象溫暖驛站鄭州地鐵站點春運首日現場
春節來臨之際,不論南方還是北方,一碗熱騰騰的湯面魅力不減。春運期間人潮涌動的車站與香濃滾燙的雞湯面,勾起了返鄉的共同記憶,不只是溫暖腸胃,更是增添能量、慰藉鄉愁。
“不僅吃到了溫暖的老母雞湯面,還收到了福字、參與了寫春聯,讓我提前感受濃濃的年味。”一位返鄉旅客在溫暖驛站現場稱。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民品牌,白象致力于弘揚中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也帶著家國情懷踐行社會責任、回饋國人。
公開信息顯示,白象食品近年在積極投身社會公益的同時,也展現了國貨溫暖國人形象,如2021年7月的鄭州水災,白象第一時間捐款捐物,搬空了鄭州公司庫存,為受災群眾免費提供食物、熱水和休息的地方;2023年白象成為首個同時簽約女子“三大球”國家隊的國民品牌,大力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